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解志熙

作品数:125 被引量:455H指数:1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2篇文学
  • 6篇历史地理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44篇文学
  • 12篇代文
  • 11篇现代文
  • 11篇现代文学
  • 8篇诗人
  • 8篇佚文
  • 7篇学史
  • 7篇文学研究
  • 7篇现代文学研究
  • 7篇小说
  • 7篇校读
  • 6篇叙事
  • 6篇诗歌
  • 6篇诗学
  • 6篇文学史
  • 6篇现代主义
  • 5篇中国文学
  • 5篇抒情
  • 5篇文化
  • 5篇现代诗

机构

  • 106篇清华大学
  • 6篇河南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4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哈佛大学
  • 1篇美国芝加哥大...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市社会科...
  • 1篇华盛顿大学
  • 1篇河南省社科院
  • 1篇淡江大学
  • 1篇加拿大多伦多...
  • 1篇韩国西江大学

作者

  • 114篇解志熙
  • 2篇吕正惠
  • 2篇陈越
  • 1篇尹捷
  • 1篇旷新年
  • 1篇洪子诚
  • 1篇陈平原
  • 1篇李书磊
  • 1篇裴春芳
  • 1篇西渡
  • 1篇孟庆澍
  • 1篇季剑青
  • 1篇格非
  • 1篇欧阳哲生
  • 1篇刘勇
  • 1篇陆胤
  • 1篇关爱和
  • 1篇王中忱
  • 1篇张丽华
  • 1篇李章斌

传媒

  • 2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5篇文艺争鸣
  • 11篇汉语言文学研...
  • 8篇文学评论
  • 5篇清华大学学报...
  • 5篇现代中文学刊
  • 3篇中州学刊
  • 3篇河南大学学报...
  • 3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解放军艺术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贵州社会科学
  • 2篇文艺理论与批...
  • 2篇外国文学评论
  • 2篇传记文学
  • 2篇鲁迅研究月刊
  • 2篇诗探索
  • 1篇中学生阅读(...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新华文摘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化批评的历史性原则──从近期的周作人研究谈起被引量:12
1996年
文化批评的历史性原则──从近期的周作人研究谈起解志熙(河南大学中文系)一如所周知,文化价值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其相对的独立性、稳定性和超越性。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历经沧桑而绵延不绝,代代相传而形成传统。也正因为如此,文化往往给人们这样一种印象──它仿佛是一种...
解志熙
关键词:周作人研究文化批评文化决定论文化选择日本文化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金声玉振有遗响--杨振声佚文片谈
2022年
当五四文学革命开展之后,杨振声服膺胡适的新文学主张,迅速投入新文学和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潮》社的骨干成员和早期新文学的闯将。在文学创作上,那时的杨振声显然深受鲁迅影响,致力于问题小说和乡土小说的写作,由于他年龄较大、富有生活经验、为文练达,所以其小说创作比同时的青年作者写得更稳重有底蕴、更简练有余味。
解志熙
关键词:乡土小说五四文学革命青年作者鲁迅影响
也曾袭来唯美风——《莎乐美》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转生及其他被引量:5
2013年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与唯美—颓废主义有关的小说可分为两类:郭文骥、林微音和白荻的小说之唯美—颓废性,其实不脱浪漫—摩登的流行色调,以细腻靡丽见长而失之也轻,甚且不免一般海派文学之"颓加荡"的媚俗格调,较为脱俗而略胜一筹的是谭正璧之作;向培良和李拓之的作品则唯美—颓废感十足,而笔触直逼生命之病态与变态的阴暗面,敢于发掘人性丑与恶的偏至之美,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深度和近乎"鲁迅风"的力道。
解志熙
关键词:中国现代小说《莎乐美》唯美颓废主义海派文学
旧文续补:怀念樊骏先生
2013年
一现代文学学科的守护神——樊骏先生 (2006年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樊骏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论集》。当年的11月,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召开了“樊骏先生学术研讨会”,下面这段文字是我的发言稿)
解志熙
关键词:怀念续补中国社科院文学学科
"反传奇的传奇"及其他--论张爱玲叙事艺术的成就与限度
2009年
家败世乱苍凉心:张爱玲在生活上和文学上的早熟 张爱玲在文学上的耀眼出场,恰如一出精彩绝艳的传奇剧之开幕——她一登文坛,就若有神助、出手不凡。连续写出的一篇篇小说.以洗练的语言和老到的叙述传达出对人生与人性的深切洞察,字里行间交映着华丽的光彩与苍凉的色调,这令当年和后来的无数读者叹赏不止,也让许多人惊讶不已:如此年轻的她怎么会有这样饱经沧桑的人生感怀和如此洗练老到的文笔,
解志熙
关键词:传奇剧叙事艺术文学苍凉
断句背后的知与识——以三则诗文评为例
2017年
一学习中国古代文史,断句是必备的基本功。即使已有标点的典籍,甚至是权威的整理点校本,也不能保证绝无错误,所以后人在引用之时,也还得有所斟酌才是,此诚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解志熙
关键词:断句诗文评基本功点校本
芦焚的“一二·九”三部曲及其他——师陀作品补遗札记被引量:8
2012年
校录师陀之"芦焚"时期之佚文,揭示其"一二·九"三部曲的创作过程及其文学史意义,探讨其《渔家》等别样的灾年叙事和《筏》等河患叙事以及义勇军叙事的多样尝试,考释其杂文写作、"太行山系列散文"及抒情散文《牧笛》的别样情怀,以师陀作品为例,讨论如何处理现代文学文献中似而不同的异文本问题,认为师陀不属于京派,而是一个准左翼作家或者说自由左翼作家——这对他才是实至名归的光荣归位。
解志熙
关键词:芦焚补遗
死麕、鸱鸮和郑女的诗与真——《诗经·国风》阅读记
2023年
今人与《诗经》的时代相隔数千年,但诚如朱自清所说,时代有古今,人情不相远。《诗经》所表现的不外其时的人情世故、生活经验,包括政治及道德上的规则与潜规则。因此后人解读《诗经》,虽然有必要回顾彼时的礼教风俗习惯和社会政治情况,但不能固执所谓“美刺”观念以礼说诗,教条地把全部《诗经》一概解为道德礼教之演绎,也不能单凭训诂学孤立地说文解诗、强为之说,而必须注意《诗经》的文学特性,努力把握诗本文的上下贯通,并注意古今生活经验的相互激发。五四以来的现代《诗经》学继承并发展了朱子注重“诗人道言语,皆发乎情,又不比他书”的文学特性、力求从《诗》本文寻求《诗》本义的解诗思路,将《诗经》研究从经学时代推进到文学时代,成果相当丰硕。只是具体到一些诗作的解读还有未尽未善之处。重新解读《诗经·国风》的七首诗可知:《野有死麕》叙写一个小伙赴约途中机智地解决姑娘提出的“无使尨也吠”难题,展现了乡村儿女的爱情情趣;《狡童》等五首郑诗构成一组关连诗,完整呈现了“郑女”与“狡童”的婚变连续剧;《鸱鸮》则是藏在“公将不利于孺子”的明言后的政治“流言诗”,确实关系到周初的重大政治事变。
解志熙
关键词:《诗经》诗与真
艾青诗文拾零被引量:1
2010年
2010年的3月27日,是诗人艾青的百年诞辰。诗人的家乡金华的父老乡亲们,没有忘记他们引以为傲的诗人,正在筹办"艾青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或许是因为我曾经写过半篇论艾青的文章(《精深的冯至与博大的艾青——中国现代诗两大家叙论》)吧,会议的组织者也给我发来了征稿函。其实。
解志熙
关键词:中国现代诗冯至现代诗人现代报刊短论
灵气雄心开新面——卞之琳诗论、小说与散文漫论被引量:7
2011年
本文把辑校的卞之琳佚文佚简放置在他的整个创作生涯中进行考察,着重分析了卞之琳诗学之充满灵气的象征观、切中肯綮的音节观和传统观及其晚年的新诗史定论,同时肯定了卞之琳从《游击奇观》到《山山水水》的叙事雄心,并及他的散文写作对中国现代知性散文艺术的贡献。
解志熙
关键词:卞之琳传统观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