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冬

作品数:91 被引量:151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2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1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红铃虫
  • 18篇害虫
  • 11篇生长发育
  • 11篇种群
  • 10篇基因
  • 9篇夜蛾
  • 9篇玉米
  • 9篇抗性
  • 8篇取食
  • 8篇盲蝽
  • 8篇棉花
  • 8篇BT棉
  • 8篇成虫
  • 7篇引诱
  • 7篇引诱剂
  • 7篇植物
  • 7篇田间
  • 7篇斜纹夜蛾
  • 7篇茧蜂
  • 6篇天敌

机构

  • 91篇湖北省农业科...
  • 7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湖北工程学院
  • 1篇黄冈市植保植...
  • 1篇湖南省安乡县...

作者

  • 91篇许冬
  • 88篇万鹏
  • 60篇丛胜波
  • 47篇王玲
  • 35篇杨妮娜
  • 33篇王金涛
  • 24篇武怀恒
  • 17篇黄民松
  • 12篇金利容
  • 9篇黄薇
  • 7篇吴孔明
  • 4篇常向前
  • 4篇张舒
  • 4篇吕亮
  • 2篇万正煌
  • 2篇张天涛
  • 2篇褚世海
  • 2篇刘昌燕
  • 1篇肖留斌
  • 1篇朱晓明

传媒

  • 7篇植物保护
  • 4篇湖北农业科学
  • 4篇湖北植保
  • 3篇应用昆虫学报
  • 3篇中国生物防治...
  • 3篇华中昆虫研究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棉花学报
  • 2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昆虫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6篇2023
  • 15篇2022
  • 18篇2021
  • 13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铃虫钙粘蛋白基因酵母单杂交文库构建及其上游调控因子的筛选
为筛选鉴定红铃虫(Pectinophora gassypiella)中肠钙粘蛋白基因(PgCad1)的上游转录调控因子.本研究应用SMART技术构建红铃虫中肠酵母单杂交cDNA文库,以PgCad1启动子为诱饵基因,通过酵...
王玲许冬丛胜波王金涛李文静杨妮娜尹海辰万鹏
关键词:红铃虫钙粘蛋白酵母单杂交转录因子
湖北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幼虫种群动态及扩散规律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旨在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在湖北玉米田的种群动态及扩散规律,为该虫的预测预报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在武汉、荆州和襄阳的春、夏、秋玉米田,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草地贪夜蛾幼虫种群数量;在玉米田人工接虫,调查幼虫扩散情况。【结果】种群调查结果显示,草地贪夜蛾幼虫在春玉米田(武汉)从大喇叭口期开始发生,抽雄期出现虫量高峰[(3.58±0.56)头/百株],腊熟期无发生。在夏玉米田(武汉、荆州、襄阳)从拔节期开始发生,最大虫量出现在荆州玉米抽丝期[(51.39±4.62)头/百株],襄阳玉米腊熟期还有幼虫发生。在秋玉米田(武汉、荆州)从苗期至腊熟期均有发生,最大虫量出现在荆州玉米抽丝期[(25.00±2.61)头/百株]。扩散试验结果显示,以接虫株为中心,草地贪夜蛾幼虫可向周围植株扩散为害。幼虫转株扩散多在2、3、4龄幼虫期发生,且3龄时新增扩散株比例显著高于2龄期和4龄期。初孵幼虫密度为150头/株时,整个幼虫期扩散距离为(352.50±17.02)cm,约为10头/株的3.5倍。扩散实验期间,以东风的天数最多(占比达40%),幼虫沿着东风向西扩散的比例为60.32%,显著高于其它方向。【结论】草地贪夜蛾幼虫在湖北春、夏、秋玉米田均有发生,虫量高峰多出现在玉米抽雄、抽丝期。草地贪夜蛾幼虫的转株扩散在3龄期最盛,扩散距离随幼虫密度的增加而变远,且多沿顺风方向扩散。
李文静张天涛郭井菲姜理涛许冬许敏万鹏
关键词:种群动态扩散玉米
Bt蛋白对棉实尖翅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棉实尖翅蛾(Pyroderces simplex Walsingham),又名伪红铃虫,属鳞翅目尖翅蛾科。该虫是湖南、湖北地区棉花上的一种害虫,常与棉红铃虫混合发生。本文测定了棉实尖翅蛾对Cry1Ac与Cry2Ab两种杀...
丛胜波许冬王金涛武怀恒黄民松万鹏
关键词:BT棉种群数量
文献传递
高温胁迫对棉红铃虫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繁殖及存活等生命活动最重要的非生物因子。关于高温对昆虫影响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多为恒温条件下的研究,这与昼夜变温的自然环境条件有较大差异。为模拟自然环境温度变化尤其是极端高温对昆虫的影响,本文采...
王金涛王玲丛胜波许冬万鹏
关键词:棉红铃虫胁迫生长发育繁殖
一种棉田盲蝽成虫引诱剂及具有其的诱捕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田盲蝽成虫引诱剂及具有其的诱捕装置,所述棉田盲蝽成虫引诱剂包括韭菜籽提取物。上述棉田盲蝽成虫引诱剂及具有其的诱捕装置,采用纯植物引诱剂,对盲蝽成虫具有明显的诱捕作用,且引诱剂本身对人畜无害,环保安全,且...
尹海辰许冬李文静万鹏金利容黄薇
转三价Bt棉对棉蚜生长发育及体内消化酶的影响
2012年
棉蚜Aphis gossypii是Bt棉上重要的一类非靶标害虫。本文以复合性状抗虫抗除草剂棉花(含Cry1Ac、Cry2Ab和CP4基因)为材料,分析其对一代棉蚜生长发育及中肠消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三价抗虫棉(岱杂24)的一代若蚜与取食单价抗虫棉(GK19)和常规棉(岱杂24C)的若蚜各龄历期、产蚜量、内禀增长率、净增长率等差异均不显著。在代谢消化酶方面,取食复合性状棉花岱杂24的一代成蚜和取食GK19及常规对照品种岱杂24C的一代成蚜中肠内的蛋白酶、蔗糖酶、海藻糖酶和淀粉酶的活力和比活力差异也不显著。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转Cry1Ac、Cry2Ab和CP4三价复合性状棉花短期内未对棉蚜的生长发育及消化酶造成直接影响。
许冬丛胜波万鹏黄民松武怀恒
关键词:转BT基因抗虫棉棉蚜消化酶
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对2种盲蝽科寄主植物提取物的嗅觉反应被引量:1
2021年
为筛选棉田主要盲蝽——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和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高效、环境友好的新型防治技术,选择盲蝽科昆虫寄主植物——韭菜Allium tuberosum和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种子,采用冷浸法制备其乙醇提取物,利用三臂嗅觉仪比较绿盲蝽对2种提取物和棉花叶片间的嗅觉反应,并筛选了1种具有显著协同增效作用的复配制剂。结果显示,绿盲蝽对韭菜籽提取物选择反应率最高,为56.04%±3.77%,显著高于葵花籽提取物和棉花叶片。当韭菜籽提取物和葵花籽提取物按照体积比3∶7复配后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对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均能表现出极强的引诱作用,选择反应率均在80%以上。结果表明,该复配引诱剂具备防治棉田盲蝽科害虫的潜在应用价值。
尹海辰李文静许敏许冬万鹏
关键词:绿盲蝽中黑盲蝽寄主植物药源植物嗅觉反应
豇豆荚螟对几种药剂的敏感性检测
豇豆荚螟是食用豆蔬菜上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主要以幼虫钻蛀取食花蕾和豆荚为害,目前,在生产上多以喷施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但田间极易产生抗药性等问题,为筛选防治豇豆荚螟有效的防治药剂,通过室内饲养的豇豆荚螟2个敏感品系,采用饲...
杨妮娜许冬丛胜波金利容万鹏
关键词:豇豆荚螟抗药性
小麦秸秆高量覆盖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小麦秸秆高量覆盖对长江流域棉田杂草防控及棉花产量形成的影响,为该区域棉田化肥和除草剂减量综合技术模式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Bt抗虫棉GK19为试验材料,以无秸秆覆盖为对照(M0,CK),设3个小麦秸秆高量覆盖处理[15000 kg/ha(M1)、20000 kg/ha(M2)和30000 kg/ha(M3)],观察棉田不同生育期内杂草防效、土壤含水量,以及棉花叶绿素含量、株高、果枝数、成铃数等农艺性状指标。【结果】小麦秸秆高量覆盖对棉田整个生育期内杂草种群均有很好的防控效果。秸秆高量覆盖可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P<0.05),并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M0处理的棉田土壤含水量在棉花整个生育期基本维持在20.79%~21.70%,而小麦秸秆高量覆盖棉田土壤含水量可达26.25%~35.65%。小麦秸秆高量覆盖还可显著促进棉花的快速生长及提高叶片叶绿素合成,但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其增长幅度不显著(P>0.05)。另外,小麦秸秆高量覆盖对提高棉花的果枝数、蕾数和成铃数也有显著促进作用,M0处理在吐絮期的果枝数和成铃数仅为8.0和10.7,而小麦秸秆不同高量覆盖处理可达12.2~13.2和25.9~29.9。【结论】长江流域棉花定苗后,一次性覆盖15000 kg/ha小麦秸秆可有效抑制全生育期内的棉田杂草,并对棉花生长及产量形成具有积极的调控作用,可有效降低化学除草剂及化肥的使用量。
许冬万鹏褚世海李儒海
关键词:小麦秸秆覆盖棉花棉田杂草土壤水分生长发育产量性状
一种盲蝽引诱剂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盲蝽引诱剂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盲蝽引诱剂包括乙酰丙酸甲酯和/或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上述盲蝽引诱剂及其使用方法,引诱剂采用乙酰丙酸甲酯和/或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作为功能组分,利用其对盲蝽类害虫的引诱作用进行害虫防治...
尹海辰许冬李文静万鹏金利容黄薇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