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开惠 作品数:43 被引量:87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预算内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历史地理 语言文字 更多>>
《黄帝内经》同形词语探要 2011年 《黄帝内经》中存在很多的同形词语。这些词语呈现出来源方面取法自然、构成方面部分词素复现率高、意义方面内涵独特等特点,且较多词语为后世医书沿用,对它们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阅读理解《黄帝内经》。 袁开惠 张亭立 孙文钟关键词:同形词 语法意义 苏合香考 被引量:9 2017年 苏合香在秦汉时期已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土,后被广泛应用于中土的医疗及社会生活。根据维吾尔医药典籍记载,可以较为清晰地认识不同历史时期典籍所记载的苏合香。苏合香有较多异名,这些异名或得名于其功效,或得名于商贾宣传,或得名于梵语音译,或与其真假有关。苏合香在西域诸国用于佛教礼佛,烟熏驱蛇,涂身去臭,熏香醒神;在中国用于香衣香体,养生疗病,置棺防腐。进入中土后,在汉唐时期长生久视的时代追求中,由单方而复方,由外用而内服,最终在佛家沐浴汤方、五香散等香方的影响下,至晚在唐代中叶形成了中土新剂吃力伽丸,于唐玄宗、宋真宗时因皇帝赏赐忠臣而盛行一时。 袁开惠 王兴伊关键词:苏合香 佛教 礼佛 说“火齐”——读《史记》劄记一则 被引量:2 2015年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之《仓公诊籍》既为史学典籍,又为医家著述,在传统医学和古代史学中具有双重价值。其中应用"火齐"治疗寒热、风疝等共有六例,然而后世史籍、医籍中均无记载。金元以降,医学界多以"火齐汤"为清热逐火之剂,于"火齐"则无论。清代小学家指"火齐汤"为和煮汤药,于"火齐"亦阙如。"火齐"实为云母之一种,可服食,益养生。"火齐汤"即以赤色云母为主要成分的汤剂,补虚可纳气。可见史学之洋洋大观,无不并包,不仅要熟谙文史,亦须融通医文,方可还"火齐"之本来面目。 张亭立 袁开惠关键词:云母 “上池之水”试诠 “上池之水”为何物,历来说解不一,本文从语言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几个方面对“上池之水”作了探讨。认为其为古人认识中的天上所来之水,即露、霡霂。古人以其服药行为与汉代承露、饮露习俗有关,也说明了中国医学于汉代已经具备服药用... 袁开惠关键词:水文化 语言学 考古学 文献传递 老官山汉墓医简《六十病方》病名释难 被引量:7 2018年 对比同时期出土医学文献与传世医书的相关内容,对老官山汉墓医简《六十病方》中的"■""承瘕""肠""身之不用""大伏蜡■蛕""过与恶伤"等数种疑难病症名称进行讨论和初步释读,认为"■"作为病名,兼表病位与症状;"承"为承接义,"承瘕"即后世"心承伏梁"病;"肠"指胃肠;"身之不用"指偏枯、身偏不用病;"大伏蜡■蛕"为同属腹中病的病症群,■为蛟的记音字,伏、蜡、■蛕均言腹中寄生虫病;"过""恶伤",均为面部难愈之创伤,"过伤"可对应后世的瘑疮,"恶"指迁延难愈的恶疮;应包含砭刺不当所造成的误伤。 袁开惠 和中浚 杨华森 赵怀舟本能 多元 发展:范行准的中国预防医学思想 被引量:1 2018年 医学史家范行准主张以史学方法研究医学史。其预防医学思想史的研究亦以史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展开。其对于预防医学史的研究既是其志趣所在,也与新中国初期国家所颁布的"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方针直接相关。其研究贯彻史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所取用史料不限于文献,在民俗、俗语、巫术、文献的层分缕析中探讨中国历史上的预防医学思想,认为预防医学的发生是本能的、多元的,预防医学又在演进之中。范行准的研究启迪当下医学史的研究应打通内史与外史,将医学的发生与发展置于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宏阔背景中去考察、研究。 朱凌凌 刘庆宇 袁开惠关键词:史学方法 医学史 美国特拉华大学PBL教学特色及其对中医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2 2017年 近些年来,在西医院校临床学科PBL教学的影响下,国内的中医药院校多提倡PBL教学,但又往往将PBL模式化、程式化,强调临床案例,强调临床案例的分幕等。如何设计和实施"好问题"是特拉华大学PBL教学的重中之重。该大学让PBL教学回归本初,即Problem Based Learning,根植"问题"的学习,其应用的学科与实施的形式均不囿于固有模式。因此,其PBL不仅灵活多样,而且实现了蓬勃发展。 袁开惠 沈若冰 李玉霞关键词:中医教育 项痛“员员澹澹”释义 2014年 《太素》卷第二十五《五藏热病》:“肾热病者,先腰痛月f亍酸,苦渴数饮食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所亍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其项痛員員澹澹。 张亭立 袁开惠释“不借”、“七月”、“祭”——浅析考察古代社会在训诂中的重要作用 2005年 本文通过考察“不借”、“七月”、“祭”这几个古代汉语词,阐明了这几个词古今意义的显著差别;并且在对这几个词的意义的考察过程中,揭示了古代社会这个大背景在古代汉语词义研究这个“微观”领域及训诂中的重要作用。 袁开惠 贾素娟关键词:训诂 词义 古代社会 词义研究 古代汉语 汉语词 尊重教育 灵活教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经典课程教学实录与反思 被引量:4 2016年 尊重是人本主义的教育态度与教育原则。尊重的教育,即以人本情怀对待教育与教学,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整体认知,尊重学生个体。践行尊重的教育理念,就是灵活教学,既要灵活调整教学目标与内容,也要充分关注到学生个体的情绪变化等。中医人文经典课程,以塑造中医生的良好医德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中医人文经典课程的教学呼唤尊重的教育。 袁开惠 刘庆宇关键词:教育 个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