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运才

作品数:143 被引量:593H指数:13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金属学及工艺
  • 36篇机械工程
  • 23篇化学工程
  • 19篇一般工业技术
  • 16篇矿业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理学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电子电信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6篇涂层
  • 26篇喷涂
  • 18篇摩擦学
  • 18篇耐磨
  • 15篇等离子
  • 15篇离子喷涂
  • 14篇等离子喷涂
  • 14篇重熔
  • 14篇磨损
  • 14篇激光重熔
  • 13篇耐磨性
  • 11篇陶瓷
  • 11篇微晶
  • 11篇微晶玻璃
  • 10篇残余应力
  • 9篇齿轮
  • 8篇陶瓷涂层
  • 7篇润滑
  • 7篇金属
  • 7篇金属陶瓷

机构

  • 97篇江西理工大学
  • 19篇湘潭工学院
  • 18篇湖南大学
  • 6篇湖南理工学院
  • 6篇装备再制造技...
  • 5篇河南科技大学
  • 5篇中南大学
  • 4篇岳阳师范学院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国家工程研究...
  • 3篇东莞市星火齿...
  • 2篇攀枝花学院
  • 2篇浙江工贸职业...
  • 2篇武汉汽车工业...
  • 2篇湘潭矿业学院
  • 2篇江西恒大高新...
  • 1篇长沙矿冶研究...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143篇赵运才
  • 16篇肖汉宁
  • 11篇庞佑霞
  • 8篇谭伟
  • 5篇王海斗
  • 5篇张佳茹
  • 4篇高彩云
  • 4篇刘宗阳
  • 4篇杨雷雷
  • 4篇徐颖
  • 3篇张正旺
  • 3篇任继华
  • 3篇邓春明
  • 3篇刘政
  • 3篇李颂文
  • 3篇张飞
  • 2篇刘小强
  • 2篇刘竞生
  • 2篇左亮涛
  • 2篇胡映明

传媒

  • 15篇润滑与密封
  • 9篇表面技术
  • 8篇矿山机械
  • 7篇煤矿机械
  • 7篇有色金属科学...
  • 6篇中国表面工程
  • 5篇金属热处理
  • 5篇中国陶瓷
  • 5篇材料导报
  • 5篇湘潭矿业学院...
  • 3篇煤炭技术
  • 3篇机械设计与研...
  • 3篇热加工工艺
  • 2篇现代制造工程
  • 2篇硅酸盐学报
  • 2篇材料保护
  • 2篇激光与光电子...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摩擦学学报
  • 2篇煤炭学报

年份

  • 7篇2023
  • 9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9篇2018
  • 13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9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1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添加剂对钢渣微晶玻璃微晶化行为的影响被引量:6
2003年
研究了还原剂、氧化剂及ZrO2 对钢渣微晶玻璃的微晶化行为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还原剂作用下 ,钢渣玻璃中形成的Fe3O4 有利于促进玻璃的核化和晶化。在氧化剂作用下 ,钢渣玻璃中形成均匀、大小约为 2μm的晶粒。ZrO2 可以提高玻璃熔体的粘度并使晶粒细化 ,形成 1~ 2 μm的晶粒 ,而未添加ZrO2 的晶粒超过 10 μm。
邓春明肖汉宁赵运才
关键词:添加剂钢渣微晶玻璃
采煤机截齿磨粒磨损浅析被引量:7
1997年
对采煤机截齿的服役工况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截齿磨粒磨损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引起截齿的磨粒磨损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即形成显微切屑、变形屑和物性碎屑。
赵运才庞佑霞
关键词:采煤机截齿磨粒磨损
弧比变化对电火花沉积Ni201修复层界面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再制造修复设备工艺参数选择是决定修复层质量的关键因素。利用电火花沉积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Ni201修复改性层,对比分析弧比取不同值时对修复层质量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等检测方法,研究了修复层与基体结合界面的微观结构、元素分布及相组成。结果表明:弧比取值在35%~45%之间时,修复层组织均匀致密,基体元素与修复层元素相互扩散形成冶金结合,修复层主要由Fe19Ni、Co3Fe7、Fe0.9Si0.1和C0.055Fe1.945相组成。
赵运才刘宗阳杨雷雷
关键词:电火花沉积Q235钢
玻璃陶瓷材料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47
2001年
本文回顾了玻璃陶瓷材料的发展过程 ,特别对近几年来玻璃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 。
赵运才肖汉宁何芳魁
关键词:玻璃陶瓷微晶玻璃
Ni60A/MoS2复合涂层设计及磨损失效机理被引量:1
2009年
在结合涂层形成过程及原理、润滑涂层结构和涂层结合机理的基础上,对等离子喷涂Ni60A/MoS2复合润滑涂层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其磨损失效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复合润滑耐磨涂层以NiCrAl合金粉末作为粘结层,Ni60A+La2O3+MoS2作为预涂层,可改善涂层界面的结合状况,致使涂层的组织和物化性能呈连续的过渡,大幅度地改善涂层材料的力学和耐磨性能。Ni60A/MoS2复合润滑涂层磨损失效机理随MoS2组元的含量不同而变化。未添加MoS2的喷涂涂层的主要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随着MoS2含量的增加,润滑涂层的主要磨损机理由磨粒磨损向疲劳磨损,并过渡到粘着磨损。
赵运才葛世荣
关键词:等离子喷涂
稀土氧化物掺杂改性YSZ热障涂层研究现状与趋势被引量:2
2021年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面对日趋复杂的工作环境,传统的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Yttria partially stabilized zirconia)热障涂层材料在高于1200℃的环境下服役时,易出现相变、烧结收缩严重等问题,降低了涂层的隔热性能,同时伴随有一定的体积变化而加速涂层的剥落,需要研发性能更好的热障涂层以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新一代热障涂层分为以下几类:(1)掺杂稀土氧化物改性YSZ热障涂层;(2)萤石或焦绿石结构热障涂层;(3)钇铝石榴石或磁铁铅矿热障涂层;(4)钙钛矿结构热障涂层。其中,采用稀土氧化物掺杂对YSZ进行改性的热障涂层由于可以有效降低热障涂层的热导率,提高其高温相稳定性、高温抗氧化性、高温抗腐蚀性能等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几种有希望代替传统YSZ涂层的稀土氧化物掺杂改性YSZ热障涂层,稀土氧化物包括CeO_(2)、Sc_(2)O_(3)、Gd_(2)O_(3)、La_(2)O_(3),对不同稀土氧化物掺杂改性YSZ热障涂层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其中掺杂CeO_(2)可降低涂层的热导率,使其耐Na_(2)SO_(4)腐蚀能力增强,并提高其热稳定性;掺杂Sc_(2)O_(3)不仅降低涂层的热导率,还大大提高其相稳定性,使涂层在1500℃高温下经过长时间热处理后仍然保持单一的t'相;掺杂Gd_(2)O_(3)可有效提高其耐热腐蚀性,但过量掺杂会降低涂层的力学性能;掺杂La_(2)O_(3)可增强涂层的抗烧结能力,有效降低其热导率。本文还对影响稀土氧化物掺杂改性YSZ热障涂层性能的其他因素(如制粉方式、喷涂工艺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今后热障涂层体系的发展趋势及研发思路进行总结,为新型热障涂层的研制提供参考。
王鹏程赵运才刘明王慧鹏马国政王海斗
关键词:热障涂层稀土氧化物热导率
基于RFID天线传感器的金属表面裂纹监测研究
2022年
为探究基于射频识别(RFID)标签传感器对表面裂纹扩展动态监测能力,采用微带标签天线作为裂纹传感器,以其反向散射信号作为裂纹扩展表征参数,并设计了一种裂纹扩展测试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降载勾线法以获得表面裂纹在扩展中的实际尺寸,建立了表面裂纹尺寸与反向散射信号相位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对5.646 mm^(2)的裂纹扩展量进行感知,理论上能够实现0.195(°)/mm^(2)的监测灵敏度,达到了动态监测的目的。
黄东董丽虹王海斗徐雅薇赵运才王慧鹏
关键词:射频识别
煤水泵失效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通过煤水泵失效原因分析表明,煤水泵过流部件磨损失效的主要形式是腐蚀磨损、冲蚀(磨粒)和汽蚀磨损,并提出了提高煤水泵使用寿命的具体措施。
赵运才胡斌梁庞佑霞
关键词:煤水泵磨损
液压元件污染磨损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本文对液压元件的污染磨损情况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液压元件的磨损形式进行的探讨。分析表明:油液中固体里面粒污染物是引起元件磨损最主要的因素;液压元件污染磨损失效形式通常有三种:磨料磨损。
高彩云赵运才
关键词:液压元件污染磨损气蚀磨损
立式粉磨机立柱模态与谐响应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以立式粉磨机立柱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立柱进行模态分析,得到立柱的固有频率和相应的主振型。为了解各阶频率对结构响应情况,对立柱进行了谐响应分析,得到立柱可能在27 Hz附近发生共振。根据分析结果对立柱进行改进,使得立柱第1阶固有频率提高到28.66 Hz,立柱第2阶固有频率提高到29.91 Hz,有效地避免了共振的发生。研究结果为提高立式粉磨机立柱的动态性能及再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运才黄书烽
关键词:立柱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