郝晓光
- 作品数:15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能触及乳腺钙化灶术前X线三维钩丝定位应用体会
- 目的 通过术前X 线三维立体钩丝定位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早诊率及准确切除率。方法 收集我院2010 年6 月—2011 年3 月行术前X 线三维钩丝定位病例23 例,采用全数字化乳腺X 线摄影系统及三维立体定位...
- 杨光李智岗张松杨思源魏盼盼张丽娜李丽苌英利郝晓光王红光
- 关键词:乳腺癌
- 海藻酸钠微球与碘化油栓塞治疗兔VX2肝转移瘤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对比海藻酸钠(KMG)微球与碘化油栓塞治疗兔VX2肝转移瘤模型效果,分析KMG微球栓塞治疗肿瘤的安全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VX2肿瘤细胞悬液(浓度1×107/ml)1 ml接种新西兰大白兔脾脏,制作兔肝转移瘤模型。50只成功建模的兔模型随机分为3组,A组(n=20)以KMG微球栓塞肝固有动脉,B组(n=20)于以碘化油栓塞肝固有动脉,C组(n=10)未作栓塞。A、B组接种瘤株后15 d作DSA造影及栓塞治疗。分别观察各组模型兔子生存时间(接种VX2瘤株至死亡),栓塞前、栓塞后7 d及栓塞后14 d测定谷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值,栓塞后7 d CT灌注扫描检测瘤灶边缘血流量(BF)、血容量(BV)及肝动脉分数(HAF);兔模型死亡后取肝脏作苏木精-伊红(HE)染色病理切片,镜下观察肿瘤坏死情况。结果 A组KMG微球栓塞剂平均用量为(0.15±0.03)g,B组碘化油栓塞剂平均用量为(1.3±0.4)ml,均无栓塞剂反流。栓塞后7 d、14 d血清ALT、AST值,A、B两组均较术前明显升高,C组变化不明显;A、B两组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5,P=0.005),但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3)。栓塞后7 d CT灌注扫描显示,A组BV、BF、HAF值明显低于B组(P=0.003,P=0.002,P<0.000 1)。兔模型生存时间分别为A组(46.28±2.85)d、B组(43.92±2.17)d、C组(33.44±1.86)d,A、B两组均明显长于C组(P=0.001,P=0.004)。A、B两组组织病理HE染色显示,癌巢中央可见大片坏死,坏死区中残存瘤细胞核明显固缩。结论 KMG微球作为肿瘤栓塞剂安全有效、可行。KMG微球栓塞治疗兔VX2肝转移瘤效果优于碘化油。
- 史博杨东强郝晓光平勇李亚洲李智岗
- 关键词:海藻酸钠微球碘化油
- 2种方法建立兔VX_2肝种植癌模型的对比及介入技术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比较2种不同的兔VX_2肝癌模型的建立方法,探讨股动脉插管技术的应用。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组,分别采用开腹后瘤细胞悬液注入法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肝实质瘤细胞悬液注入法建立兔VX_2肝种植癌模型。结果 40只实验兔中死亡1例,存活兔均经股动脉插管行肝动脉造影及术后剖腹探查证实,A、B组的成瘤率分别为75%(15/20)、60%(12/20)。剖腹探查发现前者成瘤多为单发、分叶状,腹腔及全身转移少见;后者成瘤多为多发,腹腔及全身转移多见。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实验兔均经股动脉直视下Seldinger法置入5F导管鞘后引入导管行血管造影及超选瘤灶供血动脉栓塞,成功36例(成功率92.3%,36/39)。结论开腹后瘤细胞悬液注入法有操作简便、成瘤率高且多为孤立病灶、转移少见等特点,更加符合建立兔VX_2肝种植癌的实验要求。直接分离股动脉将穿刺套管针置入股动脉的方法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且后续可做各种介入治疗。
- 李博李智岗艾宁谷铁树史博郝晓光
- 关键词:肝肿瘤血管造影术
- 平板DSA 3D功能在肝癌精准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 目的:初步探讨平板DSA 3D功能在肝癌精准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科行肝癌介入治疗病例,在常规腹腔干二维血管造影的基础上,根据具体表现选用3D血管造影,分析其对瘤灶供血重叠血...
- 杨光苌英利郝晓光李丽张丽娜宫官仲谢宝杰李智岗王红光
- 关键词:平板DSA3D功能
- 静脉输液港造影X线表现及临床问题处理
- 李丽杨光苌英利郝晓光张丽娜张松魏盼盼杨思源谢宝杰
- 单腔气管插管用于全腔镜食管癌手术的优势观察
- <正>目的回顾性研究我院东院区自2010年至今全腔镜食管癌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观察单腔气管插管应用于全腔镜食管癌手术的优势。方法排除标准术前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合并严重呼吸道疾病者,纳入标准年龄...
- 李伟靖郝晓光
- 关键词: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中晚期肝癌患者经导管化疗栓塞治疗后序贯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探讨中晚期肝癌患者经导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序贯射频消融手术(RFA)治疗的时机。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0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TACE后行RFA的时间间隔>7 d,研究组TACE后行RFA的时间间隔≤7 d,治疗后3个月观察效果,并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近期抗肿瘤疗效、病灶内生物学标志基因及血液肿瘤标志物表达、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预后。结果 研究组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1(MMP-11)、Slug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AFP、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核因子κB(NF-κB)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病生存率、总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后短时间间隔行RFA治疗可增强近期抗肿瘤疗效,抑制患者病灶内侵袭基因及血液肿瘤标志物表达,安全性及预后良好。
- 郝晓光李伟靖朱丽娜史博艾宁吴勇超李智岗
- 关键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手术
- 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所致急性肝损伤的最优保肝方案筛选被引量:7
- 2019年
- 背景 针对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所致急性肝损伤(ALI)的保肝治疗,目前国内外无明确指南及用药标准。应用药物经济学方法筛选出针对TACE所致ALI的最优保肝方案,不仅能使患者得到合理、有效的保肝治疗,减少由于ALI带来的病痛,还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目的 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原发性肝癌(PLC)TACE术后不同保肝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CEA),为TACE术后保肝治疗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PLC患者180例,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将患者分为六组(A、B、C、D、E、F组),每组各30例。其中A组给予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解毒类、B组给予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抗炎类、C组给予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利胆类、D组给予解毒类+抗炎类、E组给予解毒类+利胆类、F组给予抗炎类+利胆类。对比六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比(CER)。结果 六组患者介入术后第4天、第6天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311,P=0.003;χ^2=23.563,P<0.001)。六组患者介入术后第4天CER依次为6.38、9.38、10.05、7.70、9.86、9.26;A组患者成本最低,增量CER依次为20.19、76.30、11.09、52.95、13.99;六组患者介入术后第4天敏感度分析,CER依次为5.74、8.44、9.05、6.93、8.88、8.34;A组患者成本最低,增量CER依次为18.17、68.67、9.98、47.65、12.59。六组患者介入术后第6天CER依次为7.48、10.79、10.61、9.95、10.93、13.43;A组患者成本最低,增量CER依次为21.64、28.59、19.41、0、32.98;六组患者介入术后第6天敏感度分析,CER依次为6.74、9.71、9.55、8.96、9.84、12.09;A组患者成本最低,增量CER依次为19.47、25.73、17.46、0、29.68。结论 TACE术后应用保肝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肝生化指标水平,从疗效方面考虑抗炎类+利胆类效果最好,从药物经济学方面考虑抗炎类+解毒类最经济、合理。
- 武中林吴勇超荣小翠谷铁树郝晓光杨东强李顺宗
- 关键词:肝肿瘤肝动脉化疗栓塞肝损伤费用效益分析
- 经脾与经肝种植VX2瘤株建立兔肝转移瘤模型的影像学比较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通过经肝及经脾种植VX2瘤株建立兔肝转移瘤模型,分别观察模型建立情况、CT扫描肝内病变数目及强化情况、CT灌注扫描肝内病变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灌注参数(BF值、BV值)差值的比较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肝内病变数目及染色情况,探讨更为合理实用的方法和更接近人肝转移瘤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5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只。A组暴露肝脏,注入VX2细胞悬液1 ml;B组暴露脾脏,注入VX2细胞悬液1 ml。术后第14天行CT灌注扫描,第15天行DSA。分别观察CT扫描表现(肝内病变数目及强化特点)、血管造影表现(肝内病变数目及染色情况)及CT灌注扫描参数[肝内病变处与周围正常肝组织血流量(BF)和血容量(BV)差值]变化。结果 A组25只、B组21只动物成功建模。两组均有20只动物完成CT灌注扫描及DSA,A组中16只为单个病灶,4只为2个以上病灶,19只可见强化,1只未见强化;B组3只为单个病灶,17只为2个以上病灶,19只可见强化,1只未见强化。A组肝内病变部位与周围正常肝组织BF值和BV值差值分别为(264.58±59.132)ml/min和(19.541±4.030 0)ml/100 g,B组分别为(199.60±32.237)ml/min和(15.869±2.891 3)ml/100 g,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显示,A组中13只为单个病灶,6只为2个以上病灶,1只未见明显病灶,19只可见肿瘤染色,1只未见明显肿瘤染色;B组中1只为单个病灶,19只为2个以上病灶,全部可见肿瘤染色。结论经肝种植VX2细胞悬液建模的成功率为100%,高于经脾种植VX2细胞悬液(84%)法,后者肝内病变多为多个病灶,大部分有强化,多为环形染色,更接近人肝转移瘤的影像表现。
- 史博李智岗王永中吴勇超郝晓光谷铁树
- 关键词:肝转移瘤动物模型
- 兔VX2肝转移瘤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构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兔肝转移瘤模型血供来源及其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构的关系。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40只,于脾脏种植VX2肿瘤细胞悬液1 ml,浓度1×107/ml。瘤株接种后第14天作CT灌注扫描,第15天作DSA造影,分别观察肝转移瘤数目及大小,测定CT灌注成像转移瘤中心区域、转移瘤边缘及瘤周正常肝组织血流量(BF)、血容量(BV)、肝动脉供血分数(HAF),计算肝动脉灌注量(HAP)和门静脉灌注量(PVP);镜下观察转移瘤病理切片。结果 38只兔完成CT灌注扫描、DSA。CT发现6只兔有1个肝转移瘤,32只兔有多发肝转移瘤,大小为1.2-2.1 cm,以环形强化为主要特征;DSA显示1只兔有1个肝转移瘤,37只兔有多发肝转移瘤,大小为0.9-2.3 cm,以环形染色为主要特征。18只兔(47.37%)经DSA发现的肝转移瘤数明显多于CT,DSA发现而CT未发现的肝转移瘤大小为0.9-1.3 cm。DSA和CT分别显示37只兔(97.37%)和32只兔(84.21%)有多发肝转移瘤(P〈0.01)。CT灌注扫描显示肝转移瘤边缘及中心区域BV值及BF值高于瘤周正常肝组织,转移瘤边缘高于中心区域(P〈0.01);转移瘤边缘HAP值高于瘤周正常肝组织,PVP值低于瘤周正常肝组织(P〈0.01)。低倍镜下病理观察显示转移瘤中心为坏死组织和少量瘤细胞,坏死细胞排列松散,呈嗜碱性红染;外周为浓染的肿瘤细胞、结缔组织及炎性细胞,与正常组织边界欠清,可见丰富的新生毛细血管;10×40倍镜下观察转移瘤中心坏死区为大量无核的坏死细胞,少量瘤细胞无胞质,仅可见浓染细胞核;外周为生长活跃的瘤细胞,形态不规则,胞核大而深染,胞质量少,可见丰富血窦。结论 DSA检出较小肝转移瘤优于CT,肝转移瘤主要供血来源于肝动脉,肝转移瘤中心区域主要为坏死组织和少量瘤细胞,外周主要为生长活跃的瘤细胞和丰富的新生毛细血管,如此病理结构决定了肝转移瘤CT增强扫描以环形强�
- 史博李智岗李亚洲王永中平勇吴勇超郝晓光
- 关键词:VX2肿瘤CT灌注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