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国卫
- 作品数:35 被引量:187H指数:8
- 供职机构:四川省气候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一次特大暴雨过程中涡度与急流的影响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利用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常规观测资料,FY-2D TBB云图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6月30日~7月2日高原低涡东移和西南涡耦合形成的遂宁地区特大暴雨过程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高原低涡和西南涡的耦合对此次强降水的影响以及低空急流演化和强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高原涡和西南涡发生耦合时会使得高空低涡发展加强,并激发遂宁暴雨天气的产生。急流为高空低涡的发展提供不稳定能量。超低空急流和低空急流对强降水有提前2小时的指示意义,低空急流指数增大的过程和降水量的强度成正比关系。
- 孙俊邓国卫陆鸿彬
- 关键词:高原低涡低空急流特大暴雨
- 降水诱发地址灾害风险判识和评估技术被引量:1
- 2019年
- 四川省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气候多变,是全国地质灾害严重的省份之一。降水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因此,做好降水诱发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对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关系重大。“5·12”汶川和“4·20”芦山地震后,四川省广大山区地质灾害环境加剧,加之近年来局地强降雨和各类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地质灾害呈加重态势,降水诱发地质灾害风险管控的核心技术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愈加凸显,急需创新突破。
- 郭海燕苏鹏程熊俊楠邓国卫杨红娟徐沅鑫徐金霞刘海知刘敦龙钟燕川
-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降水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条件极端气候事件
- 四川水稻不同生育期干旱与产量灰色关联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为克服灾情资料收集不足和不同生育期旱情影响分离困难,本文利用1981—2015年四川省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农业气象观测站水稻生育期资料和各县水稻产量资料,以改进的水分盈亏指数为干旱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究四川水稻各生育期干旱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川水稻各生育期干旱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移栽—分蘖期、分蘖—拔节期、孕穗—抽穗期、抽穗—成熟期、拔节—孕穗期。各生育期水稻干旱频率同水分盈亏指数与产量灰色关联度的空间一致性较低,干旱高频区出现在盆地中部或东北部,而关联度较高区域则位于盆周、攀西等山区。伴随着水稻生长发育进程,干旱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逐渐减弱,移栽—分蘖期和分蘖—拔节期干旱对水稻产量影响最明显。不同稻作区各县干旱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的生育期不同,各地区应根据水稻各生育期干旱影响特点加强水稻干旱防御。其中,成都平原、盆中丘陵稻作区应重点关注分蘖—拔节期水稻干旱防御,而其他5个稻作区应重点关注移栽—分蘖期水稻干旱防御。
- 邓国卫孙俊孙俊赖江
- 关键词:水稻生育期干旱
- 雅安市生态气候综合分析
- 雅安市地理位置独特,生态区位优势突出,是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本文运用雅安近50年气象观测资料,从生态环境的气候适宜性和旅游气候舒适性两方面对雅安市的生态气候优势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雅安气候变化趋势进...
- 邓国卫郭海燕彭贵康
- 关键词:生态气候
- 酒泉风电基地高分辨率风能资源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4
- 2011年
- 利用酒泉地区气象观测资料和NCAR/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中尺度WRF模式,研究了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39.5°~41.5°N,94.5°~97.5°E)的高分辨率(3 km×3 km)风能资源。结果表明:在模拟区域内主要有3个风速和风功率密度大值中心;该区域大部分地区冬季风速和风能密度最大,夏季较小。经比较,模拟的风能密度与实际观测结果较为一致。
- 惠小英高晓清桂俊祥刘建彪邓国卫
- 关键词:风速数值模拟
- 四川省会理县风能资源分析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本研究利用四川省会理县测风塔短期2012年2月1日~2013年1月31日期间的70m高度实测逐时数据,经会理和会东气象观测站1981年1月~2010年12月共计30年的风速逐时数据采用长年代法订正推算后,对会理县该研究区域风能资源参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区域风能资源应用于并网风力发电分别为"很好"和"好"的等级,具有较好开发潜力;风能和风向较为集中,有利于风机布设;测风塔地处高海拔地形较为平坦的山脊地带,不占用耕地,临近公路,气候较为温和,利于风电场修建。
- 钟燕川马振峰郭海燕邓国卫徐金霞
- 关键词:风速风能
- 2011年3月川西高原一次区域暴雪过程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利用0.5°×0.5°的ECWMF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资料,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方法,对2011年3月20日川西高原北部的暴雪天气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东路和西路冷空气合并使得暴雪区冷空气强度达到寒潮标准,极锋急流偏强是造成此次暴雪重要原因之一;青藏高原南侧局地水汽在偏西风的输送下到达川西高原,成为此次暴雪的主要水汽来源.由于是非典型的水汽输送,所以整个暴雪期间湿层都较薄.此次过程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对锋生都起到了同等重要的作用.
- 邓国卫邓国卫王敏
- 关键词:暴雪锋生
- 都江堰特大暴雨过程中GIS的多种面雨量计算方法对比被引量:6
- 2018年
- 本文采用GIS栅格插值的常用方法,反距离权重法(IDW),样条函数法(Spline),克里金法(Kriging),协同克里金法(Co-Kriging),泰森多边形法(Thissen)对2013年7月8~11日都江堰特大暴雨过程进行面雨量计算的对比分析,并用FLood Area模型对此次过程中白沙河流域的暴雨洪涝过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5种面雨量计算方法的结果受雨量站密集程度和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制约,特别是样条函数法和泰森多边形法,对雨量站分布影响较为敏感;小时面雨量计算中站点分布对样条函数法影响更大;协同克里金法计算面雨量可使FLood Area模拟结果更优,更接近于真实值;在复杂地形条件下面雨量计算中,考虑地形的相关影响可有效提高降水插值精度,使Flood Area模型的模拟结果误差更小。
- 邓国卫邓国卫
- 关键词:GIS特大暴雨
- 基于概率模型的四川省降水诱发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方法研究
- 2024年
- 开展降水诱发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是降低地质灾害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2008-2019年四川省地质灾害历史灾情数据,在地理分区基础上,以地形、岩土、植被、气候因子为区划评价因子,采用信息量模型,将四川省划分为7个地质灾害分区。以正态化处理后的地质灾害有效降水量为建模因子,采用高斯拟合方法,建立各分区降水诱发地质灾害概率模型,并进行地质灾害预警检验。结果表明:(1)四川省可划分为盆地及盆周山区低易发区、中等易发区、高易发区,西南山地次易发区、易发区,川西高原次易发区、易发区等7个地质灾害分区。(2)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分析表明,盆地及盆周山区的地质灾害分区精度略低于西南山地区和川西高原区的分区精度。(3)各分区正态化处理后的有效降水量与地质灾害频率具有很好的高斯分布关系。(4)建立的降水诱发地质灾害概率模型的地质灾害预警成功率为72%,当日降水量≥10 mm时,地质灾害预警成功率为83%。
- 邓国卫孙俊郭海燕郭海燕徐金霞
-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有效降水
- 林区雷击火险风险区划方法及系统
- 本方案涉及一种林区雷击火险风险区划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林区环境数据以及林区气象数据;确定参考气象站,对所述林区气象数据进行订正得到目标气象数据,并计算得到林区火险气象指数;计算得到林区雷击致灾因子指数;根据所述...
- 邓国卫郭海燕钟燕川徐金霞徐沅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