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红艳
- 作品数:18 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4
- 2015年
- 目的 比较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及基底动脉取栓联合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效果差异。 方法 对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自2005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7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分为3组,其中发病时间在6h以内者行静脉溶栓,发病时间为6~24h者行动脉溶栓,超过24h者行基底动脉取栓联合支架植入术。采用治疗前及治疗后24h、7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值评估患者治疗效果,采用治疗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临床预后情况。 结果 3种方法在治疗后24 h、7d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动脉溶栓的有效率明显高于静脉溶栓,基底动脉取栓联合支架植入术的有效率明显高于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3种方法在治疗后3个月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动脉溶栓的临床预后改善明显优于静脉溶栓,基底动脉取栓联合支架植入术的临床预后改善明显优于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 结论 对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各种治疗方法,其中治疗时间窗较长者采用动脉取栓联合急诊支架植入术或许能更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陈丽丽詹红艳王素洁李培刘江张艳红
- 关键词:后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支架植入术
- 以情感异常及反复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脑梗死1例报道被引量:1
- 2018年
- 脑梗死病人病情复杂多样,梗死部位不同,症状不同,我院收治1例以情感异常及反复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的脑梗死病人,现报道如下。1资料病人,男,47岁,已婚,务农,因右下肢活动不利1天于2016年2月16日入院。病人1d前无诱因发作右下肢活动不利,偶有头晕、饮水呛咳,无视物旋转及恶心、呕吐,无言语不利,未用药治疗来我院就诊,头CT示:两侧侧脑室前角腔隙性脑梗死及软化灶.
- 赵丽艳龙海霞赵健詹红艳马兴常
- 关键词:脑梗死癫痫发作
- 神经肽Y、C-fos与癫痫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癫痫是神经系统疾病中仅次于脑卒中的第二大常见病,其显著的临床特征是长期反复的癫痫发作,并伴随不同的临床和脑电图的变化。癫痫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对癫痫的认识仍存在其发生机制研究较少、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等问题。
- 陈丽丽黄靓妹詹红艳曹亦宾
- 关键词:癫痫
-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被引量:2
- 2010年
- 詹红艳徐应军马建国
-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血糖统计学
- 丹参多酚酸盐对匹鲁卡品致痫大鼠BDN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匹鲁卡品致痫大鼠脑内神经元的损伤及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痫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匹鲁卡品诱发癫痫状态模型,随机分为丹参多酚酸盐干预组、盐水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显示各组大鼠脑内海马BDNF的表达变化。结果在海马CA1区有BDNF阳性细胞表达,各组比较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以明显降低急性癫痫痉挛性大鼠的发作等级和发作时间,可能通过BDNF的表达增高来发挥作用。
- 陈丽丽黄靓妹詹红艳曹亦宾史楠黎洁王丹丹
-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BDNF匹鲁卡品癫痫
- 神经肽Y、丹参多酚酸盐对癫痫大鼠海马FOS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探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NPY及丹参多酚酸盐干预对大鼠海马FOS蛋白的表达影响研究及作用探讨。方法采用匹鲁卡品诱发癫痫状态模型,随机分为丹参多酚酸盐干预组、NPY干预组、盐水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显示各组癫痫发作脑内海马FOS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在海马门区、CA3区、CA1区有FOS阳性细胞表达,干预方法不同,海马FOS阳性细胞数表达不同,NS、NPY、丹参多酚酸盐干预组FOS阳性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和NPY可能通过某种机制抑制了FOS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抗癫痫作用。
- 陈丽丽黄靓妹詹红艳曹亦宾张宏
- 关键词:NPY丹参多酚酸盐FOS蛋白匹鲁卡品癫痫
- 不同糖代谢状况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bAlc水平与脑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不同糖代谢状况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脑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根据糖代谢情况分为正常组(n=20)、异常组(n=65)、糖尿病组(n=35),比较三组的一般资料、分析Hb Alc水平、脑动脉病变危险因素、脑动脉病变部位及支数。结果三组患者性别、高血压、吸烟、TG、Hcy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中饮酒、冠心病、Hb Alc、TC、HDL-C、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中,正常组脑血管狭窄以轻度为主,前循环多见,单支受累血管多。糖代谢异常组和糖尿病组患者脑血管狭窄以中、重度为主,前后循环和多支受累为主(P〈0.05)。结论不同糖代谢水平影响脑血管病变,Hb Alc水平影响脑动脉病变程度、病变部位和病变支数,是影响脑动脉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 詹红艳杨红英袁莉牛春华王丽英陈丽丽
-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糖代谢异常
- 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对比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后即刻抗凝、即刻抗血小板聚集与24 h后抗血小板聚集在治疗后循环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发病4-9 h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为行静脉溶栓后即刻抗凝组18例、即刻抗血小板聚集组22例与24 h后抗血小板聚集组25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治疗后24 h和7 d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4 h和治疗7 d的疗效比较,即刻抗血小板聚集组有效率高于24 h后抗血小板聚集组,即刻抗凝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即刻抗血小板聚集、24 h后抗血小板聚集组(P〈0.05)。结论后循环梗死患者病情危重,不一定完全按照指南,可根据自身情况,尝试溶栓后即刻给予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的联合治疗。
- 王素洁陈丽丽李培詹红艳刘江
- 关键词:后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抗血小板聚集
- 后循环梗死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后循环梗死患者糖代谢异常情况及临床病变特征。方法选择后循环梗死患者86例,分为糖代谢异常组56例,糖代谢正常组30例,对患者或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影响其合并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后循环梗死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56例(患病率为65.1%),经Logistic回归分析,体重指数(BMI)>30 kg/m^2〔OR=1.352,95%CI(1.087~1.569),P=0.005〕、高血压〔OR=1.854,95%CI(1.362~2.258),P=0.004〕、高血脂〔OR=0.774,95%CI(0.612~0.956),P=0.000〕是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后循环梗死患者糖代谢异常组和糖代谢正常组主要梗死部位位于远段组(37.5%和46.7%),其次是中段组、近段组和混合组。结论后循环梗死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较高,高血压、高脂血症、BMI是影响后循环缺血患者糖代谢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 李培詹红艳王素洁陈丽丽张艳红
- 关键词:后循环梗死葡萄糖代谢障碍高脂血症体重指数
- 脑心通胶囊对脑梗塞患者合并高血脂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脑梗塞合并高血脂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38例脑梗塞合并高血脂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2例)和对照组(66例)。两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再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30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0d后的血脂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治疗60d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TC及TG水平,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TC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研究组下降更明显;两组Brathel指数均显著提高,研究组提高幅度更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显著改善脑梗塞患者血液黏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 赵丽艳梁娜龙海霞詹红艳马兴常
- 关键词:脑心通胶囊阿托伐他汀脑梗塞高血脂血液流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