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放疗
  • 3篇体位固定
  • 3篇肿瘤
  • 2篇体位
  • 2篇腹部
  • 2篇腹部肿瘤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疗
  • 1篇治疗床
  • 1篇体位固定技术
  • 1篇拍片
  • 1篇盆腔
  • 1篇盆腔放疗
  • 1篇肿瘤放疗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结
  • 1篇脑肿瘤
  • 1篇颈部
  • 1篇颈部淋巴
  • 1篇颈部淋巴结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邱梅
  • 4篇傅深
  • 3篇张志红
  • 3篇王勇
  • 2篇刘殳
  • 2篇王美芳
  • 2篇董霞敏
  • 1篇孙宜
  • 1篇黄国锋
  • 1篇曹征
  • 1篇章青
  • 1篇姜瑞瑶
  • 1篇熊霏
  • 1篇张强
  • 1篇陆耀红

传媒

  • 5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2006年国...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盆腔放疗中摆位误差的调整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邱梅傅深孙宜陆耀红刘殳张志红董霞敏王美芳王勇
关键词:体位固定
拍片验证在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拍片验证在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运用OPTIVUETM(平板电子射野验证成像设备)对第一次放射治疗或每周位置精度验证的病人进行拍片。结果:在113个腹部肿瘤的病人进行的放射治疗期间所拍的500张的验证片与RTT图象(CT扫描合成的参考图象)对比,在200张的调强放射治疗验证片中误差>3mm占7%(14/200);在300张的适型放射治疗验证片中误差>5mm占9%(27/300);在113个腹部肿瘤的病人中因肿瘤部位不同造成的摆位误差:上腹部肿瘤39个病人摆位误差的平均值2.15mm;中腹部肿瘤27个病人摆位误差的平均值2.89mm;下腹部肿瘤40个病人摆位误差的平均值1.42mm。结论:验证拍片在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有帮助。
王勇傅深邱梅刘殳张志红董霞敏王美芳
腹部肿瘤放疗使用固定器价值的探讨被引量:16
2004年
目的 腹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摆位过程中 ,会出现体表的激光标记与中心激光标记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本研究探讨治疗机床面 (网状支架 )和模拟机床面 (平板 )不一致时 ,使用真空垫固定的价值。方法 将 30例腹部肿瘤患者分成 2组 ,一组直接睡在治疗机床面 (网状支架 )上 ,另一组采用抽吸式真空垫固定器。结果 不采用抽吸式真空垫固定器的一组存在明显的误差 ,而采用抽吸式真空垫固定器的一组患者体表的激光标记与中心激光标记基本重复。结论 治疗机床面的下垂是造成系统摆位误差的主要原因 ,必需及时加以纠正 ,使用适当的真空垫固定有助于提高摆位精度。
邱梅
关键词:腹部肿瘤固定器
脑肿瘤放疗的体位固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头颈肩膜固定体位治疗脑肿瘤的效果评价。方法:脑肿瘤患者用头颈肩膜固定后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包括疗程治疗结束后采集EPID验证片,比较摆位重复性的情况。结果:用头颈肩膜固定对脑肿瘤患者实施IMRT放疗,经验证片与模拟定位片比较基本无误差。结论:由于头颈部是个多变易动的部位,且脑肿瘤患者大多意识不够清楚,单单头架不足以固定患者体位,患者身体不自主的移动会造成头架的移动,头颈肩膜的使用有助于体位的固定.提高了摆位精度。
邱梅傅深张志红王勇
关键词:体位固定脑肿瘤
颈部淋巴结放疗真空固定垫体位固定技术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提高颈部淋巴结放疗的摆位精度。方法一组20人次常规棉枕固定,另一组20人次用抽吸式真空垫固定,比较两组的移位情况。结果常规棉枕固定的一组患者从摆位至照光结束,照光野存在明显的偏差,而采用抽吸式真空固定垫的一组患者经过摆位至照光结束照光野基本无偏差。结论由于颈部是个多变易动的部位,且由于患者对强迫体位感到不舒适,往往不自觉改变了体位。真空垫的使用有助于体位的固定,提高了摆位精度。
邱梅张强
EPID在调强放疗中应用Ⅰ:验证治疗床的移动精度
对摆位误差的研究是EPID的最初设计目的,近年EPID在放疗元件的质量保证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利用处理EPID的图像,来检查加速器治疗床的移动精度,从而保证调强点剂量验证的准确性.本文探讨了EPID在调强放疗中QA的应用...
曹征姜瑞瑶邱梅章青熊霏黄国锋傅深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