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丽妍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正畸
  • 4篇细胞
  • 3篇牙移动
  • 3篇羟基磷灰石
  • 3篇纳米羟基磷灰...
  • 3篇骨细胞
  • 3篇成骨
  • 2篇牙槽
  • 2篇牙槽骨
  • 2篇牙槽骨缺损
  • 2篇缺损
  • 2篇骨缺损
  • 2篇成骨细胞
  • 1篇续断
  • 1篇牙齿移动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组织
  • 1篇牙周组织改建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刺激

机构

  • 8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佳木斯大学

作者

  • 8篇蒋丽妍
  • 7篇赵刚
  • 3篇李德超
  • 2篇叶之慧
  • 1篇冯卉姗
  • 1篇王健平
  • 1篇孙佳宁
  • 1篇莫宏兵
  • 1篇李宝花
  • 1篇沈子童
  • 1篇王石
  • 1篇刘路阳
  • 1篇赵熙儒
  • 1篇付月明
  • 1篇杨东红
  • 1篇尹蒙熔
  • 1篇杨明
  • 1篇孟丹
  • 1篇陈家亮

传媒

  • 3篇黑龙江医药科...
  • 3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正畸力对炎症牙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比分析IGF-Ⅰ对炎症和健康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炎症牙移动和健康牙移动1、3、7、14、21d组及对照组,近中移动各组大鼠上颌第一磨牙,分别测量各组大鼠牙齿移动距离并进行IGF-Ⅰ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结果:在相同的牙移动时间内,炎症组大鼠牙移动距离大于健康组;健康牙移动组的IGF-Ⅰ含量高于炎症牙移动组,压力侧和张力侧的IGF-Ⅰ含量都与牙周组织状态和加力时间相关。结论:由于慢性炎症环境的存在,炎症牙移动组IGF-Ⅰ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为了获得快速有效的正畸治疗效果,可通过局部应用IGF-Ⅰ调节牙周细胞活性,加速牙周组织改建。
杨东红王石蒋丽妍冯卉姗叶之慧
关键词:牙移动牙周组织改建
PBL教学模式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以问题为导向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最早使用的是加拿大MeMaster大学医学院。他们在1965年创立医学院时,就决定不使用大班授课方式教学,而完全使用PBL学习法,让学生自我学习,主动学习,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近几年来,在许多发达国家名声鹊起,是教学改革大潮的弄潮儿。口腔正畸学是一门极富实践性的学科,传统的医学教育原以老师灌输式为主,学生主动思维匮乏,当直面临床病例时,匮乏的独立思考能力浮出水面,不会很好的所学知识融会在一起。而PBL正畸教学模式恰恰是针对这些方面进行了改进,基于PBL教学的良好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引进PBL教学模式,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深深体会到PBL在口腔正畸教学中的优越性。
赵刚孙佳宁叶之慧蒋丽妍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口腔正畸学
自组装多肽纳米支架对炎症刺激下成骨细胞迁移、增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改变氨基酸序列的方法,合成具有针对成骨细胞双重作用的多肽(RADA16-NBD),并检测其对炎症刺激下成骨细胞迁移、增值能力的影响。方法:制备RADA16-NBD水凝胶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结构。同时在多肽水凝胶支架RADA16-NBD上接种炎症刺激下的成骨细胞,观察细胞粘附、伸展、迁移和增殖的情况。结果:炎症刺激下成骨细胞能够在RADA16-NBD水凝胶中粘附、伸展、迁移和增值,并对炎症刺激下成骨细胞的迁移、增殖能力都有较高的表达。结论:自组装多肽水凝胶能够支持炎症刺激下成骨细胞的粘附、伸展、迁移和增殖,显示其既具有成骨又能抑制炎症活化的双重功能,为应用于炎症性骨吸收特别是牙周炎引起的骨缺损的治疗开拓一条新的方向和思路。
赵刚刘路阳蒋丽妍
关键词:成骨细胞
壳聚糖修饰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载体介导BMP-2转染成骨细胞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壳聚糖(chitosan,CS)修饰的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纳米粒载体携带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基因转染成骨细胞,及转染后对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HA-CS纳米粒载体对成骨细胞的毒性反应;用HA-CS纳米粒载体转染技术,将BMP-2目的基因导入成骨细胞,评估转染效率;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aphatase,ALP)活性。结果:MTT结果提示HA-CS纳米粒混悬液浓度在500mg/L以下对成骨细胞无毒性作用;其转染效率优于没经修饰的HA;转染后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并增加了ALP活性。结论:HA-CS纳米粒在一定浓度下对成骨细胞无毒性作用,作为输送载体可以安全地将目的基因BMP-2导入成骨细胞,并促进了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赵刚赵熙儒莫宏兵陈家亮蒋丽妍
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BMP-2成骨细胞
葛根素、柚皮苷对成骨细胞增值及分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葛根素、柚皮苷对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增值、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法观察葛根素和柚皮苷对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增值的影响,应用ALP法观察葛根素和柚皮苷对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在成骨细胞增值方面,葛根素和柚皮苷对成骨细胞增值均有明显促进作用,但柚皮苷对成骨细胞增值能力的影响要优于葛根素对其能力的影响;在成骨细胞分化方面,葛根素和柚皮苷均能提高成骨细胞的ALP活性,但柚皮苷对其的影响要优于葛根素对其的影响。结论:葛根素与柚皮苷对成骨细胞增值和分化均有促进作用,但柚皮苷对成骨细胞的增值分化的影响要优于葛根素。
赵刚付月明李德超蒋丽妍刁天娇
关键词:细胞培养
PAN/CS/BCP/川续断复合支架材料修复牙槽骨缺损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研究多孔聚丙烯晴基碳纤维/壳聚糖/双相磷酸钙/川续断(PAN/CS/BCP/川续断)复合支架材料对牙槽骨缺损区的骨愈合及修复作用。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在佳木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及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完成。选用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下颌双侧10mm直径的圆型人工牙槽骨缺损模型。随机等分为实验组(植入PAN/CS/BCP/川续断复合支架材料)和对照组(植入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分别于4、8、12周各处死动物2只,进行骨密度值分析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1)12周时,实验组骨缺损处边缘为高密度阻射影,边缘连续且密度与正常骨组织一致。(2)各个时期内实验组新骨生成均较对照组快,且新生骨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3)组织形态观察:HE染色显示,12周时实验组牙槽骨的缺损区可见骨化线及较规则骨组织形成。结论 PAN/CS/BCP/川续断复合支架材料有加快骨再生的能力,对骨的愈合有促进作用。
赵刚沈子童李德超蒋丽妍
关键词:骨缺损川续断纳米羟基磷灰石
犬牙根管治疗后与活髓牙正畸移动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经根管治疗牙与活髓牙在同等正畸力作用下组织学是否发生同样的变化。方法:犬10只,随机分为正畸加力组与不加力组,再把每只动物的下颌第一前磨牙选择做根管治疗和不做牙髓处理,以下颌第三前磨牙为支抗,远中移动下颌第一前磨牙,主动加力后对比观察。通过HE染色与SEM观察移动牙齿牙周组织的变化。结果:经根管治疗的牙与正常牙正畸移动后,HE染色切片光镜观察及扫描电镜观察牙周组织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适宜的正畸力作用下,经根管治疗牙能与正常牙一样移动,其组织学上,牙移动对牙周组织有一定的破坏。
王健平孟丹赵刚杨明蒋丽妍
关键词:根管治疗牙移动
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牙槽骨缺损后正畸牙齿移动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牙齿在纳米羟基磷灰石(nHA)修复牙槽骨缺损组织中的移动及牙周组织中破骨细胞的表达情况,进一步了解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的改建规律,探讨在nHA修复牙槽骨缺损后的组织中进行牙齿移动的可行性。方法:建立nHA修复兔牙槽骨缺损后的牙齿移动模型,测量牙齿移动的距离;制作组织学切片,对破骨细胞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同时间点破骨细胞计数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牙槽骨修复区域移动牙齿,其牙周组织改建规律与正常牙槽骨基本一致,提示nHA修复后的牙槽骨组织可以进行正畸牙齿移动。
赵刚尹蒙熔李德超李宝花蒋丽妍
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正畸牙移动牙槽骨缺损破骨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