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永洪
- 作品数:36 被引量:174H指数:8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与能源消耗等指标发生偏离的GDP是否可信被引量:4
- 2017年
- 本文选取了1995-2014年全国30个省市数据,综合使用了向量自回归模型、参数面板模型、非参数面板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对GDP增速与电力消费增速、第二产业增速、第三产业增速、财政收入增速、货物流转增速、能源消费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物理性指标间的关系进行了建模。实证研究发现,GDP增速、电力消费增速、第三产业增速、能源消费增速之间存在作用机制,但是这种影响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时间段内,其模式发生改变,同时,这一影响模式也随着人均GDP的变化而发生阶段性改变。在经济新常态下,不能因为经济转型中的GDP数据与物理指数之间发生偏离,而简单否定GDP的准确性。
- 许永洪洪昕陈建伟
- 关键词:宏观经济评价数据质量评估
- 真实储蓄率的改进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本文从两个角度对真实储蓄率进行了改进:一是将政府经常性支出作为制度因素纳入真实储蓄核算,解决了真实储蓄率与新国民财富体系在统计口径上的不一致问题;二是将外贸因素纳入真实储蓄核算,从对外开放风险的角度克服真实储蓄率在资源经济价值核算上的缺陷。本文的实证研究证明了制度因素纳入真实储蓄率的合理性和对外开放程度会影响资金使用效率,但是对外贸风险的线性调整方式在统计意义上并不显著。
- 许永洪王斐斐
- 关键词:真实储蓄国民财富制度资本可持续发展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 2024年
-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同属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思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因其在经济循环中的优化配置作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条件,共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的构建。为论证上述情形,本文从规模经济优势的视角出发,论证了数字经济时代下运用规模效应建设大规模市场对包括新质生产力在内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性。本文将讨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环境和发展空间上的保障,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又将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以更高水平建成。基于该逻辑,本文提出了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更注重两者相互关系的政策建议。
- 许永洪范小杰
- 关键词:规模经济
- 经济转型中宏观变量的动态关系研究--兼评物理指数评价GDP的适用性
- 使用电力、能源、税收、货运、客运等物理指数对GDP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已是社会热点,本文通过对全国30个省市(西藏地区未参与建模)1996-2011年的GDP指数和物理指标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物理指数增速与GDP增速虽然存在...
- 许永洪
- 精准扶贫克服了社会力量扶贫的局限性吗被引量:2
- 2022年
- 在市场经济中,现代政府的职能是协调市场失灵,填补市场力量无法企及之处,那么精准扶贫是否精准地帮扶到了社会力量的盲区?本文基于CFPS数据,采用多种口径对贫困状态进行测度,利用Logistic和Tobit回归分析模型,从社会扶贫捐助对象的精准性,阻碍社会扶贫精准性提高的因素以及精准扶贫政策对社会捐助精准性的补充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建模分析。结果显示,目前社会扶贫的资金大体.上捐助到了贫困居民,但是拥有居民社会资本更多、处于经济较好地区的贫困户更容易获得社会资本帮扶,越贫困的人获得的捐助金额并非越多,相比之下,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填补了社会捐助没有触及到的部分盲区,让贫困程度更深的人获得了更多的帮扶。
- 许永洪胡晗晖朱建平
- 关键词:社会扶贫多维贫困
- 统计数据质量的基本概念与数据质量评估的基本模型被引量:14
- 2010年
- 通过综述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文献,文章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定义了统计数据质量,厘清了统计数据质量的概念和内涵。在此基础上,文章对诊断统计数据质量的一般理论模型进行了探索,并讨论了模型的适用性和应用模型进行统计数据质量评价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 许永洪
- 关键词:数据质量
- 中美住房价格指数编制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编制的"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和美国标准普尔卡斯-席勒住房价格指数为代表,对中美住房价格指数编制的实践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我国的住房价格指数提出了建议。
- 许永洪曾五一
- 关键词:住房价格指数
- 我国研发资本折旧率和存量测算被引量:2
- 2023年
- 研发资本折旧率是研发资本存量测算过程中最重要的变量,但以往研究对研发资本折旧的取值较为主观。为此,本文利用前瞻利润模型对我国市场生产者的研发资本折旧率进行估算,进而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框架下,测算我国1990—2021年的研发资本存量。为提高研发资本折旧率估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通过分行业的估计方式对模型中的关键参数——研发带来的利润率进行估算,同时通过国内外同行业对比以及稳健性分析对本文研发折旧率估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验证,最终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市场生产者研发资本折旧率为26.37%。考虑到不同生产主体对研发活动侧重点有所不同,本文在对非市场和市场生产者分别测算的基础上,估算我国1990—2021年间的研发资本存量。结果表明,1990—2021年,我国研发资本存量一直处于增长趋势,其中市场生产者在2002年首次超过非市场生产者占据研发的主导位置,成为推动我国研发资本存量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 许永洪杜瑶王璐
- 基于中国城市统计数据的CPI偏差估计被引量:9
- 2009年
- 本文引入Hamilton-Costa方法,利用现有的城市价格和收支统计数据,对中国CPI偏差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以1997年作为基年,1998年和2000-2006年中国公布的定基CPI与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成本指数不存在偏差;1997-2006年间,仅1999年存在5.83%的累积偏差;研究还发现,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存在横向与纵向的差异,不能通过横向简单对比来评价城市间的生活水平差别,也不能通过简单对比2000前后的恩格尔系数评价中国城市的生活水平的变动。
- 许永洪曾五一
- 关键词:恩格尔曲线
- CPI偏差与恩格尔系数异常的关联度
- 2009年
- 从数据、恩格尔规律分类和估计等方面对CPI偏差进行研究表明:恩格尔定理的表现在我国呈现横向和纵向上差异;食品对非食品价格快速上涨引起的恩格尔系数上涨效应高于消费支出增加对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效应,最终导致恩格尔系数在2007年出现反弹;CPI统计权重调整应综合考虑相对价格变动和消费支出变动对食品支出的影响;由于食品对非食品的相对价格上涨过快,城市统计数据在2004和2007年存在CPI偏差;2007年,居民没有享受到与增长一致的福利增长。
- 曾五一许永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