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斌
- 作品数:28 被引量:116H指数:7
- 供职机构: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1450—1949年川渝地区干旱时空变化被引量:2
- 2022年
- 以县级行政单元(县、县级市或区)为研究单元,定量化川渝地区1450—1949年干旱等级,统计干旱发生年数,利用Matlab 8.3小波分析工具和ArcGIS 10.2空间分析工具,探索干旱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500 a中有312 a为干旱年,每1.6 a发生1次,占比62.4%;早期(1450—1650年)干旱发生频率较高,中期(1650—1870年)降低,后期(1870—1949年)明显增高,存在200 a、100 a、65 a、30 a、10 a的周期;(2)212个区县干旱等级以大旱为主,一般干旱次之,特大旱最少,其比例分别为50.1%、44.2%和5.7%;(3)空间上以局部干旱为主,范围为1~20个县的年份占了80.4%,其中低于5个县的年份约占56.0%;干旱频次自西向东显著增高,存在明显集聚效应,川西高原和川西南山地旱情较轻,沱江中游、嘉陵江中下游和长江沿岸等地较为严重;85%以上干旱集中于四川盆地;(4)干旱受太阳活动、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变化和土壤性质等自然因素控制,也受到历史时期人口分布和人类生产活动等人为条件影响。
- 许斌许斌李永飞谢贤健谢贤健
- 关键词:干旱致灾因素
- 福建沿海40000年以来的海面变化被引量:5
- 2016年
- 通过分析福建沿海40000年以来85个各类海面标志物的古海面高程,发现40.20kyrBP古海面处于现今海面以下(一25±5)m.末次盛冰期海面大幅度下降,福建沿海为陆相沉积或沉积间断.12kyrBP海面约为一22m,晚冰期以来海面快速上升,6.5kyrBP左右升至现今海面,上升速率为4mm/yr.早全新世海面位于现代海面之下,大约6.5.6.0kyrBP出现第一个高海面,达到+1m左右.6.3kyrBP海面在(0±5)m波动,3kyrBP左右出现第二个高海面,达到+4m左右,此后海面逐渐下降至现今高度.
- 李永飞徐柳园许斌
- 关键词:海面变化
- 县级土地利用尺度效应——以内江市市中区为例被引量:2
- 2019年
- 为探讨县级土地利用转换适宜尺度以减小土地结构边界信息损失引起的误差,选取内江市市中区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以29种尺度组成栅格序列,探讨二级地类分形特征与栅格转换尺度效应。结果表明:除其他林地、公路用地、水库水面、水工建筑用地等具二重或多重分形外,研究区其余地类矢量数据一重分形特征明显;2~10m尺度土地面积损失量较小,大于10m尺度损失显著增加且波动较大;景观层次及多数土地类型分维数呈线性增大,草地、交通用地、林地等类型分维数能非线性拟合、拐点明显,8~10m尺度分段线性拟合R2高于0.9;水工建筑用地、其他林地、农村道路、内陆滩涂等由于面积比例较小、平均斑块形状指数较大,全部或部分尺度未能计算出分维数,为较好地保持土地空间分布特征和面积精度,最大栅格尺度应控制在8~10m.
- 许斌甄英
- 关键词:土地利用分形
- 四川螺髻山表土和化石孢粉揭示的环境生态意义被引量:4
- 2021年
- 通过四川螺髻山(1984、2017年)表土和化石孢粉与植被的关系分析发现:孢粉组合中木本植物含量(91.0%)占绝对优势,松属、冷杉属、青冈属、常绿栎类、落叶栎类、桤木属、杜鹃花科、禾本科和蒿属为主要花粉类型;人工次生林花粉组合能很好地反映母体植被的群落特征,并可指示优势种的存在和人类活动痕迹;针阔混交林花粉组合能较好地反映群落整体特征,花粉类型能与母体植被中优势种较好地对应;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灌丛草甸的花粉组合难以反映母体植被的群落特征。DCA表明,花粉谱的百分含量,能较好地区分人工扰动植被和天然植被,但人工次生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之间以及针叶林和灌丛草甸之间未能区分。30年前后表土孢粉组合变化明显,1984年样品以松属、青冈属和桤木属等花粉为主,而2017年采样分析中松属、桤木属花粉占绝对优势。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部分地区松树和桤木大面积飞播或种植,表土孢粉组合对当地植被指示意义与扰动强度呈负相关关系。现生植被与表土孢粉组合的差异能为恢复古植被和古环境提供参考,但原生植被已经被破坏地区的孢粉图谱,就很难作为重建历史时期植被的根据。本研究可以为亚热带山地利用孢粉学恢复第四纪时期植被与气候,探讨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 李永飞李蓓蓓许斌刘水良凌超豪许建肖冰果董坚峰
- 关键词:孢粉组合DCA
- 苏鲁人类扰动区表土花粉组合与植被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利用江苏和山东地区70个农田和非农田表土样品研究不同土地类型的花粉特征,为使用孢粉作为研究手段分析古代农业提供重要参考资料。结果表明所有植被类型的花粉谱均以草本花粉为主,但是含量明显不同,表现为农田>荒地>林地。其中禾本科谷物类型含量的变化最大,农田最高达41%,荒地高于11%,林地低于8%。谷物类禾本科花粉传播距离很短,其百分含量在10~20m内急剧衰减至27.6%,500m以外降低至20%以下;十字花科花粉也有相似的变化规律。藜科花粉对农田和荒地具有同等指示意义,可能与人类活动强度与方式有关。中华卷柏含量增加表明人类活动加强。油菜、水稻、小麦和玉米等谷物类花粉产量或者在土壤中保存存在差异:十字花科>玉米型禾本科>水稻型禾本科>小麦型禾本科。降趋势对应分析(DCA)结果表明,通过花粉相对百分含量,可以较好地区分水田、麦田和非农田,但油稻田与麦稻田、荒地与林地难以区分。
- 李永飞李春海许斌舒军武李月丛许清海
- 关键词:表土孢粉孢粉组合植物群落
- GIS在国内林业监测和管理中的应用综述
- 2012年
- 林业及林业产品涉及人民生产生活各方面,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地管理和监测林业发展动态,是很长时间以来很多学者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就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监测和管理林业作综述。
- 蒋启国刘雅芹许斌许定富
- 关键词:GIS林业应用
- 西藏拉萨河流域中下游不同植被类型表土花粉组合特征与年均降水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为定量恢复西藏拉萨河流域全新世的古气候环境,作者对拉萨河流域中下游表土孢粉组合特征与植被以及降雨量分布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表土花粉研究结果显示,拉萨河流域中下游表土花粉组合能较好反映样方植被群落特征。根据研究区域孢粉组合特征,拉萨河流域中下游主要划分为8个孢粉组合带,即高山沼泽草甸带、高山灌丛草甸带、亚高山灌丛带、桦木林带、河谷沙棘林带、亚高山草甸带、亚高山半荒漠灌丛带和亚高山荒漠带。花粉类型与年均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乔灌木花粉含量、Cy/G+A比值、莎草科、蓼属均与年均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而草本花粉含量、禾本科、蒿属、藜科与年均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年均降水量是影响拉萨河中下游植被类型和表土花粉组合特征的重要因素。
- 庞有智拉多张燕杰李春海许斌
- 关键词:表土花粉拉萨河流域
- 西南地区桫椤潜在适生区影响因素及分布
- 2024年
- 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对研究物种形成和植物地理区系、古气候和物种变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依据西南地区68个桫椤分布样点和21个环境数据,应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预测当代以及未来(2050年)气候条件下桫椤潜在适生区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不同气候条件,影响桫椤潜在适生区分布的环境因素及贡献不同,在当代气候下,桫椤潜在适生概率(p)高于0.5的环境条件为:最干季降水量50-68mm,最暖季降水量480-1000mm,降水量变化方差65-82范围,最湿季平均温度23-26.5℃,昼夜温差月均值<7.2℃,年温变化范围<27.5℃;(2)当代至2050年,四川盆地桫椤潜在适生区明显向南移动,云南南部向北移动,贵州中部向东扩展;III(0.50.7)级潜在适生区在四川盆地明显向南收缩,云南南部向东南方向退缩,云南东南至贵州西南部向北扩展;(3)当代至2050年,西南地区各等级桫椤潜在适生区海拔均增加、高差增大、不同海拔梯度内适生区面积总体减少,II(0.3
- 许斌许斌毛旭锋
- 关键词:气候变化影响因素桫椤
- 内江城市发展与城区土地利用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城市发展离不开土地供应,必然占用地大量土地.根据内江市2005年城区和2020年规划城区的用地规模,分析内江城市发展和城区各类用地分布、用地变化.结果显示:依据规划,内江城市范围扩展,建设用地将由原有的28.07%增加至42.07%,而农用地由62.28%下降至33.31%;内江城市发展受到内江自然地形和政策的双重影响,内江新城建设应抓住机遇,合理规划,严格执行,保护农用地.
- 许斌岳巧丽袁天凤
- 关键词:土地利用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GIS实验课教学探索被引量:1
- 2015年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城乡规划研究和实际工作中,GIS也有广泛的应用,为此,在简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GIS课程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内江师范学院GIS课程的教学经验,分析并提出该专业GIS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改革措施.
- 许斌谢贤健罗杨洁
- 关键词: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