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英来

作品数:21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海洋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黑潮
  • 5篇年际
  • 5篇年际变化
  • 5篇年际变化特征
  • 5篇群岛
  • 5篇琉球群岛
  • 4篇混合层
  • 4篇混合层深度
  • 3篇数值模拟
  • 3篇西边界流
  • 3篇吕宋
  • 3篇吕宋海峡
  • 3篇南海北部
  • 3篇季节内变化
  • 3篇值模拟
  • 2篇季节变化特征
  • 2篇海脊
  • 2篇海平
  • 2篇海平面
  • 2篇海平面高度

机构

  • 18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青岛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太原卫星发射...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1篇贾英来
  • 15篇刘秦玉
  • 3篇胡海波
  • 3篇孙成学
  • 2篇张笑
  • 2篇陈隆京
  • 1篇孙即霖
  • 1篇杨海军
  • 1篇杨海军
  • 1篇李若钝
  • 1篇李薇
  • 1篇邱春华
  • 1篇侍茂崇
  • 1篇刘洋
  • 1篇胡瑞金
  • 1篇刘征
  • 1篇张苏平
  • 1篇高荣珍
  • 1篇曲维政
  • 1篇王启

传媒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海洋学报
  • 2篇海洋通报
  • 2篇中国海洋湖沼...
  • 2篇中国海洋湖沼...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琉球群岛附近海平面高度的季节内变化特征
<正>本文利用 TP-ERS 卫星高度计观测的12年海平面异常资料,结合平均海平面资料,分析了东海黑潮及邻近区域的海平面高度季节内变化的显著周期,探讨了台湾至琉球群岛以东海域季节内变化信号对东海黑潮流经区域海平面高度变化...
贾英来刘秦玉李丽娟
文献传递
琉球海脊与太平洋西边界流
通过最新的高分辨率再分析海洋数据资料,对于东海黑潮以及琉球群岛以东海域的海流进行了研究。发现琉球群岛以东存在西边界流,最大流速出现在 600~1200m 深度的地形坡度最大处,大小约为0.2m/s。冲绳岛以南水道的水交换...
郑小童刘秦玉胡海波Miyazawa Yasumasa贾英来
关键词:琉球群岛西边界流
文献传递
琉球群岛附近海平面高度的季节内变化特征
本文利用 TP—ERS 卫星高度计观测的12年海平面异常资料,结合平均海平面资料,分析了东海黑潮及邻近区域的海平面高度季节内变化的显著周期, 探讨了台湾至琉球群岛以东海域季节内变化信号对东海黑潮流经区域海平面高度变化的影...
贾英来刘秦玉李丽娟
文献传递
黑潮延伸体区域海洋涡旋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黑潮延伸体区域是中纬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也是海洋涡旋最活跃的区域之一,该区域海洋涡旋不仅对黑潮延伸体区域海洋急流及锋面变化起着重要影响,还是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生成的重要因素,并在中纬度大气-海洋相互作用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黑潮延伸体区域海洋涡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探讨了海洋涡旋的生成及分布特征、移动及时间变化特征及其物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海洋涡旋在年代际和季节时间尺度上变化机制的异同,以及局地海面风应力对海洋涡旋的影响,为今后黑潮延伸体区域海洋涡旋方面的研究提供背景资料。
张笑贾英来沈辉陈隆京刘洋
副热带北太平洋和南海的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刘秦玉王启黄菲贾英来胡瑞金
该项目依据历史观测资料和新的卫星观测资料,结合数值模式的数值实验研究,发现北太平洋和南海在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方面新的自然现象;解释这些现象的形成机制;探讨了不同海域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提出了新的理论。该项目的研究...
关键词:
关键词:北太平洋
南海混合层深度的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特征被引量:17
2007年
通过分析新的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资料,得到南海混合层时空场的分布特征,剖析了南海混合层深度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资料分析表明:南海混合层存在着显著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且两者的均方差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季节变化中,冬季混合层在南海北部及西北陆架区深,在南海南部及吕宋冷涡处浅;夏季混合层在南海西北部浅,东南深。南海这种混合层深度分布特征除了与热通量的季节变化有关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与季风引起的Ekman输送及Ekman抽吸有关。混合层深度距平场EOF(Empirical Othorgnal Function)第一模和第二模时间变化的主信号均为周期的年际变化信号,其中第一模态约为3 a,第二模态则有1.8,2.4和4.3 a的3个显著周期。EOF第一模显示混合层深度在南海东南部年际变化幅度最大,且滞后Nino3指数7个月时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为0.422 3);EOF第二模显示在南海南部和北部混合层深度呈反位相变化。
孙成学刘秦玉贾英来
关键词:混合层EOF分解
黑潮反气旋涡脱落时南海北部的海温分布被引量:3
2006年
利用WOCE-OUT的温度资料,结合TOPEX/POSEDIENT-ERS卫星高度计资料、ParallelOceanClimateModel结果,分析了1994年2月9-19日,1994年10月26日-11月6日,1995年2月4日-14日和1997年6月23日-7月4日四个反气旋涡旋脱落时间段内南海北部的海温状况,探讨了海平面高度场中的反气旋涡在温度场中的表现特征。发现海平面高度资料中的反气旋涡对应着温度场中的高(或暖舌)温中心,其中,反气旋涡脱落发生在夏、秋季时,高温中心比海平面高度的高值中心偏西南;发生在冬季时,暖舌与海平面高度的高值中心基本一致。脱落的反气旋涡对海温的影响深度约为130~180m。
曾丽丽贾英来施平
关键词:南海北部
南海暖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及数值模拟被引量:19
2000年
根据Levitus资料 ,对具有立体结构的南海暖水给出了定义 ,分析发现 :南海暖水的季节变化过程可分为发展、维持、退缩和消失 4个阶段 ;就气候平均而言 ,南海暖水在季节变化中始终保持西北部浅、东南部深的特点 ;南海暖水的深度与同期温跃层上界的深度在空间分布特征与季节变化趋势上都基本类似。采用“intermediate”模式模拟了南海暖水的范围和厚度 ,结果表明发展阶段的南海暖水范围和厚度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南海地区受到的局地加热。维持阶段南海暖水的厚度主要由湍流混合作用和Ekman效应来维持 ;退缩阶段南海混合层顶部的降温和冷水从底部的卷入都是南海暖水消失的主要原因。
贾英来刘秦玉孙即霖
关键词:数值模拟
南海上层海洋环流、热结构的季节和季节内变化特征及形成机制
刘秦玉杨海军周发琇侍茂崇高荣珍李薇贾英来
该项目属基础理论研究项目,项目运用新的卫星遥感资料,海洋浮标、船舶观测资料,结合几种数值模式的试验,揭示了南海上层海洋环流、热结构的季节和季节内变化特征及形成机制,确定黑潮水通过吕宋海峡进入南中国海的年平均场基本特征和季...
关键词:
关键词:海洋环流热结构
吕宋海峡黑潮形变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
该文通过数值试验和理论分析揭示了吕宋海峡处黑潮弯曲周期性变化以及反气旋涡的形成机制,确定了影响吕宋海峡黑潮弯曲周期性变化以及反气旋涡从黑潮弯曲中脱落的物理因素.非线性平流作用是吕宋海峡黑潮弯曲发生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吕...
贾英来
关键词:吕宋海峡POM模式时空分布特征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