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志雄

作品数:39 被引量:212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宁德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梗死
  • 11篇脑梗
  • 11篇脑梗死
  • 7篇疗效
  • 5篇动脉
  • 5篇卒中
  • 4篇预后
  • 4篇综合征
  • 4篇脑卒中
  • 4篇康复
  • 3篇眩晕
  • 3篇微创
  • 3篇脑梗死患者
  • 3篇急性
  • 3篇供血
  • 3篇出血
  • 2篇动脉供血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管
  • 2篇血压

机构

  • 37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37篇郑志雄
  • 14篇李康增
  • 12篇钟林清
  • 10篇岳增昌
  • 9篇郑建明
  • 9篇许名远
  • 8篇陈彩华
  • 6篇查达珍
  • 6篇林朋兴
  • 5篇毕研贞
  • 5篇彭有敬
  • 4篇郑叶祥
  • 3篇彭友敬
  • 3篇王桂芬
  • 2篇叶晓峰
  • 2篇游平弟
  • 2篇王建忠
  • 1篇许明远
  • 1篇林妙春
  • 1篇叶明炎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外医疗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8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预后与梗死区供血动脉的关系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 探讨不同梗死区供血动脉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经MRI检查证实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住院病例,根据其梗死部位的供血动脉对病例进行分组,通过电话沟通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用Rankin(MR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以及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根据MRS评分和BI指数将病例分为预后好组和预后差组,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对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结果 共随访到102病例,分为大脑中动脉深穿支27例,脉络膜前动脉44例,基底动脉旁中央支20例,大脑后动脉深穿支11例,共4组.各组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糖尿病史或高胆固醇血症史的患者较其他患者的预后差(P〈0.05).结论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预后与供血动脉无显著相关性.高龄、糖尿病史和高胆固醇血症史的患者预后较差.
游平弟李康增郑建明郑志雄岳增昌王建忠叶晓峰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供血动脉预后
微创锥颅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42例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微创锥颅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方法:采用头颅CT定位,行微创锥颅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42例。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无血肿复发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微创锥颅引流术治疗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有效,该疗法操作简单,定位准确,细针穿刺创伤小,不受年龄及重要脏器功能限制,局麻下完成,便于病房床边进行,可以减轻患者痛苦,节省医疗费用,对基层医院更为实用。
钟林清许名远郑志雄李康增
关键词:微创锥颅术老年
60岁和70岁分界对老年颅内感染病人病例特点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何种年龄分界能更好地反映高龄颅内感染病人的病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1年,≥14岁的颅内感染病例,分别以60岁或70岁为分界对病例进行分组,比较分组后性别、症状、体征、血常规、脑电图、病原学诊断、预后等的分布情况。结果总共198例病例入选,男121例,女77例。以60岁为分界,≥60岁组30例,<60岁组168例。两组比较:性别、症状、体征、血常规、脑电图、病原学诊断、预后等无明显差别(P<0.05)。以70岁为分界,≥70岁组13例,<70岁组185例。≥70岁组与<70岁组比较头痛少见,痫性发作多见(P<0.05)。结论以70岁为分界能更好地反映高龄颅内感染病人的病例特点。
叶明炎彭有敬李康增陈劲松郑志雄
关键词:高龄颅内感染
眩晕临床误诊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分析眩晕误诊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总结减少误诊的措施,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235例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各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选出误诊病例并进行分析,内容包括误诊及确诊情况、误诊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耳科学及电生理检查、脑脊液检查、误诊医院和科室。结果本组误诊93例,误诊率为39.6%,误诊病例依次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9例,梅尼埃病13例,颈椎病11例,脑梗死8例,后循环缺血8例,颅脑外伤综合征4例,前庭神经元炎4例,偏头痛眩晕3例,癔症3例;经诊断标准确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53例、梅尼埃病10例、前庭神经元炎7例、迟发性膜迷路积水5例、小脑梗死4例、脑干梗死3例、偏头痛眩晕3例、多发性硬化2例、听神经瘤2例、突发性聋2例、药物性眩晕1例、迷路震荡1例。结论眩晕误诊原因复杂多样,误诊率高,通过提高临床医师对眩晕症状及相关疾病的认识,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结合适当的耳科学及影像学检查,可有效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断率。
查达珍郑志雄郑建明
关键词:眩晕误诊
脑卒中后继发感染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住院患者209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调查继发感染发生率,参照既往研究结果及专业知识筛选收集可能影响继发感染发生的因素如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卒中类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吞咽障碍及营养不良等。结果 209例患者继发感染45例,继发感染发生率为21.5%。不同年龄、卒中类型、GCS评分、NIHSS评分及有无糖尿病、营养不良、吞咽障碍患者继发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及有无吸烟、COPD患者继发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脑出血、GCS≤8分、NIHSS≥15分是脑卒中后继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后继发感染发生率较高,且主要为肺部感染。高龄、脑出血、严重意识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的脑卒中患者较易发生继发感染。
岳增昌毕研贞郑志雄
关键词:卒中继发感染
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变位性眼震与耳石复位法疗效及复发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单侧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SC—BPPV)Dix-Hallpike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与耳石复位法(CRP)疗效及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单侧PSC—BPPV确诊后,记录Dix—HaUpike试验诱发的眼震持续时间和眼震频率,予以CRP治疗,确定入选病例,根据疗效分组:1循环痊愈入I组,2~3循环痊愈入Ⅱ组,4—6循环痊愈入Ⅲ组,6循环仍未愈入Ⅳ组,随访12个月,分析相关性。结果161例患者入该研究,4组例数分别为39、75、38和9。眼震持续时间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K(F=302.901,P〈0.01),I与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376),I(或Ⅱ)、Ⅲ和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震频率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26,P〈0.01),I与其他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后,35例复发,126例未复发;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眼震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震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PSC—BPPV患者Dix-Hallpike试验时,眼震持续时间较短的,CRP疗效较好;眼震频率较快的,疗效较好;眼震频率隧的,12个月内容易复发。
查达珍郑建明郑志雄钟林清彭有敬岳增昌陈彩华
关键词: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耳石复位法疗效复发
进展性脑梗死与完全性脑梗死的相关影响因素比较
2016年
目的比较进展性脑梗死、完全性脑梗死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进展性脑梗死患者54例作为研究组,完全性脑梗死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年龄、病史等基本资料,检测患者血糖、血脂、平均动脉压、白细胞计数水平,分析2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者年龄、冠心病史、饮酒史及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颈动脉狭窄及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水岭梗死、头颅CT早期低密度改变、完全性前循环梗死、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史、颈动脉狭窄、侧支循环差等是造成进展性脑梗死主要影响因素,分水岭梗死、头颅CT早期低密度改变、完全性前循环梗死、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可预测早期进展性脑梗死。
许名远郑叶祥钟林清查达珍郑志雄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完全性脑梗死
中国畲族人老年期抑郁症患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3年
目的了解中国畲族人老年期抑郁症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1年福建省福安市穆云乡畲族聚居区638例畲族老年人作为老年期抑郁症患病率的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老年抑郁量表(GDS)对全部调查对象进行筛查,筛查阳性者再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采用描述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畲族60岁以上老年人抑郁症的患病率为7.5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P=0.01)、不同经济状态(P<0.01)及不同婚姻状况(P<0.05)的老年人之间的抑郁症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人际关系紧张的抑郁症患病率高于无相关危险因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际关系紧张(P=0.000)、心脑血管疾病(P=0.000)、其他躯体疾病(P=0.008)、增龄(P=0.01)为畲族老年抑郁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畲族老年抑郁症患病率(7.52%)稍高于中国其他民族的平均患病率。增龄、人际关系紧张、心脑血管疾病、其他系统疾病是影响畲族老年抑郁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彭有敬岳增昌郑志雄陈彩华李康增
关键词:畲族老年抑郁症患病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血压变异与急性脑梗死出血的转化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与脑梗死出血转化的关系。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急性脑梗死发病3 d内住我院神经内外科患者,从中选择入组对象,从病历资料中获取入组对象的动态血压资料及基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变异系数(SBP CV)(OR 1.94,95%CI 1.02-3.14,P=0.023)为脑梗死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压变异为脑梗死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脑梗死急性期血压管理应当重视血压动态监测及维持血压水平稳定。
郑叶祥郑志雄林宗耀钟林清许名远
关键词:脑梗死血压变异出血转化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总结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4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住院治疗的15例TOB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TOBS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瞳孔改变,CT或MRI可以发现基底动脉顶端血管供血区双侧两处以上梗死灶,以丘脑、中脑多见。患者均行机械取栓、溶栓、抗凝等治疗,预后较好。结论 TOBS临床表现形式多样,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许名远查达珍郑叶祥郑志雄李脚跟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疾病特征预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