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志涛

作品数:16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丹东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玉米
  • 6篇大豆
  • 4篇籽粒
  • 4篇籽粒品质
  • 3篇玉米杂交
  • 3篇玉米杂交种
  • 3篇杂交
  • 3篇杂交种
  • 3篇种植密度
  • 3篇自交
  • 3篇自交系
  • 2篇单交
  • 2篇单交种
  • 2篇蛋白质
  • 2篇多抗
  • 2篇性状
  • 2篇选育
  • 2篇玉米单交种
  • 2篇玉米自交系
  • 2篇生理特性

机构

  • 8篇丹东农业科学...
  • 6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俄亥俄州立大...
  • 1篇辽宁省丹东农...

作者

  • 15篇谢志涛
  • 5篇谢甫绨
  • 4篇郭永才
  • 4篇鲁宝良
  • 4篇关国志
  • 4篇刘日尊
  • 4篇刘春增
  • 4篇赵文媛
  • 3篇丁雪丽
  • 3篇王海英
  • 3篇王智权
  • 2篇刘奇
  • 2篇张惠君
  • 1篇高旭东
  • 1篇高洪敏
  • 1篇付俊
  • 1篇李方明
  • 1篇景希强
  • 1篇张瑞朋
  • 1篇杨海龙

传媒

  • 5篇种子
  • 2篇辽宁农业科学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大豆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杂粮作物
  • 1篇中国种业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大豆籽粒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5
2006年
本试验自2002年开始至2004年止,从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两方面对大豆脂肪、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大豆籽粒的脂肪、蛋白质含量具有显著的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种植密度与大豆籽粒的脂肪含量存在着负相关性,与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之间为正相关。中国品种的脂肪含量受种植密度的影响大于美国品种,而中国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受种植密度的影响小于美国品种。蛋脂总含量受种植密度的影响较小,并且不存在品种间的差异性。磷酸二铵的施用量与大豆籽粒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是中美品种的品质对磷酸二铵施用量的反应不同。磷酸二铵的施用量与中国品种的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含量呈正相关,而与美国品种的脂肪、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含量呈负相关,但相关程度均不显著。
谢志涛谢甫绨王海英张惠君王智权丁雪丽Steven SK Martin
关键词:大豆种植密度施肥水平
优质、多抗玉米自交系丹99长的选育及应用被引量:4
2008年
鲁宝良刘春增郭永才关国志刘日尊赵文媛谢志涛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多抗省级审定一般配合力
不同年代大豆品种(系)根系生长动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根干重积累动态可以用Logistic曲线方程进行模拟。在不同施肥水平下,根干重最大增长速率及出现的时间和平均增长速率有所不同。根干重最大增长速率出现的时间,中国当代品种、美国当代品种及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各品种间差异及施肥处理间差异也不显著。根干重最大增长速率,中国当代、美国当代及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各品种间差异也不显著,施肥处理间差异显著。平均增长速率,中国当代、美国当代及中国20年代的品种间差异显著,各品种间及施肥处理间差异也显著。不同施肥水平、不同生育时期,中国当代品种与美国当代品种根干重都比中国20年代品种大。
王智权谢甫绨王海英丁雪丽谢志涛张惠君Steven SK Martin
关键词:大豆根干重
气象因子与大豆品质的关系被引量:7
2006年
对影响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的5种气象因子:气温、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雨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气象因子在大豆蛋白质、脂肪积累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气温与降雨对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影响较大。8-9月平均气温、降雨与蛋白质含量、蛋脂总量呈正相关,而与脂肪含量呈负相关。
张瑞朋刘雪锋刘奇谢志涛谢甫绨
关键词:气象因子大豆籽粒品质
不同密度水平下玉米农艺性状差异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以生产中广泛应用的4个不同类型的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先玉335、丹玉603、丹玉606为试验材料,设计在3500株/亩、4000株/亩、4500株/亩种植密度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不同密度下不同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的差异,研究不同密度水平下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变化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不同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农艺性状的差异分析和总结,使玉米植株个体在相对合理的密植范围内,将倒伏、倒折、空秆及病害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从而提高玉米的群体质量,充分发挥玉米品种的最大产量优势,为玉米杂交种的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价值。
李方明谢志涛高旭东谢文锦张中伟杨海龙付俊
关键词:玉米不同密度农艺性状
Mo 17及其改良系在东北三省利用情况的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分析了Mo17及其改良系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东北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应用。结果表明,Mo 17及其改良系对东北玉米育种研究和生产应用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东北三省玉米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如何继续利用和改良好原有种质,值得玉米育种家高度重视。
谢志涛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MO17
中美不同年代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的比较被引量:5
2006年
选用地理纬度相似的中国辽宁省、美国俄亥俄州新近育成的大豆品种,分别和中国辽宁省20世纪20年代老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改进的共有趋势是主茎荚数、单株荚数、3粒和4粒荚率、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粒茎比、收获指数明显增加。株高、主茎节数、节间长度和分枝数显著降低。美国新品种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粒茎比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同期的中国新品种。而中国新品种的百粒重显著高于美国新品种。施肥水平对不同年代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也有一定影响,且美国新品种在高肥条件下比中国新品种表现出更高的增产潜力。
丁雪丽谢甫绨王海英王智权谢志涛STEVEN SK Martin
关键词:大豆农艺性状
黄旅群体的建立和利用研究
通过对含有黄改系和旅大红骨系的群体一个轮回的改良发现,用这种方法组建的群体后代克服了旅系和黄改系的缺点,提高了抗倒伏耐密植能力,改良的品质。同时保持了旅大红骨类群高配合力的优点。对扩增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谢志涛景希强
关键词:配合力
种植密度对不同基因型玉米杂交种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先玉335、郑单958和良玉66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叶绿素相对含量降低,叶面积指数(LAI)增大,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呈现升高趋势,但单株干物质积累则呈现降低趋势;产量呈现先增后降趋势。玉米群体和个体的产量性状相对较为协调的种植密度为:先玉335、良玉66为7.5万株/hm2,郑单958为6万株/hm2。
谢志涛高洪敏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基因型
影响大豆籽粒品质的若干因素的研究
大豆品质性状是重要的数量遗传性状,除了受基因型的影响外,还受种植密度、施肥水平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本试验对影响大豆籽粒品质的若干因素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如下: 1.从种植密度来看,种植密度与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之间...
谢志涛
关键词:大豆籽粒品质蛋白质含量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