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瑾堂
- 作品数:8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证候与生化指标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进行不同中医证候生化指标比较,为中医证候研究提供比较客观可靠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对观察对象进行DKD分期,收集患者实验室数据,定量主要症状和体征及中西医诊断,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对DKD患者各证侯与生化指标的相关分析得出:DKD本虚证中CREA值由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呈逐渐递增趋势,GHb A1C只有在气阴两虚证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GFR在阴阳两虚证和阴虚燥热证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U-TP/24 h在阴阳两虚证和阴虚燥热证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GFR在痰瘀证、湿热证、寒湿证、血瘀证各标实证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U-TP/24 h(g/L)在痰瘀证和湿热证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KD中医各证型与GHb A1C、GFR、U-TP/24 h水平变化有显著的相关性,观察相关检验指标对确定中医证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贾瑾堂许筠刘一帆李桂霞张茹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证侯生化指标
- 加味大承气汤灌肠对腹膜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分析和探讨在腹膜炎手术后应用加味大承气汤灌肠对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腹膜炎患者78例,将他们随机划分为两组。对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39例)患者采用加味大承气汤灌肠法进行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其各时段的肠鸣音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膜炎术后应用加味大承气汤灌肠治疗,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肠功能的改善和恢复。
- 贾瑾堂许筠米泰宇刘一帆
- 关键词:腹膜炎加味大承气汤灌肠肠功能
- 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的诊断治疗进展被引量:7
- 2016年
- 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EAS)由不同的内分泌或非内分泌肿瘤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导致肾上腺皮质增生并分泌过量的皮质醇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联合不同的试验和影像学检查对准确诊断异位ACTH十分关键。如能早期发现异位肿瘤来源并行根治性切除,一般预后较好。对于未能发现异位肿瘤来源或者没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通过药物控制高皮质醇血症,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因此单纯药物治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替双侧肾上腺切除手术。
- 刘一帆许筠米泰宇贾瑾堂
- 关键词: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治疗
- 氯沙坦与缬沙坦比较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6
- 2009年
- 目的评价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的Cochrane对照试验注册数据库(2008年第4期)、PubMed、MEDLINE、EMBASE、CBM、CNKI、VIP、万方数据资源(截至2008年10月)。由2名评价者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简单评价法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的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RCT,包括1136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氯沙坦与缬沙坦比较,两者降低诊室收缩压和舒张压及两者副作用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氯沙坦降尿酸作用明显优于缬沙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沙坦降压和降尿酸有效、安全,其长期疗效、对不同亚组患者作用的差别及其安全性等仍需进行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才能得出肯定性结论。
- 刘一帆马彬杨克虎贾瑾堂陈慧
- 关键词:氯沙坦原发性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安全性
- 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γ干扰素水平变化的意义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血清中γ干扰素(interferon,IFN-γ)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3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ACLF组),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FN-γ水平,并观察ACLF组患者IFN-γ的动态变化。结果ACLF组与CHB组患者IFN-γ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Z=3.447,P=0.001;Z=3.606,P=0.000),动态监测HBV-ACLF患者IFN-γ水平结果显示,好转组呈上升趋势,死亡组呈下降趋势,其中第2、3周好转组IFN-γ水平高于死亡组(t=2.067,P=0.047;t=2.087,P=0.045)。结论IFN-γ的高水平表达可能与HBV-ACLF的发生有关,动态监测其水平有助于判断预后。
- 贾瑾堂施文娟王兆勋田鹏飞
-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慢性乙型肝炎Γ干扰素
- Th17/Treg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HBV-ACLF)血清中Th17/Treg细胞因子(IL-17/IL-3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HBV-ACLF患者共33例(HBVACLF组),选取同期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2例(CHB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3组病例血清中IL-17与IL-35水平,同时检测各项肝功能指标。结果 HBV-ACLF组与CHB组患者IL-17、IL-35水平分别为(137.47±60.81)、(242.39±81.80)、(121.63±57.25)、(212.05±123.98)p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6.37±8.47)、(33.6±24.63)pg/mL,(t=6.496、6.136、5.857、5.441,P<0.01);HBV-ACLF组与CHB组IL-17、IL-3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7、1.034,P>0.05)。结论 IL-17、IL-35的高水平表达可能与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生有关。
- 施文娟贾瑾堂李彩东王慧芬
-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慢性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