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凌志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蛋白
  • 1篇蛋白酪氨酸
  • 1篇蛋白酪氨酸磷...
  • 1篇蛋白酪氨酸磷...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破裂
  • 1篇毒性
  • 1篇血清
  • 1篇阳离子蛋白
  • 1篇皂苷
  • 1篇乳化溶剂挥发...
  • 1篇嗜酸
  • 1篇嗜酸细胞
  • 1篇嗜酸细胞阳离...
  • 1篇双眼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体积
  • 1篇体外

机构

  • 6篇吉林大学第二...
  • 2篇长春工业大学
  • 2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6篇赵凌志
  • 2篇杜琳
  • 2篇滕国生
  • 1篇姜玉莹
  • 1篇刘知源
  • 1篇王曦
  • 1篇周毓麟
  • 1篇刘景祥

传媒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型银杏叶内酯微球的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对银杏叶内酯微球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银杏叶内酯微球,采用以微球的粒径,载药量,体外释放等为评价指标,进行工艺筛选。结果银杏叶内酯微球粒径为(56.62±0.39)μm,载药量为(80.66%±0.90%),银杏叶内酯微球在pH为7.4的溶液中均匀缓慢释放2周。结论本研究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微球的粒径均一,包封率高,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盐中可匀速释放2周。
杜琳赵凌志周毓麟刘晖王曦
关键词:微球乳化溶剂挥发法
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血清、泪液ECP测定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姜玉莹赵凌志
关键词:过敏性结膜炎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血清泪液
脑动脉瘤破裂致双眼玻璃体积血1例报告被引量:1
2014年
在脑外伤、颅内血管瘤破裂等各种原因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硬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一部分人可并发眼内出血,包括视网膜下出血、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前出血等。出血突破玻璃体后界膜进入玻璃体腔时,即称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玻璃体积血综合征",1900年,Terson报道了颅内出血可能是玻璃体积血的原因,认为这种眼脑综合征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征象。
曲明雪刘景祥赵凌志
关键词:脑动脉瘤玻璃体双眼
刺五加根茎活性成分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9年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C-18反相柱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多种层析方法分离、纯化刺五加根茎乙酸乙酯层中的降糖活性成分,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 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无畸变极化转换技术(DEPT)、质谱(MS)等方法分析各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并与相关文献比较,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对其进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5为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化合物6~8为松脂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化合物9,10为木脂素类化合物;化合物1,5,7,8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具有明显的特异性抑制活性,化合物2,4,9对蛋白磷酸酶(PP1)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化合物9,10对牛痘H1相关磷酸酶(VHR)的抑制活性作用较低.
车环宇赵凌志孙连双董洪坤滕国生
关键词:刺五加活性成分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糖尿病
Alpha-synuclein自身抗体用作帕金森病抗体治疗的探索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通过从外周血中分离B细胞并进行培养,对外周血中存在的alpha-synuclein(α-syn)自身抗体进行分析,以探索用α-syn自身抗体开发治疗帕金森病(PD)抗体药物的可行性。方法:采集健康捐赠人的外周血并分离外周血B细胞进行培养,对B细胞培养上清进行ELISA结合活性分析,并用硫黄素T(ThT)法检测B细胞培养上清中α-syn自身抗体的生物学活性。结果:细胞培养13 d后,镜检发现B细胞扩增孔数可以达到90%以上,表明B细胞在实验条件下生长良好并能维持抗体分泌能力。ELISA结果表明检测的10530个样品中有48个可以和α-syn单体结合(OD 450>0.5),其中36个可以同时结合α-syn单体和聚合体(OD 450>0.5),并且该36个样品和α-syn家族蛋白β-synuclein以及γ-synuclein无交叉反应,具有α-syn结合特异性。用硫黄素T(ThT)法对该组样品进行的抑制聚合活性检测,结果表明36个样品中有9个样品能够显著性地抑制α-syn单体聚合,并且其中两个样品25G07和55F02的抑制率可以达到50%。结论:可以通过分离培养外周血B细胞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α-syn自身抗体,用作治疗帕金森病的抗体药物研发。
车环宇赵凌志倪雪滕国生车翀
关键词:B细胞自身抗体
人参果皂苷前体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优化人参果皂苷前体阳离子脂质体的处方,并对其体外释放、细胞毒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冷冻干燥法制备人参果皂苷前体阳离子脂质体,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脂质体处方,扫描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形态,透析法考察脂质体的体外释放度,MTT法考察脂质体细胞毒性。结果 Box-Behnken优化后脂质体最优处方为:DOTAP质量329.2 mg,蛋黄卵磷脂质量192.2 mg,胆固醇质量332.2 mg,脂质体包封率达到65.29%,复溶后的脂质体粒径分布集中,形态均一呈球形;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脂质体具有缓释效果,能够延长作用时间;脂质体对细胞的毒副作用较小,具有较好的细胞安全性。结论人参果皂苷前体阳离子脂质体与原料药相比具有延缓释放,增强口服生物利用度等特点。
杜琳刘知源赵凌志
关键词:人参果皂苷体外释放细胞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