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兰香
- 作品数:2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 从墓志解读北魏时期的文献传承
- 2009年
-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中,魏晋南北朝经历了长达400余年的分裂和战争,中华民族的文献没有因此毁灭,而是在各族人民的努力下得以继续传承,其中北魏政权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
- 赵兰香
- 关键词:墓志北魏传承
- “双一流”政策驱动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刍议
- 2018年
- 本文从"双一流"大学的政策解读入手,分析了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从馆藏信息建设优化、建立学科信息服务平台、扩大宣传,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教学服务和学术交流,引入创新元素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升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为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提供文献信息保障。
- 赵兰香
- 关键词:图书馆
- 河西术数文化论
- 2018年
- 术数文化是河西民众认识世界的一种文化,几千年来,从没有在河西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消失,说明术数文化存在的合理性。道教在河西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术数文化,使得道教被河西民众所接收和传播,形成河西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河西流传的各种道教文献反映了二者之间的联系。
- 赵兰香
- 关键词:术数道教
- 从两部民间藏道经抄本再谈明代《道藏》的编纂与刊刻
- 2018年
- 民间抄本《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为清嘉庆十七年抄录,所抄底本为宣德九年刊本。由抄本序言和刊刻时间来看,从永乐十七年开始,中经仁、宣二朝,《道藏》继续编纂和刊刻,并非只有正统十年刊本;民间抄本反映出《孔雀明王经》为明万历四十四年刊刻,学术界推断的《续道藏》为万历三十五年编刻成的论断也不成立。
- 赵兰香
- 关键词:《道藏》正统万历
- 河西汉塞与河西地域建筑文化论被引量:2
- 2014年
- 河西汉塞具有独特的防御设计理念和因地制宜的建筑方法,由于长期的战乱和特殊的气候、地质等条件,使得后世居民传承了汉塞的这种理念和建筑方法,并由此形成一种独特的河西地域建筑文化。
- 赵兰香
- 关键词:防御建筑文化
- 从出土汉简看汉代河西一带的婚丧礼俗
- 2015年
- 从出土汉简来看,汉代河西地区早婚现象普遍,婚嫁侈靡之风严重,婚姻以聘娶婚为主要形式,嫁娶择日以《日书》为准。其丧葬礼俗包括奔丧、守丧、葬期、葬日等礼俗内容。
- 赵兰香
- 关键词:汉简
- 从睡虎地秦简《日书》看秦人的幸福观被引量:1
- 2016年
-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和理想之一。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日书》是秦人的日常生活手册,书中表达了他们对婚姻美满、夫妻互爱、家庭完整与和睦的向往,能为官有爵是他们的理想,他们期望自己和家人健康长寿,子孙繁衍。这是一种最朴素、最本能的幸福观,也是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幸福观。
- 赵兰香
- 关键词:日书秦人幸福观
- 稀见甘肃民间藏清嘉庆年间缉捕文书研究
- 2018年
- 该文选取甘肃民间收藏的多件清嘉庆年间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缉捕文书,来研究清代的缉捕制度及相关社会问题。这些缉捕文书保留了当时政府处理逃犯的基本立场,反映出了清代社会的弊政,也体现出当时底层民众的苦难生活。
- 赵兰香
- 关键词:嘉庆缉捕文书法律
- 潜心简牍整理,致力考古事业——访何双全先生
- 2022年
-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双全先生是考古学、简牍学知名学者,曾主持或参与过天水放马滩秦简、敦煌悬泉汉简、武威五坝山和旱滩坡、河西长城遗址等大型考古发掘工作,并长期致力于居延简、天水放马滩秦简、敦煌悬泉汉简的简牍整理与发掘报告撰写工作。本刊特邀请何先生分享发掘、整理、研究简牍的心得体会,以飨读者。
- 赵兰香
- 关键词:放马滩秦简敦煌悬泉汉简简牍学
- 构建少数民族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设想及实践
- 2010年
- 从民族高校图书馆根据学校办学特色,确立其特色文献收藏、协调采购、走资源共建共享之路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构建少数民族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设想,提出了构建该体系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介绍了民族高校图书馆共建共享民族文献资源的实践活动概况。
- 赵兰香
-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