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晓辉
- 作品数:42 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核科学技术更多>>
- 双锥对撞点火实验中的交叉束能量转移与背向受激布里渊散射
- 2023年
- 在直接驱动激光聚变研究中,激光辐照靶丸会激励起受激布里渊散射(SBS)和交叉束能量传递(CBET)等过程,降低激光与靶丸的能量耦合效率以及激光辐照均匀性,导致靶丸内爆品质下降.本文使用一套基于光纤收集信号的背向散射诊断系统,诊断了双锥对撞点火(DCI)实验中波长在351 nm附近的时间分辨背向散射光谱.通过对比不同激光辐照条件下散射光谱的特征,结合光谱强度与入射激光能量以及激光偏振态的相关性分析,确认背向散射信号中包含了分别来自CBET和背向SBS过程的散射成分,确认镜像激光束之间的偏振夹角对CBET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当前DCI实验中,在351 nm附近的背向反射率不高于3%,显著低于球对称辐照直接驱动中心点火方案的实验结果.
- 高凡袁鹏黄浩彬寇琦贾青远晓辉远晓辉张喆张喆
- 基于薄膜闪烁体和光纤阵列的实时电子谱仪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薄膜闪烁体和光纤阵列的实时电子谱仪,包括:电子准直装置、均匀磁场装置、薄膜闪烁体、光纤线面转换阵列以及成像系统;所述电子准直装置、均匀磁场装置以及薄膜闪烁体设置在壳体内,且所述壳体在电子准直装置的轴向...
- 葛绪雷远晓辉杨骕方远魏文青邓彦卿高健刘峰盛政明张杰
- 一种用于X射线条纹相机的在线辅助瞄准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X射线条纹相机的在线辅助瞄准装置,包括:读出相机、光学耦合镜头、镜头连接件、倾斜角度调整平台、真空窗口法兰、反射镜与闪烁体组件。光学耦合镜头分别与读出相机和镜头连接件连接;镜头连接件设置在倾斜角度调整...
- 远晓辉田进寿张喆周强徐向晏谷昊琛魏姗周鹏张敏睿薛彦华陈希儒谭伟强吉超罗端王俊峰赵卫
- 相对论强激光与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质子成像被引量:3
- 2019年
- 近临界密度是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能量吸收和高能电子产生的重要等离子体参数区间.利用激光加速产生的质子束作为电磁场探针,研究了超强激光与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的等离子体结构及其时间演化.实验发现,初始均匀分布的质子束穿过近临界密度等离子体后分裂为两个斑.两个质子束斑的间距随着作用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并且两个束斑呈不对称分布.分析认为,幅度约为10^9V/m的不对称分布瞬变电场是产生质子束偏折和分裂的主要原因.粒子模拟的结果也验证了这一解释.该研究对激光尾场电子加速、离子加速、惯性约束聚变快点火方案研究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李曜均岳东宁邓彦卿赵旭赵旭葛绪雷魏文青刘峰葛绪雷
- 关键词:等离子体
- 提高空间分辨率的二维角分辨质子谱仪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空间分辨率的二维角分辨质子谱仪,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金属薄片、磁铁组件及质子探测屏幕;其中金属薄片设置在质子束的入射路径上,在金属薄片上设有入射孔,入射孔为点阵结构;磁铁组件包括两块平行间隔设...
- 杨骕邓彦卿远晓辉方远葛绪雷魏文青高健刘峰盛政明张杰
- 文献传递
- 一种可三维调节的条纹相机时标光系统及使用方法
-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在真空环境下无法在线调节光纤与条纹相机狭缝的耦合、对准、以及位置调控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可三维调节的条纹相机时标光系统及使用方法。本发明包括条纹相机、真空装置、电控三维位移台、时标光聚焦组件和光纤...
- 张敏睿远晓辉薛彦华徐向晏谭伟强张驿渲王正正李知兵陈希儒田进寿王俊锋赵卫
- 激光入射角对靶面方向超热电子发射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实验研究了超短超强激光脉冲与薄膜靶相互作用中产生的超热电子角分布随激光入射角的变化.在靶面方向观测到一束方向性很好的高能超热电子.该高能超热电子束的电子数目随着激光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对结果的分析表明,表面准静态磁场是导致表面电子产生的主要原因.
- 远晓辉李玉同徐妙华郑志远梁文锡于全芝张翼王兆华令维军魏志义赵卫张杰
- 关键词:超热电子
- 不同偏振态下的飞秒激光脉冲与铝靶相互作用中超热电子的产生被引量:1
- 2006年
- 研究了P偏振、S偏振和圆(C)偏振态下亚相对论强度飞秒激光脉冲与铝靶相互作用时产生的超热电子的能谱和靶背向角分布,并对S偏振产生的超热电子的特殊角分布通过引入表面磁场的概念进行了定性解释.
- 李昆李玉同张军远晓辉徐妙华王兆华张杰
- 关键词:超短超强激光超热电子表面磁场
- 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沿靶表面发射的高能超热电子被引量:2
- 2006年
- 在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研究中,文章作者从实验上首次观测到沿靶面方向发射的高能超热电子束.该电子束只有在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标长较短的条件下才会出现.数值模拟表明,靶表面电磁场的约束作用是产生这束电子的主要原因.这一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快点火实验中的锥靶物理过程的理解,并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李玉同远晓辉徐妙华郑志远盛政明陈民马燕云梁文锡于全芝张翼刘峰王兆华魏志义赵卫张杰
- 关键词: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超热电子
- 面向激光等离子体尾波加速的毛细管放电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具有合适径向密度分布的等离子体通道可以用于超短超强激光导引,这使得等离子体通道在激光尾波加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在上海交通大学激光等离子体实验室开展的毛细管放电和光导引实验.通过光谱展宽法测量了充氦气的放电毛细管中的等离子体密度分布,在长度为3 cm、内径为300μm的毛细管中实现了轴向均匀,径向呈抛物线型的等离子体密度分布.通过改变放电延时和喷气时长,确定和优化了产生等离子体通道的参数区间,得到的最大通道深度为28μm,与实验中使用的激光焦斑半径匹配.在此基础之上,开展了不同能量的激光脉冲在放电等离子体通道中的导引研究,结果发现当通道深度与焦斑半径匹配时,激光可以不散焦地在通道中传输,实现激光导引.这项研究为未来的激光尾波级联加速和锁相加速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 祝昕哲李博原刘峰刘峰毕择武鲁林远晓辉闫文超远晓辉陈黎明盛政明陈民
- 关键词: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等离子体波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