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艳 作品数:7 被引量:91 H指数:5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我国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11年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引起的一种经蜱传播的人畜共患病。近年来,在美国、欧洲、非洲等地均有相关病例报道,我国也有病例发现。该病主要引起发热,血小板减少,严重可引起多脏器损害,甚至死亡。因此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分别从HGA的发现,临床特点,治疗,预防等方面介绍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研究进展。 殷红梅 葛艳关键词: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四环素类抗生素 以结果为导向的基础医学整合模块课程的构建与思考 被引量:26 2019年 以结果为导向(outcomes based education,OBE)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基于在基础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涉及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等多学科以及人体几乎各器官系统疾病发生机制与转归等主干桥梁专业知识,针对其具有知识点呼应、内容宽泛、与临床紧密联系承上启下的特征,构建了基础医学"损伤、感染、免疫与修复"的全英文模块课程。模块教学从知识结构出发进行反向课程设计、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与学的教学手段、持续改进教学评价及保障体系。这种教学模式优化了传统学科教学体系和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体系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了医学教育质量,促进了基础医学的建设,推进了医学教育国际化进程,为国家培养了更多能够适应未来全球发展所需的医学专业人才。 姜文霞 余莉 陈小平 张青锋 王飞 徐晓娟 尹岚 葛艳 徐新东 安毛毛关键词:整合课程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流行病学与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了解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病学情况以及耐药机制,帮助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110株及敏感株6株,进行来源病区和标本种类的统计分析;应用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REP-PCR)进行基因型分型;使用PCR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OXA、IMP、VIM等)及外排泵编码基因(ade A、ade B、ade C、ade J、ade G)的携带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比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的外排泵基因表达量的差异。结果 110株菌株主要来自痰标本,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率最高;所有菌株REP-PCR电泳图谱分为A^G 7型,110株耐药菌株均为A型,且均被检测到含有OXA-23、OXA-51基因,均未检测到含有OXA-24、OXA-58、IMP-1、IMP-2、VIM-1、VIM-2基因;外排泵编码基因ade A、ade B、ade C、ade J及ade G的阳性率均为100%;耐药菌株外排泵编码基因ade A、ade B、ade C表达量明显高于敏感菌株。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型别基本相同,均为A型,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β-内酰胺酶基因(OXA-23、OXA-51)的表达以及外排泵基因(ade A、ade B、ade C)的过度表达与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关。 张广慧 曹雪萍 俞静 刘瑛 葛艳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 Β-内酰胺酶 外排泵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左金丸醇提物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人胃癌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研究左金丸醇提物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人胃癌MKN45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7.81、15.63、31.25、62.5、125、250、500μg/mL)的左金丸醇提物分别作用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胃癌MKN45细胞,24、48、72h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左金丸醇提物作用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人胃癌MKN45细胞时凋亡相关蛋白Bax、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的表达情况。结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MKN45细胞组、左金丸醇提物低剂量(40μg/mL)组、左金丸醇提物高剂量(180μ/mL)组凋亡细胞百分比分别为:(0.28±0.105)%、(3.27±0.702)%、(7.7±0.7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左金丸醇提物低、高剂量作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MKN45细胞24h后,PARP蛋白(89×103)、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凋亡率上升,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左金丸醇提物能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人胃癌MKN45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调控凋亡相关基因Bax、PARP的表达可能是其诱导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胃癌MKN45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 汤庆丰 刘宣 葛艳 周宁 周利红 孙健 季青 高虹 李琦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 胃癌细胞 凋亡 核酸疫苗的作用及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2013年 核酸疫苗是一种拥有亚单位疫苗和重组疫苗的安全性和减毒疫苗和重组疫苗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特点的新型疫苗,近年来,关于核酸免疫的研究在各个领域广泛展开。本文对核酸疫苗的概念、特点、作用机制、疫苗的构建、应用、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作一综述。 张蕾 汪嘉 方小楠 龙聆群 赵莹 葛艳关键词:核酸疫苗 细胞免疫应答 重组疫苗 疫苗诱导 减毒疫苗 核酸免疫 浙江省羊体内无形体DNA的PCR检测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羊自然感染无形体的情况。方法在浙江省采集100份羊血标本,应用巢式PCR对羊血标本进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属16SrRNA基因扩增、测序,并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注册的基因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结果检出46份阳性,总阳性率为46%,其中山羊的阳性率为48.9%(44/90),绵羊的阳性率为20.0%(2/10);测序后与GenBank中注册序列比对分析,41份山羊和2份绵羊血标本与牛无形体相同基因区接近,3份山羊血标本与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相同基因区接近;不同地区的羊均感染羊无形体,不同地区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6,P<0.01)。结论该地区家畜动物中存在较高的牛无形体的自然感染,且山羊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储存宿主之一,该地区是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潜在疫源地。 殷红梅 葛艳 殷宏关键词:无形体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PCR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诱导的猪肠道-乳腺-sIgA轴以及免疫机制探讨 被引量:9 2021年 猪的"肠道-乳腺-sIgA轴"免疫通路是指侵染猪的胃肠道病原通过胃肠道免疫可以激发乳腺产生sIgA;sIgA被初生仔猪摄取可以获得针对胃肠道病原的被动免疫保护。该免疫通路的反应动力模式涉及病原侵染、抗原提呈、淋巴细胞活化、淋巴细胞的肠道和乳腺归巢以及抗体分泌等诸多环节,受到病原毒力、母猪的妊娠阶段及免疫生理状态等众多因素影响。目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诱发的"肠道-乳腺-sIgA轴"的理论可以解释自然感染状态下哺乳仔猪获得的被动免疫保护,但根据这一概念所设计的疫苗和免疫方案并未取得满意效果。本文综述了PEDV感染和宿主免疫各个环节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PEDV免疫和肠道-乳腺-s Ig A轴系反应的关键病原和宿主因素,提出了在轴系理论基础上应重视PEDV灭活疫苗以及特异IgG作用的建议。 陈冰清 葛艳 司伏生 董世娟 李震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动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