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丽芳

作品数:330 被引量:454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4篇期刊文章
  • 77篇专利
  • 4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7篇理学
  • 47篇机械工程
  • 12篇电子电信
  • 7篇核科学技术
  • 6篇电气工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化学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7篇介质
  • 165篇介质阻挡
  • 163篇阻挡放电
  • 161篇介质阻挡放电
  • 110篇等离子体
  • 98篇放电
  • 71篇斑图
  • 65篇光谱
  • 57篇晶体
  • 57篇光子晶体
  • 52篇等离子体光子...
  • 40篇振动温度
  • 34篇壁电荷
  • 32篇分子振动温度
  • 31篇放电间隙
  • 26篇电子密度
  • 23篇电子激发
  • 23篇光谱诊断
  • 22篇电子激发温度
  • 21篇光子

机构

  • 323篇河北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河北农业大学
  • 5篇河北省光电信...
  • 3篇滨州学院
  • 2篇北华航天工业...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北京印刷学院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大学

作者

  • 330篇董丽芳
  • 56篇贺亚峰
  • 55篇范伟丽
  • 41篇李雪辰
  • 32篇刘富成
  • 20篇尹增谦
  • 20篇王永杰
  • 18篇冉俊霞
  • 18篇刘微粒
  • 16篇李树锋
  • 16篇张彦召
  • 15篇尚勇
  • 14篇刘书华
  • 14篇赵增超
  • 14篇冯帆
  • 13篇刘伟波
  • 13篇王志军
  • 13篇李永辉
  • 13篇赵龙虎
  • 13篇刘峰

传媒

  • 61篇光谱学与光谱...
  • 53篇河北大学学报...
  • 31篇物理学报
  • 13篇中国物理学会...
  • 9篇发光学报
  • 7篇高电压技术
  • 5篇人工晶体学报
  • 5篇量子电子学
  • 5篇中国科学:物...
  • 4篇光学学报
  • 4篇华北电力大学...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自然科学进展
  • 2篇量子电子学报
  • 2篇Journa...
  • 2篇激光杂志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光学技术
  • 1篇中国激光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9篇2019
  • 9篇2018
  • 23篇2017
  • 23篇2016
  • 21篇2015
  • 19篇2014
  • 14篇2013
  • 14篇2012
  • 20篇2011
  • 8篇2010
  • 20篇2009
  • 15篇2008
  • 42篇2007
  • 10篇2006
  • 24篇2005
  • 6篇2004
3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介质阻挡放电系统中超四边形斑图形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在氩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放电中,对超四边形斑图的形成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随着外加电压的升高,斑图类型经历了四边形斑图、准超点阵斑图、超四边形斑图、条纹斑图或六边形斑图的演化顺序.对这些斑图进行了傅里叶谱分析,得到了空间模式随电压的变化关系.此外,在外加电压升高的过程中,出现了具有不同空间尺度的两种超四边形斑图,它们满足不同的驻波条件.分析了壁电荷在超四边形斑图形成中的作用.实验测量了斑图类型随气隙间距和外加电压变化的相图以及超四边形斑图随气隙间距和气隙气压变化的相图.测量了击穿电压和超四边形斑图的产生电压随空气含量变化关系,发现随着空气含量的增大,击穿电压和超四边形斑图的产生电压都逐渐增大.
董丽芳赵海涛谢伟霞王红芳刘微粒范伟丽肖红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斑图壁电荷
托卡马克中氢原子密度分布的模拟
2001年
采用Monte -Carlo方法 ,模拟了CT - 6B托卡马克中氢原子的输运过程 ,考虑了弹性碰撞、电荷交换和碰撞电离等过程 ,得到了CT - 6B中氢原子密度的径向分布 。
张庆利董丽芳
关键词:蒙特卡罗方法托卡马克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中斑图时空行为的光电测量
斑图是指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具有某种规律性的非均匀宏观结构,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自组织现象。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并可以在许多非平衡态系统中获得。本文在介质阻挡放电系统中,获得了超四边形发光斑图,并利用二维可变的双通道光学测量...
范伟丽董丽芳高瑞玲
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超四边形斑图的等离子体参量被引量:11
2012年
本工作利用双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采用发射光谱方法,在大气压氩气介质阻挡放电中研究了由不同空间尺度微放电通道构成的超四边形斑图的等离子体参量.实验发现直径较大的微放电通道(大点)和直径较小的微放电通道(小点)亮度不同.采用氮分子第二正带系谱线计算了分子振动温度,利用谱线强度比方法得到了电子激发温度,用氩原子696.54nm谱线的Stark展宽估算了电子密度.结果显示小点的电子密度和分子振动温度均高于大点,而电子激发温度低于大点.这说明稳定超四边形斑图中不同尺度微放电的等离子体状态不同.
陈俊英董丽芳李媛媛宋倩嵇亚飞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
大气压氩气射流等离子体放电发展速度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利用交流空心针-板放电装置,在大气压环境中产生了两种不同极性的氩射流等离子体,利用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发光信号,研究了两种等离子的形貌和放电的发展速度。利用高速相机拍摄了两次放电的形貌,发现正半周放电长度约为0.8 cm,负半周放电长度约为1.6 cm。然后利用两个光电倍增管配合,分别测量了正负半周放电的发展速度,正半周放电发展速度为(3.1±0.2)×106cm/s,负半周放电发展速度为(2.2±0.1)×107cm/s,而且两次放电的发展方向相同。通过对电子激发温度空间分布的分析,发现电场是影响等离子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
董丽芳李永辉
关键词:电子激发温度
介质阻挡流光放电中的螺旋波与靶波被引量:11
2004年
采用双水电极实验装置,对大气压氩气介质阻挡放电中的靶波与螺旋波斑图进行了观察测量.实验发现靶波与螺旋波可以互相转变,且有2种不同的转变路径:靶波→单臂螺旋波→靶波→单臂螺旋波;靶波→单臂螺旋波→双臂螺旋波→靶波.
刘富成董丽芳贺亚峰尹增谦
大气压氩气介质阻挡放电光谱被引量:14
2004年
采用单色仪测量了大气压氩气介质阻挡放电(DBD)中的激发光谱,实验在300~800nm的范围内测量了大气压氩气DBD的发射光谱,经分析发现,氩的发射谱线集中在690~800nm的范围内,且全部为氩原子的谱线.研究了这些谱线的强度随外加电压的变化,本工作的结果对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具有较重要参考价值.
冉俊霞毛志国董丽芳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光谱诊断发射光谱氩原子
中等pd值介质阻挡放电中的六边形斑图被引量:2
2006年
实验采用双水电极装置,在中等pd(p为气体的压强,d为放电间隙)值介质阻挡放电中观察到了六边形斑图.实验发现,随电压的升高,六边形斑图是由弥散放电模式演化而成.通过测量各模式的光电流信号,发现在弥散放电模式时放电脉冲是单个的,而出现丝状放电时光信号表现为多个脉冲,且放电脉冲个数随外加电压的升高而增加.
高瑞玲董丽芳贺亚峰刘富成李树锋何寿杰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斑图
不同气压介质阻挡放电中的气体温度被引量:2
2010年
介质阻挡放电被广泛地应用于材料合成、表面处理和污染控制等领域.为了提高它的应用效率,人们期望测得其各种等离子体参量,如气体温度、电子密度以及电子激发温度等.本实验利用波尔兹曼图解法分析了N2+第一负带系(B2∑u+→X2∑g+)的(0,0)带的发射谱线,对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转动温度(气体温度)进行了测量.通过改变实验条件研究了放电气体中氩气含量和气压对等离子体气体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温度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其变化范围是490~550 K,但氩气含量对气体温度的影响不大.
刘为远董丽芳张彦召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
氢原子谱线测定EACVD中电子平均温度被引量:3
2005年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以CH4/H2 混合气体为原料气体的EACVD中氢原子的发射过程进行了模拟。在模拟中考虑了电子与H2 的弹性碰撞及振动激发、分解、电子激发、相应于Hα,Hβ,Hγ谱线的激发、电离及分解电离等非弹性碰撞过程;与CH4的碰撞考虑了弹性动量传输及振动激发、分解、电子激发、电离及分解电离等非弹性碰撞过程。研究了不同CH4浓度下基片表面上电子平均温度与氢原子谱线相对强度的关系,给出了一种对EACVD中电子平均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的方法。对于有效控制工艺条件,生长出高质量的金刚石薄膜具有重要意义。
尚勇董丽芳王志军
关键词:EACVD平均温度氢原子电子激发CH4非弹性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