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丛娜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学

主题

  • 3篇文学
  • 2篇台湾文学
  • 2篇台湾文学研究
  • 2篇文学研究
  • 1篇底色
  • 1篇选集
  • 1篇学史
  • 1篇学术
  • 1篇学术理念
  • 1篇意识形态
  • 1篇鱼尾
  • 1篇人性
  • 1篇蓉子
  • 1篇生命
  • 1篇情思
  • 1篇总评
  • 1篇文学史
  • 1篇文学史写作
  • 1篇香港文学
  • 1篇写作

机构

  • 5篇苏州大学

作者

  • 5篇赵丛娜
  • 1篇曹惠民

传媒

  • 4篇常州工学院学...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心香化育交响诗——评蓉子主编的《鱼尾狮之歌》
2010年
新加坡女作家蓉子采撷南国情思之海中诗与散文的浪花,集萃成编,以飨读者:《鱼尾狮之歌》是新华作家献给新中建交20周年、新加坡独立45周年庆典的一份厚礼。对华族祖先生活的深切缅怀、对华夏传统文化的深情遥望、对鱼尾狮之岛的殷殷依恋,皆化作诗人作家笔下翩飞于字里行间的精魂心香。
曹惠民赵丛娜
关键词:情思
用苦难还原生命的底色——读李彦的《红浮萍》被引量:2
2011年
《红浮萍》是李彦在其同名英文小说基础上重新撰写的,是一部阐释苦难并不失希冀的深沉之作。它以中国特殊的红色年代为背景,于纵横捭阖的笔触间将一个家族三代女性的命运流转铺展开来,再现七十多年的坎坷历史、红色舞台上的生命悲剧。沧桑岁月、复杂人性贯穿于现实与过往两条并行旋绕的线索中重新诠释着生命,苦难在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是满目疮痍的往昔,却又是生命的底色,是开出坚强勇敢的心灵之花的沃土。这是一部关于人性的小说,更是一个透视社会与生命的广角镜。
赵丛娜
关键词:生命人性
大陆之台湾文学研究
2010年
时至今日,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已历时30年,对这30年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反思、研究脉络的发展流变对跨入第四个十年的台湾文学研究意义重大。台湾文学的研究视野从微观到宏观,研究思维从封闭到开放都是大陆研究界几代学人的共同努力之结果。将他们的研究成果以及他们对台湾文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反思加以概括,再现其思索探讨历程,以期为下代学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灵感与思路。
赵丛娜
关键词:大陆文学台湾文学文学史写作
在香港,有一种坚持——“《香港文学》选集系列”第三辑总评
2009年
《香港文学》选集系列展现了香港文学的成熟之路,见证着香港文学的演变过程,它从作家的构成、文本的想象、叙述的方式、视野的整合等方面拓展着香港文学的发展空间,以其坚持之信念造就的可贵成果来回馈文学,并印证着香港文学的繁荣之势。
赵丛娜
关键词:香港文学
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之回顾与反思(1979-2009)
本文的论题为“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之回顾与反思”,以1979年到2009年间的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论文、著作为考察对象,对这三十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纵横两维度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反思。绪论部分主要阐述台湾文学与祖国大陆...
赵丛娜
关键词:台湾文学意识形态学术理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