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军
- 作品数:17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谈桑桐《林花谢了春红》的艺术特色
- 2013年
- 桑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和声学专家、作曲家,1923年出生于上海,1941年进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1949年起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艺术歌曲《林花谢了春红》创作于1943年,可以说是桑桐先生的习作。当时他正在跟随弗兰克尔①学习。他根据南唐后主李煜的词,用接近瓦格纳以来的晚期浪漫主义手法以及印象主义的手法创作了该曲。
- 许多军
- 关键词:艺术特色浪漫主义手法艺术歌曲
- 刘天华在《空山鸟语》中的二胡演奏表演技艺被引量:1
- 2012年
- 《空山鸟语》,作者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是我国首位通晓民族乐器与西方乐器的作曲家、音乐家与演奏家,他出生在书香门第,在清末,受到新学派的影响,远赴异地求学,学习了西洋铜管乐器,相继学习了作曲与小提琴演奏。在1914年回到家乡,学习了二胡,刘天华认为二胡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挖掘的潜力,他坚持不懈地学习,技艺不断长进。
- 许多军
- 关键词:《空山鸟语》二胡演奏表演技艺民族乐器小提琴演奏铜管乐器
- 肖邦《e小调夜曲》分析
- 2012年
- 肖邦是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作曲家,夜曲是其中极为重要且独具特色的作品。《e小调夜曲》是肖邦早期的作品之一。本文通过对e小调夜曲的分析,旨在归纳出肖邦早期的音乐写作手法及写作特点。
- 许多军
- 二胡表演中的氛围营造和意境美被引量:7
- 2012年
- 二胡是中国的传统乐器之一。文章主要分析了二胡表演的情感营造和意境营造,以及二胡表演的艺术美包括空灵之美、传情之美以及神韵之美等,并选取二胡作品中的经典名曲《二泉映月》为个案,旨在具体呈现二胡这项表演艺术的魅力。
- 许多军
- 关键词:氛围营造艺术呈现
- 承中鉴西 博采群芳——浅析刘天华对我国二胡艺术的贡献被引量:3
- 2004年
- 刘天华大师在二胡艺术发展史上有其特殊的贡献,他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民族器乐(特别是二胡艺术)的研究,把研究、创作和教学等方面结合起来,承中继西、博采群芳,为我国民族器乐的发展提供了典范的发展经验。这些经验曾带动过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二胡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二胡艺术有了更大的发展,而进一步研究并实践刘天华先生对现今和以后的二胡艺术发展将有其深远的意义。
- 许多军
- 关键词:二胡艺术国乐改进演奏技巧
- 二胡演奏中的音色探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二胡的发音和音色是二胡演奏的重要手段,它关系到二胡演奏中的音乐艺术表现,其与音准、节奏等要素一样,都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二胡的音色及其影响因素入手,分析了如何掌握好二胡的音色变化,使二胡演奏达到完美的艺术表现境地。
- 许多军
- 关键词:二胡运弓揉弦音色审美
- 浅论二胡在戏曲中的作用
- 2013年
- 二胡是中国民族音乐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在戏曲表演中是不可或缺的,它可以满足很多特殊感情的表达需求,使戏曲的表达更为细腻、完美。本文就二胡在戏曲中的作用进行浅略的探讨,以说明二胡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性。
- 许多军
- 关键词:二胡戏曲
- 当代文化视角下的二胡演奏艺术被引量:1
- 2006年
- 刘天华、阿炳不同艺术道路的殊途同归,使二胡艺术乃至整个民乐领域发展走向正道,以当代视角来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演进,“文人二胡”、“民间二胡”显现了移变重构。二胡不同艺术风格的发展,需要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知识结构多元的优化组合,立足传统,兼容中西,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 许多军
- 关键词:技法
- 浅谈二胡艺术的名族特征
- 2015年
- 二胡作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拉弦乐器,经过一个世纪数代艺术家努力的探索与革新,二胡艺术已发展的日益成熟。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与音乐语言,既代表了民族独有的生活方式,也体现了民族的审美与思维特征。对二胡作品的音乐创作更好地途释了民族内涵,纠正了当代二胡创作的西洋化,体现了二胡艺术独有的民族特性,只有发掘二胡的民族性,才能使二胡音乐真正走向世界。
- 许多军
- 关键词:二胡二胡艺术
- 二胡的艺术特色
- 2013年
- 作为最具有中国艺术特色和气质韵味的拉弦乐器——二胡,经过不断的发展,具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笔者依照对二胡的演奏风格以及技巧进行了探讨,同时又重点谈论了二胡的艺术特色。二胡鲜明的艺术特色,使得二胡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原大地上广为流传。
- 许多军
- 关键词:二胡传统民族文化演奏技巧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