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晓天

作品数:52 被引量:179H指数:8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磁共振
  • 21篇成像
  • 19篇磁共振成像
  • 11篇影像
  • 7篇血管
  • 6篇影像学
  • 6篇肿瘤
  • 5篇细胞
  • 5篇X线
  • 4篇动脉
  • 4篇核磁共振
  • 3篇血管造影
  • 3篇血管造影术
  • 3篇影像学表现
  • 3篇影像诊断
  • 3篇造影
  • 3篇造影术
  • 3篇肾肿瘤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机构

  • 43篇大连市中心医...
  • 5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市第三人...
  • 1篇濮阳市中医院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瓦房店市中心...

作者

  • 47篇谭晓天
  • 9篇邴晶
  • 9篇王勇
  • 8篇张泳华
  • 8篇王雪梅
  • 7篇连世东
  • 6篇吕仁锋
  • 5篇秦成伟
  • 5篇宋扬
  • 3篇图爽
  • 3篇徐哲
  • 3篇王静石
  • 2篇薛绍伟
  • 2篇欧阳汉
  • 2篇韩玉成
  • 2篇鹿麒麟
  • 2篇赵俊军
  • 2篇李荣池
  • 2篇吕亚囡
  • 2篇曹宸

传媒

  • 11篇中国临床医学...
  • 6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中国当代医药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现代药物...
  • 3篇中国医疗设备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肿瘤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第一届放射青...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4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T磁共振THRIVE技术在腹部疾病中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3T MR THRIVE(T1 High Resolution Isotropic Volume Examination)技术在腹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HRIVE序列对67例腹部疾病进行扫描,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 THRIVE技术发现肝胆胰脾病变45例,肾及肾上腺病变10例,腹主动脉瘤2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5例,盆腔内卵巢及阴囊肿瘤各1例,胃癌和结肠癌各1例,腹腔脓肿1例。阳性率约为97.1%。有2例在THRIVE技术中病灶没能显示,阴性率约为2.9%。结论 MRI THRIVE技术的特点是空间分辨率高,扫描范围大、速度快,具有良好的脂肪抑制作用,在腹部疾病检查中能够满足临床的诊断需要。
王雪梅邴晶谭晓天
关键词:磁共振腹部疾病
共轭采集技术在头颈联合CTA中的应用
2011年
目的研究头颈联合CTA成像采用64排128层共轭采集技术改善图像Z轴分辨率,显示细微结构的能力。方法连续选取在我院行头颈联合CTA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100例,采用128层40mm的容积数据采集。B组100例,64层40mm的容积数据采集。其它扫描参数不变。由两名有经验的影像医师以双盲法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同时记录空腔、血管腔内和软组织的图像噪声值,由机器生成的剂量长度乘积计算出有效剂量,计算各组数据的均值及标准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57±0.50)分和(3.17±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0,P<0.05),A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B组。②A、B两组图像空腔、血管腔内和软组织的图像噪声值分别为14.21±1.37和16.48±1.62、10.43±0.57和14.06±1.03、20.79±1.01和24.26±1.7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两组图像的ED值分别是(4.02±0.58)mSv和(4.09±0.60)m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P>0.05)。结论 头颈联合CTA成像中,采用共轭采集技术,在没有增加辐射剂量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提高Z轴分辨率,清晰地显示组织的细微结构,整体图像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吕仁锋谭晓天骆承龙
关键词: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动脉
胆道系统影像学诊断的现状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先进仪器的使用,胆道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日益增多,在临床工作中如何选择最佳检查方法是临床医师面临的一个难题,为此,本文就胆道系统影像学诊断的现状加以综述。
孙丽丽谭晓天
关键词:胆道系统影像学诊断X线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胆道镜
气管内异位甲状腺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被引量:6
2013年
患者女,42岁,主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息10余年,加重伴发热1周"入院。查体:口唇发绀,端坐呼吸,平静时吸气末可见明显"三凹征";双下肺可闻及少许干啰音;未触及甲状腺肿大。CT(图1):平扫示环状软骨水平气管内卵圆形肿块影,密度略低于同层面甲状腺组织,边界清楚、光滑,最大截面约1.5 cm×1.3 cm×1.8cm,气管腔狭窄;
张泳华秦成伟谭晓天陈翠萍马海英
关键词:气管
椎管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被引量:5
2004年
王勇谭晓天王雪梅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1例被引量:1
2004年
钱永谭晓天王勇史炼钢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
能谱CT在100kVp和80kVp时肺动脉血管造影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评估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比较能谱CT在100 k Vp和80 k Vp时肺动脉血管造影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对80 k Vp条件下使用低浓度对比剂(碘克沙醇270 mg I/m L)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方法:将60例行肺动脉CT血管造影的患者分为3组各20例。A组:管电压100 k Vp,使用对比剂320 mg I/m L。B组:管电压80 k Vp,使用对比剂320 mg I/m L。C组:管电压80 k Vp,使用对比剂270 mg I/m L。图像重建使用自适应统计迭代算法(ASi R),3组对比剂用量相同。以肺动脉CT值的标准差作为图像噪声,用肺动脉主干与竖脊肌CT值计算图像对比噪声比,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和肺动脉各级分支CT值并取均值,由3个独立的放射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对3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图像噪声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噪声比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A组37.0±11.1,B组32.4±9.5,C组34.3±10.4,P=0.11)。2B组和C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4.6±0.2)m Gy和(4.3±0.4)m Gy)与A组相比((6.4±0.6)m Gy),分别减少了28%和32.9%(P<0.001)。3B组肺动脉各级分支血管CT值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01)。43组图像质量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92)。5C组人均对比剂碘摄入量(154 mg I/kg)低于A和B组(182 mg I/kg)(P<0.05)。结论 :肺动脉CT血管造影管电压从100 k Vp降低到80 k Vp,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辐射剂量,80 k Vp条件下使用低浓度等渗对比剂可以达到诊断图像质量的要求。
吕仁锋王拓王亮谭晓天
关键词:血管疾病肺动脉血管造影术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评估脊髓病变的临床应用进展
2013年
常规MRI可以清晰显示脊髓占位、水肿、出血或受压等征象,成为目前临床诊断脊髓病变的重要手段,但对脊髓微结构及病变真实范围显示的敏感性低,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不符.损伤程度难以量化。且对纤维束的受损情况无法直观显示。
郑淞文谭晓天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脊髓病变常规MRI
胼胝体变性的CT表现
2009年
目的:研究分析胼胝体变性(MB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与诊断方法。方法:4例长期酗酒男性MBD患者,均经CT检查。结果:3例CT可见胼胝体膝部和压部对称性低密度病灶。1例CT表现为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对称性低密度病灶。结论:CT为诊断胼胝体变性的主要手段,以胼胝体膝部、压部对称性病灶为其主要异常表现。
宋扬谭晓天
关键词:胼胝体变性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
气管支气管憩室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憩室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方法]报告2例气管支气管憩室病例,结合国内已经报告的32例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34例气管支气管憩室病例中,在性别和年龄上无特别趋向。年龄〈16岁5例(14.7%),〉16岁29例(85.3%)。16例(47.0%)有咳嗽、咯痰等呼吸道感染表现,9例(26.5%)咯血,9例(26.5%)无明显呼吸道症状、体征。确诊方法:支气管镜确诊20例,CT确诊10例,支气管造影确诊3例,手术确诊1例。累及部位:气管16例(47.0%),支气管16例(47.0%),2例气管、支气管并发憩室(5.9%)。憩室数目:单发18例(52.9%),多发16例(47.0%)。憩室最大直径约0.2-3.8 cm。[结论]气管支气管憩室发病率低,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经多层螺旋CT及支气管镜多可明确诊断。
邴晶连世东谭晓天韩玉成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憩室CT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