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齐平
- 作品数:30 被引量:58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现代史剧的现代性和反现代性
- 2012年
- 中国现代史剧追求现代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现代性的主体精神特征,但也曾出现过反现代性史剧。现代史剧创作主体是以传统的封建思想认同过去历史,还是以现代眼光和启蒙意识分析批判过去历史,其思想意识决定史剧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当史剧创作主体把握现代意识,充分运用理性和启蒙精神观照历史、批判历史,在历史中找到现代精神的丰富的传统资源,史剧就具有现代性。在现代史剧中贩卖封建伦理道德、个人崇拜、国粹主义等反现代思想意识,现代史剧也就成为反现代性的。
- 邓齐平
- 关键词:史剧理性批判精神
- 用形式表现意象:沈从文40年代的文学追求被引量:3
- 2007年
- 重新解读沈从文1940年代的主要代表性作品《看虹录》、《摘星录》、"七色魇"系列等,发现他1940年代的文学追求是用文字构图作曲,用文字保留生命中的永恒的线条、色块、旋律等等美感意象,最终达到"用意象构筑形式"的艺术目的。他所要诠释的是"爱"与"美"的永恒。他希望用永恒的"美"去创造理想的生活,以此保留永恒的生命形式。沈从文这一时期的创作具有突出的文学史的价值。
- 邓齐平
- 论五四文学理想主义的虚构及其限度
- 2014年
- 五四文学理想主义是人类整体意义上的人的理想和人性的理想的文学,它超越了家族的、国家的、民族意义上的人的文学观念,呈现出多元的、开放性的姿态,充分体现了现代中国文学解构古典形态理想主义和重构现代形态理想主义的复杂性。五四文学理想主义虚构想象受到写实主义的限制,形成灰色的审美基调。由于坚守人性和人的尊严的底线,五四文学的理想主义呈现出个性化、人性化和过程化的特点。
- 邓齐平
- 关键词:五四文学理想主义
- 传神史剧的神与人——郭启宏《知己》中神性和人性冲突剖析
- 2019年
- 传神史剧中的"神",归根结底是人之"神",也就是人的价值、地位、尊严等普遍性的固有人性,即人的神性。由于传神史剧理论上偏重于固有神性的定位,在有关人的精神、情感、愿望等鲜活的人性诉求方面就有所弱化,从而带来了传神史剧创作上神性与人性的冲突。无论是"失事求似"还是"失料留神",史剧创作都有可能陷入"失人求似"和"失人留神"的泥淖。史剧创作与其他文艺创作一样,一旦离开了人性、人道的基本原则,就有可能偏离现代意识和现代情感,成为反现代性的工具。
- 邓齐平
- 关键词:神性人性
- 诗歌鉴赏方法论被引量:2
- 1999年
- 通过诗的感觉去把握诗的思维,从而进入诗歌文本。诗歌文本中以意象为基本单位构成诗的思维不同层次。对诗的思维不同层次的把握,使鉴赏者对诗歌文本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分析。但在诗歌鉴赏中还必须通过对诗歌的本体性特征“诗家语”的感悟去把握诗歌的独特性,在艺术再创造中充分发挥鉴赏者的想象和联想的作用,根据“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原则去鉴赏诗歌和获得诗美享受。
- 邓齐平
- 关键词:诗歌鉴赏意象联想方法论
- 作品意义层次与沈从文《边城》意蕴被引量:2
- 2018年
- 美国新批评派代表性理论家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至少具有三个不同层面的意义,即:语词意义、句法结构的意象和隐喻意义以及由意象、隐喻转换成文本的虚拟象征世界的意义。《边城》中的语词意义、句法结构,构成了一个虚拟象征世界。《边城》的浅层意蕴,主要是由边城世界中极富诗意的自然环境和极富牧歌情调的社会环境所组成的整体边城幻景来显现的。经由"人类之爱"的生命形式的构建,《边城》的深层意蕴展现了边城人完美的生命形式,它具有承受生命压力极限的生命境界,它既是民族精神的再现,也是人类理想的生命形式。
- 胡和平邓齐平
- 关键词:《边城》意蕴
- 现代史剧创作主体论
- 2007年
- 在史剧创作中存在着“历史戏剧化”和“戏剧历史化”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中国现代,戏剧历史化导致史剧创作中“历史主义”和“古为今用”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原则的盛行,使史剧越来越远离人性和人文精神。在历史戏剧化过程中,创作主体是核心,他连通古今,使历史真正成为人的历史,并且是现代人的历史。改变过去史剧研究重“史”不重“人”的思维逻辑,中国现代史剧现代性核心是创作主体思想意识的现代性。
- 邓齐平
- 关键词:史剧
- 论史铁生创作中的时间意识及其圆形结构艺术被引量:2
- 2014年
- 在史铁生的"写作之夜"里,时间的扭曲变形,使他改变了对世界的认识。非线性时间观念催生了他看待世界的上帝视角的形成和过程论美学的确立,并进而确立了他写作中显性的和潜隐的圆形结构方式。打破时空局限,使史铁生真实的自我心魂,借圆形结构方式自由穿梭于过去与未来、现实与理想之间,从而建构起了史铁生文学世界里圆融自洽的艺术境界,为其心魂世界中独特的理想主义表达创造了诗意空间。
- 邓齐平
- 《雷雨》艺术结构新探被引量:2
- 2005年
- 《雷雨》是围绕兄妹乱伦事件构成的完整的艺术精品,兄妹乱伦事件应为《雷雨》的基本结构框架,《雷雨》的戏剧人物、戏剧冲突、戏剧情节、戏剧情境等都是围绕着乱伦事件展开的。
- 邓齐平
- 关键词:悲剧
- 论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结构被引量:2
- 1998年
- 《边城》是一部具有“韵外之致”的艺术建构,它不仅使人联想到古典诗文中表达的怀乡忧思情怀,更使人领悟到沈从文作为现代人的生命体验的诗性寄意和对民族生存忧患的象征性寓意。这种诗性寄意和象征性寓意,是通过作家所营造的桃源梦境、所安排的开放性环状结构来承载的,从而形成了“圆融绝妙”的“边城”神韵。
- 邓齐平
- 关键词:《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