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茜宁
- 作品数:15 被引量:56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新乡市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玉米miR159c参与籽粒灌浆的调控机理研究
- 玉米籽粒是最终产量的重要构成因子,而灌浆过程直接决定籽粒的产量,该过程涉及多个功能基因和调控基因的复杂互作。microRNA和转录因子是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上游因子。籽粒灌浆的miRNA测序表明,zma-miR159c是玉...
- 胡德升进茜宁李慧敏丁冬汤继华
- 玉米株型性状和籽粒脱水速率及育性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玉米的株型性状、籽粒脱水速率和育性都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采用以籽粒脱水速率快的玉米自交系PH6WC和籽粒脱水速率慢但育性好的郑58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对该RIL群体的株型性状、籽粒脱水速率和育性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株型各性状与籽粒脱水速率均不相关,株高、雄穗分枝数、穗上叶叶夹角与育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 进茜宁王浩王园园吴向远吴向远周岩
- 关键词:玉米株型育性
- 不同表达载体对玉米抗蚜虫基因转化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以玉米自交系87-1和郑22,杂交种87-1×郑22、郑22×87-1、郑58×HiⅡA和昌7-2×HiⅡA的幼胚为外植体,对幼胚的出愈率、愈伤组织的形态差异以及愈伤组织的繁殖继代能力3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昌7-2×HiⅡA产生的愈伤组织是较好的转化受体材料.以农杆菌LBA4404为媒介,将携带有抗蚜虫基因EβF的表达载体pNCX和pBJ40分别转入受体愈伤组织,根据筛选过程中愈伤组织的状态、筛选后所得抗性愈伤组织的块数和最终的抗性苗数,认为以pNCX为载体的基因转化效果明显好于pBJ40载体.
- 裴东明杜光玲李海霞进茜宁汤继华胡彦民周警疆
- 关键词:玉米农杆菌愈伤组织
-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恢复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饲两用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提供工业能源等方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细胞质雄性不育是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的生物学现象,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可以分为T型、C型与S型3种类型。不育基因来源于线粒体基因重排形成嵌合基因,新形成的嵌合基因对花药中小孢子的发育产生危害导致败育的发生。恢复基因的存在可以消除不育基因的危害,使小孢子正常生长。由于不育基因为线粒体基因,恢复基因为细胞核基因,对细胞质不育与恢复机理的研究同样是探究质-核互作关系的桥梁。同时对雄性不育系的利用是玉米利用杂种优势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玉米生产上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对于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杂交种的制种都有重要意义,不但能够解放劳动力降低制种成本,而且提高了制种纯度增加产量。对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类、特征及近年来发现的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与育性恢复基因进行概述,并探讨了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应用过程中的问题与发展前景,以其为细胞质雄性不育在生产上的推广利用提供参考。
- 张怀胜张晓祥王平喜进茜宁吴向远
- 关键词: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不育系恢复基因
- 14个玉米品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被引量:10
- 2021年
- 为探究玉米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关系,对14个玉米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14个玉米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穗粗﹥行粒数﹥穗位叶叶长﹥茎粗﹥穗长﹥穗位高﹥雄穗分枝数﹥穗位叶叶宽﹥雄穗主轴长﹥穗上叶叶夹角>株高>穗位叶叶面积>穗行数>秃尖长.对各玉米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联度分析表明,各玉米品系的穗长与行粒数、穗位叶叶面积与穗位叶叶宽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因此,在玉米育种实践过程中,宜选择果穗较粗、行粒数较多、穗位叶较长、茎秆粗壮的玉米品系.
- 王平喜进茜宁吴向远吴向远汪亮陈士林
- 关键词:玉米品系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 玉米花丝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条件的优化被引量:9
- 2009年
- 以玉米温敏自交不亲和系‘HE97’的花丝为材料,比较了3种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对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并对其中的蛋白质上样量、等电聚焦条件及SDS-PAGE凝胶浓度进行了探索与优化。结果表明,与酚提取法和改良的酚提取法相比,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提取法提取蛋白质操作简便,所得的双向电泳图谱蛋白质点数较多,图谱背景清晰,是一种提取玉米花丝蛋白质的有效方法。优化后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适合于玉米花丝全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分析。
- 付忠军丁冬进茜宁王长城李永亮汤继华
- 关键词:玉米花丝双向电泳
- 翻转课堂在农学本科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8年
- "翻转课堂"从2007年发展至今,已经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教学改革热潮,在很多学科中应用实践并且教学成果显著。遗传学作为生命科学专业中十分重要的一门理论学科,因其内容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以及生命科学近年的快速发展,传统教学存在课时安排与教学内容冲突、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引入翻转课堂,通过制作多媒体微视频、建立网络教学平台、课内小组汇报和随堂测验等环节,提高遗传学的教学质量。
- 进茜宁孙润润李小军董娜付庆云李成奇
- 关键词:农学遗传学
- 玉米新品种百玉1号的选育与推广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百玉1号是河南科技学院玉米所以2485为母本,以黄选2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09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豫审玉2009014号),2012年获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020212004).该品种集高产、稳产、优质、多抗、耐高温干旱、耐阴雨寡照于一体,适于河南全省种植.创建了百玉1号的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产学研结合,进行产业化开发,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陈士林黄中文陈红卫王铁固任秀娟进茜宁石永博崔卫星石晓华谢军保
- 关键词:玉米品种选育推广应用
- 玉米杂交种先玉335及其亲本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芽蛋白质组学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以培养84h种子的胚芽(包括胚芽鞘)为试验材料,对优良玉米杂交种先玉335与其亲本自交系的蛋白质组学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杂交种先玉335中共检测到560个蛋白点,在亲本PH6WC和PH4CV分别检测到507个和508个蛋白点,而且先玉335胚芽及胚芽鞘中81%的蛋白点表现非加性累积模式,其中288个蛋白点表现为超高亲的上调表达,仅15个蛋白点表现超低亲的下调表达,因此推测非加性蛋白的累积可能是杂交种先玉335胚芽萌发过程中胚芽及胚芽鞘杂种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用于质谱分析的13个差异极显著蛋白主要涉及代谢途径、蛋白折叠、胁迫响应、细胞骨架和细胞解毒5种类型。
- 进茜宁付志远丁冬刘宗华李卫华汤继华
-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分析
- 密植对百玉393的单株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为研究密植对百玉393的单株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设计6个密植条件,以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单株产量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分析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升高,百玉393的单株产量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5500株/667 m^(2)条件下的单株产量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百玉393在不同密植条件下的单株产量与穗长、行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穗粗与穗长、行粒数均呈显著正相关;穗长与行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方差分析表明,穗长和行粒数在各密度间的差异均显著,秃尖长、穗粗和穗行数在各密度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多重比较表明,种植密度在4000、4500株/667 m^(2)的穗长与其它密植条件下的穗长有显著差异,5000、5500株/667 m^(2)的穗长与6000、6500株/667 m^(2)的穗长有显著差异,其它密度下的穗长无显著差异;种植密度在4000、4500株/667 m^(2)下的穗粗与6500株/667 m^(2)的穗粗有显著差异,其它密植条件下的穗粗均无显著差异;种植密度在4000株/667 m^(2)的行粒数与5500、6000、6500株/667 m^(2)的行粒数有显著差异,4500株/667 m^(2)的行粒数与6000、6500株/667 m^(2)的行粒数有显著差异,其它密度下的行粒数均无显著差异;各密植条件下的秃尖长和穗行数均无显著差异.
- 王平喜进茜宁吴向远吴向远陈辉陈士林
-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单株产量农艺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