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志强
- 作品数:25 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调研课题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仪式”的多维学科诠释
- 2019年
- 仪式是学术界和社会长期比较关注的议题。不同学科遵循各自研究范式,对仪式进行了阐释和解读。本文旨在通过溯源仪式,探寻传统仪式的形式、特点和功能,更好地把握仪式的性质;通过比较多维学科对仪式的研究成果,寻求学科之间的共性,归纳仪式的构成要素,更好地理解仪式的内涵及外延;通过比较多维学科对仪式的功能解读,分析仪式的一般性功能和特殊性功能。而仪式在变迁过程中,既发生了“变”,又保持“不变”因子。
- 邓志强
- 关键词:仪式学科学术界
- 推进基层团组织服务阵地建设的“四个维度”
- 2024年
- 青年之家是共青团直接领导或主导的,依托各类实体空间和云平台,线上线下联系服务青年的公益性、专业化工作平台,是青年身边的共青团,是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创新的平台型、枢纽型的组织形态。2019年,共青团中央出台《深化“青年之家”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推动各地加快建设基层服务阵地。共青团要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以青年之家为载体,从阵地空间布局、阵地服务内容、阵地服务方式、阵地运营机制等四个维度提高基层团组织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平。
- 邓志强
- 关键词:基层团组织共青团
- 当代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规律及认同路径
- 一、引言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对人、物、社会的主要认知、态度和评价,是社会成员处理与他人、与群体、与社会、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主要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它处于价值观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并发挥着结构性的决定力量,影响着社会成员处理人与...
- 邓志强
- 关键词: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
- 多元认同:“网络青年”的社会认同
- <正>一、问题的提出网络社会已经嵌入到了青年的日常生活,以其特有的技术手段和技术魅力潜移默化地形塑着青年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价值取向等,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网络空间给予了青年一种新的社会身份。"网络青年"就是指出生、成长...
- 邓志强
- 时空转换下当代青年社会认同的新特征及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青年群体的意义是在社会时间与空间的结构变迁中建构而成的。时空转换下,当代青年的行为层面及精神领域均表征出新特征,其社会认同表现为:自我认同从集体抗拒到集体认同;阶层认同明显向下偏移;社会自组织认同感越来越强;政治认同出现两极化倾向;文化认同的传统性逐渐弱化;信仰认同从先贤认同到偶像认同。时空转换给当代青年社会认同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和负面效应,应从时空转换视角弥补社会认同的裂痕,重构当代青年的社会认同。
- 邓志强
- 关键词:当代青年社会认同
- 五四运动的社会历史传承——基于历史社会学的视域被引量:3
- 2019年
- 从历史社会学维度探讨五四运动,是当代社会学研究“转向历史”的学理发展趋势,是青年研究与社会学研究的内在关系使然,是从大历史观审视五四运动的一种视角。五四运动的“现存历史因素”蕴含了爱国主义、现代化、斗争精神、青年先锋作用等,这些因素在宏阔的历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青年要牢记五四运动史,将五四精神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结合起来,将五四运动的历史因素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更好地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邓志强
- 关键词:五四运动历史社会学青年运动
- 时空转换下当代青年的社会认同研究
- 认同是社会发展的精神驱动力,而时空转换给当代青年社会认同带来了一定的危机和困境,从而导致他们的认同难以整合,以致出现精神领域的焦虑现象、价值判断标准的模糊、价值取向的偏离等等。因此,必须从时空转换视角弥补社会认同的裂痕。...
- 邓志强
- 关键词:青年群体社会认同角色定位
- 确定性:新时代青年发展的时空指向——基于《青年发展规划》的内容分析
- 基于中国社会结构的时空特征的变化,国家政策包含了青年政策必须作出调整。中国时空社会结构的新特征是新时代青年发展规划的逻辑起点。社会时空变换必然导致青年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
- 邓志强
- 关键词:青年发展
- 文献传递
-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青年社会心态的现代性嬗变
- 青年的社会心态嬗变与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过程具有内在契合性。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探求现代性的过程,是中国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进程,现代化进程投射到青年社会心态的嬗变轨迹上,表现为现代社会心态的发展过程,即萌生、徘徊、复苏、发展...
- 邓志强
- 关键词:社会心态嬗变
- 文献传递
- 破解基层团组织“四缺”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基于对湖南省基层团组织的实证调查被引量:2
- 2021年
- 基层团组织是共青团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战场,编制、人员、资金、场所是基层团组织正常运转的基本要素。本文通过对湖南基层团组织的实证调查发现:“四缺”问题在不同类型基层团组织中存在差异;“缺人员”主要体现在缺少“主动”开展基层团工作的人员;“缺编制”缺的是县级以下团组织岗位编制;“缺经费”主要缺的是制度执行力;“缺场所”缺的是基层团组织对“场所”的认知。“四缺”问题的本质是资源供给与需求存在结构性不合理。破解基层团组织“四缺”问题,要加强顶层设计,从制度上破解;要坚持党建引领,将基层团工作推向实处;要优化资源配给,强化基层工作保障;要推动重心下移,深化工作资源供给侧改革。
- 邓志强
- 关键词:基层团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