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玉红
- 作品数:40 被引量:193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川芎嗪防治庆大霉素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理机制研究被引量:11
- 1995年
- 腹膜内注射庆大霉素,建立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动物模型,观察川芎嗪对急性肾衰的防治效果,并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川芎嗪可改善实验动物的肾功能,降低肾小管损害,促进肾髓质PGE2分泌,升高PGI2/TXA2比值,减少该模型肾皮质丙二醛含量。提示川芎嗪可能通过影响肾髓质前列腺素分泌而对急性肾衰产生防治作用,还可能与减少肾皮质氧自由基的产生有关。
- 梁翠茵段金虹程锦轩王砺薄玉红郑法雷王振纲
- 关键词:急性肾功能衰竭川芎嗪庆大霉素前列腺素丙二醛
- 牛磺酸对马兜铃肾损害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 2001年
-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马兜铃肾损害的治疗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给大鼠喂服马兜铃煎剂及马兜铃煎剂加牛磺酸溶液 ,观察对比血压 (尾部收缩压 ) ,SCr,BUN ,血、尿渗透压 ,血色素 ,尿蛋白SDS PAGE电泳以及肾组织脂质过氧化物 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肾组织的病理改变。 结果 :四月后单服马兜铃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肾组织中MDA高于马兜铃加牛磺酸组 (P <0 0 0 2 ;P <0 0 0 5 ) ,但全血血红蛋白含量、体重较低 (P <0 0 2 ;P <0 0 2 ) ;马兜铃加牛磺酸组大鼠肾组织的病理损害较轻。 结论 :口服牛磺酸能够减轻马兜铃引起的大鼠肾脏损害 。
- 薄玉红王世相郑法雷毕增祺
- 关键词:马兜铃肾损害牛磺酸
- 马兜铃酸I诱导的LLC-PK1细胞凋亡及其意义被引量:70
- 1999年
- 目的探讨在体外条件下马兜铃酸I(AAI)能否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凋亡及发生凋亡的条件。方法应用光镜、琼脂糖凝胶电泳、AnnexinVFlous凋亡检测试剂盒鉴定细胞凋亡,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细胞比例。结果002g/L,004g/L,008g/L的AAI作用24小时可明显诱导LLCPK1细胞凋亡,001g/L的AAI无此作用。随AAI浓度的增高,凋亡细胞比例增加。结论在体外条件下一定浓度的AAI能诱导LLCPK1细胞发生凋亡,其作用与浓度有关。
- 高瑞通郑法雷刘彦信郑德先李雪梅薄玉红薄玉红
- 关键词:细胞凋亡马兜铃酸肾间质纤维化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30例尿毒症患者早八时抽空腹血,用酶标法测定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前及用药二周、四周、八周后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男(6.24±4.18)μg/L,女(9.86± 5.86)μg/L;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前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的水平为男(21.18±7.42)μg/L,女(29.04±6.48)μg/L;应用二周后为男(16.24±5.88)μg/L,女(20.28±6.36)μg/L;四周后为男(13.76±4.24μg/L,女(16.82±5.25)μg/L;八周后为(14.84±6.496)μg/L,女(18.47±5.34)μg/L。结论 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增加食欲、改善营养状态。
- 王世相薄玉红姜枫管德林
- 关键词:尿毒症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瘦素
- 473例肾小球疾病的临床与病理研究被引量:4
- 1991年
- 本文通过对473例经肾活检证实的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病理研究,明确了北京地区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的分布特点,及不同临床类型的肾小球肾炎与其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系膜增殖性肾炎发生率最高(27.6%),其次为局灶性增殖性肾炎(19.5%)和IgA肾病(18.2%)。在继发性肾炎中,以狼疮性肾炎和紫癜性肾炎为多见。
- 黄庆元王晓南张建玉李学旺郑法雷毕增祺张位冬薄玉红段琳徐宝梅路英杰
- 关键词:肾小球病病理肾活检
- 肾髓质囊性疾病
- 1995年
- 肾髓质囊性疾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100730)毕增祺,薄玉红典型的肾髓质囊性疾病包括肾非结核性肾髓质囊性联合征(NCRMC)和髓质海绵肾。NCRMC本病特点是肾硬化、肾功能衰竭和肾髓质囊肿,现报道已有数百例病人,在儿童肾功能衰竭的病...
- 毕增祺薄玉红
- 关键词:肾疾病病理
- β_2微球蛋白与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性被引量:1
- 2002年
- 王世相薄玉红
- 关键词:Β2微球蛋白
- 马兜铃酸致大鼠慢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1
- 2001年
- 目的: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马兜铃酸(AA)诱导实验动物慢性肾间质纤维化的报告。本研究目的在于初步观察不同剂量的 AA可否引起大鼠慢性肾小管-间质损伤。方法:实验动物分为 3组:(1)低剂量 AA组(AL组, N=20):给以AA 2.5mg·kg-1·d-1,腹膜内注射共12周;(2)高剂量AA组(AH组,N=20):给以AA 5mg·kg-1·d-1,腹膜内注射共 12周;(3)对照组(C组,N=6):给以生理盐水腹膜内注射,每只 2 ml/d,共 12周。 AL、AH两组在用药后1、2、4、8、12周分别处死4只大鼠,C组动物实验结束时处死,分别进行尿蛋白定量,尿β2-MG、肾功能、肾脏病理等方面的检查。结果:AL组在用药后12周血BUN水平有明显升高(P<0.05);AH组在用药后8、12周血BUN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P<0.01);而两组动物在用药后各时间点均未见尿蛋白、尿β2-MG、Scr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病理检查可见两组动物8~12周后有轻度肾小管-间质损害,尤以 AH组较为明显。结论:木研究中应用的一定剂量和时间的马兜铃酸可诱导大鼠发生慢性肾小管-间质损害及BUN升高,但诱导实验动?
- 张晓明郑法雷李艳段林金晶薄玉红黄庆元
- 关键词:马兜铃酸肾小管-间质损伤马兜铃酸肾病
- 尿中附菌上皮细胞联合尿白细胞计数对女性尿路感染的诊断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检测尿沉渣中附菌上皮细胞对尿路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30例女性反复发生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尿沉渣相差显微镜检查动态观察共150例次,同时进行尿常规、尿细菌培养计数检查。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联合应用相差显微镜检出的附菌上皮细胞及尿中白细胞计数在诊断女性尿路感染中的意义。结果动态监测患者尿液检查结果,发现尿中附菌上皮细胞与尿培养细菌计数与临床表现呈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8565、0.8158,均P〈0.05)。尿白细胞计数与临床表现无明显相关性,尿沉渣相差显微镜检附菌上皮细胞联合尿常规检查可明显提高对尿路感染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尿相差镜检附菌上皮细胞联合尿常规检查是诊断尿路感染的比较特异和比较敏感的方法。
- 薄玉红姜枫毕增祺
- 关键词:尿路感染相差显微镜
- 器官移植患者复数菌血行感染六例
- 2001年
- 韩修武薄玉红管德林王建文李晓北张勇韩志友
- 关键词:器官移植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