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东章

作品数:5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小菜蛾
  • 3篇菜蛾
  • 2篇绒茧蜂
  • 2篇精子
  • 2篇精子发生
  • 2篇寄生
  • 2篇寄生蜂
  • 2篇茧蜂
  • 2篇半闭弯尾姬蜂
  • 2篇菜蛾盘绒茧蜂
  • 1篇动物群落
  • 1篇多分DNA病...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观察
  • 1篇幼虫
  • 1篇生理机制
  • 1篇啮小蜂
  • 1篇群落
  • 1篇群落多样性
  • 1篇转BT基因棉

机构

  • 5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蔡东章
  • 4篇白素芬
  • 4篇李欣
  • 3篇陈学新
  • 1篇门兴元
  • 1篇何璠
  • 1篇尹新明
  • 1篇戈峰

传媒

  • 2篇昆虫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二种寄生蜂寄生抑制小菜蛾精巢生长和精子束形成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我们曾发现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vestalis和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寄生严重阻碍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幼虫的精子发生。本研究着重比较2种蜂寄生对小菜蛾精巢生长和精子束形成的影响,以探明寄生因子对昆虫生殖调控的作用途径。采取过寄生和假寄生方法,对2种蜂各自寄生后的小菜蛾精巢生长体积,精子发生和形成过程中生精细胞、精子束的显微形态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茧蜂和姬蜂寄生均明显降低小菜蛾精子束的数量,严重阻碍了寄主幼虫的精子发生和精子形成。姬蜂寄生造成小菜蛾精巢畸形,而茧蜂则造成小菜蛾精子束畸形,且茧蜂对小菜蛾精巢生长的抑制程度明显强于姬蜂。过寄生造成寄主寄生性去势程度加剧,茧蜂和姬蜂过寄生后的小菜蛾精巢体积分别为0.005mm3和0.008mm3,仅为各自只寄生1次后精巢体积的33.1%和36.3%。假寄生后,发现只有寄生蜂母代物质存在的前提下,对小菜蛾精巢生长的抑制程度基本模拟了正常寄生时的状态,说明多分DNA病毒(polydnavirus,PDV)和毒液发挥了主要作用。由此推断分属姬蜂属PDV和茧蜂属PDV的2类PDV功能基因对小菜蛾精巢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何璠白素芬李欣蔡东章
关键词:菜蛾盘绒茧蜂半闭弯尾姬蜂小菜蛾寄生多分DNA病毒
三种内寄生蜂寄生对小菜蛾幼虫精子发生的影响被引量:9
2006年
内寄生蜂寄生可能会引起寄主的寄生性去势。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与菜蛾啮小蜂Oomyzus sokolowskiiKurdumov(膜翅目:姬小蜂科)、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Hell啨n(膜翅目:姬蜂科)、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Kurdj.)(膜翅目:茧蜂科)3个寄生体系,利用形态学方法和蛋白质技术,研究了寄生对小菜蛾幼虫精子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菜蛾啮小蜂寄生对寄主的精子发生过程没有影响。半闭弯尾姬蜂寄生造成寄主精母细胞的细胞核畸形,精细胞的染色质超浓缩并趋向核膜,但能形成少量的精子;半闭弯尾姬蜂寄生会导致寄主精巢总蛋白的含量显著下降。菜蛾盘绒茧蜂寄生对小菜蛾幼虫精子发生的抑制程度最强,被寄生寄主的精母细胞出现肿胀,核膜皱缩,胞质中的线粒体发生病变;精细胞的染色体也出现超浓缩并趋向核膜,大量的精子溶解,无正常的精子形成;其精巢总蛋白含量的下降程度比姬蜂寄生的更为明显,且导致分子量为63.4kD的主蛋白缺失。
蔡东章白素芬李欣陈学新
关键词:菜蛾啮小蜂半闭弯尾姬蜂菜蛾盘绒茧蜂小菜蛾精子发生
转Bt基因棉田与常规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1
2003年
研究了在棉花生长的早期、中期和后期转Bt(bacillusthuringiensis)基因棉和常规棉两种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 ,GK 12未防治区的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害虫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在棉花生长前期和后期要高于泗棉 3号未防治区 ;GK未防治区的天敌亚群落多样性指数在棉花生长后期高于泗棉 3号未防治区 ,在棉花生长的早期和中期 ,两者的大小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对影响棉田生态系统 3种多样性指数的因子的方差分析表明 ,棉花品种和化学防治措施的共同作用是影响棉田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和天敌亚群落多样性指数的主要因子。
门兴元戈峰尹新明蔡东章
关键词:转BT基因棉节肢动物群落
寄生蜂引起的寄主昆虫寄生性去势的生理机制被引量:4
2008年
寄生物寄生后,通常会破坏寄主的生殖器官,抑制寄主内生殖系统的发育,这种现象被称为寄生性去势。在众多类型的寄生物和寄主系统中,这种寄生性去势现象普遍发生,但较少涉及机理的研究报道。本文着重评述了在内寄生蜂-寄主昆虫体系中,寄生蜂引起的寄主昆虫寄生性去势的生理机制及寄生因子在其中所起的生理作用。以期为今后探索从生殖调控入手的害虫防治新策略提供信息。
蔡东章白素芬李欣陈学新
关键词:寄主昆虫生理机制
小菜蛾精子发生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5
2008年
从形态学方面对小菜蛾精子发生过程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小菜蛾精巢主要在末龄幼虫期的4龄发育,4龄当天即开始出现成熟的精子,幼虫期主要生成无核精子,有核精子主要在成虫期形成.小菜蛾的二型精子(Dichotomic Spermatogenesis)在其初级精母细胞期发生分化,精巢中出现无核和有核2种初级精母细胞.小菜蛾成虫每个精子束中含有256个精子,无核精子长度大约为20μm,而有核精子长度约为12μm.小菜蛾精原细胞染色体数目为30对.
蔡东章白素芬李欣陈学新
关键词:精子发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