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虞琪
- 作品数:44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Stent Post-Dilation Did Not Influence Clinical Outcomes Among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 范虞琪陈昱韩志华殷兆芳许左隽范例卓杨张俊峰王长谦
-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综合治疗策略
- 2015年
- 《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4》指出,2013年城市居民冠心病病死率为100.86/10万,农村居民为98.68/10万。与2012年相关数据比较,冠心病的病死率呈上升态势。大量研究证据显示,有效的二级预防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改善生命质量,降低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 范虞琪王长谦
-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再次心肌梗死计划生育中国卫生农村居民
- 上海市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ASCVD发病危险分层评估及血脂达标情况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上海市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危险分层及血脂达标情况,和ASCVD高危患者LDL-C水平未达标的影响因素。方法:13735例60岁以上无ASCVD病史的体检者被分为非高血压组(7125例)与高血压组(661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依据ASCVD危险分层评估,3925例LDL-C水平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被分为ASCVD低危组(554例)、中危组(42例)与高危组(3329例),比较各组间血脂水平。依据LDL-C水平是否达标,分析高血压ASCVD高危患者LDL-C水平未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非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组女性、吸烟、慢性肾脏病(CKD)比例,年龄、腰围、BMI、SBP、DBP、FBG、TC、TG水平均显著升高,农村人员、合并DM比例均显著降低(P均=0.001)。与ASCVD低危组比较,ASCVD中危组、高危组TC、LDL-C、HDL-C水平均显著降低;与ASCVD中危组比较,ASCVD高危组上述血脂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农村人员、吸烟是ASCVD高危患者LDL-C水平未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69~3.643,P均=0.001),高龄、合并DM、合并CKD是其独立保护因素(OR=0.192~0.728,P<0.05或<0.01)。结论:上海市60岁以上高血压ASCVD高危患者血脂达标率低、女性、农村人员、吸烟是此类患者LDL-C水平未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
- 徐佶佶高金丽潘宇峰黄全李振华张俊峰范虞琪
- 关键词: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 超高龄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对9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38例首次接受起搏器治疗的超高龄患者,年龄(91.7±2.0)岁,分析其手术过程、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一年随访结果。结果所有3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心脏起搏器,其中单腔起搏器28例,双腔起搏器10例。1例患者因肾功能衰竭于术后24天死亡,其余患者术后无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5.6±3.4)天。术后一年内有4例患者共5次住院,但均与起搏器无直接关联,无患者死亡,无患者出现黑矇、晕厥等症状。结论 9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是有效且安全的。
- 陈侃任义荣张阳陈鑫张群李慧范虞琪解玉水王长谦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超高龄患者安全性
- 白藜芦醇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被引量:4
- 2007年
- 白藜芦醇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其可影响脂蛋白氧化、炎症反应、血管平滑肌增生、血管扩张、血管形成、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对动脉粥样硬化起预防作用。该文就其上述作用的近期研究成果作一介绍。
- 范虞琪王彬尧
- 关键词:白藜芦醇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抗炎症抗细胞增殖抗血栓
-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规范化药物治疗被引量:8
- 2015年
-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药物.大量研究证实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改善生命质量,减少血运重建需要,降低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的风险.临床医生应向患者仔细介绍使用这些药物带来的益处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真正地改善其预后.
- 范虞琪王长谦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药物
- 2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冠脉旋磨术的疗效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前瞻性随访分析经桡动脉旋磨术对老年冠心病(CHD)患者钙化病变的疗效。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入选了2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收集其临床、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脉介入(PCI)的资料。随访观察PCI围手术期(桡动脉穿刺开始至出院)及出院后随访期的无复流、冠脉破裂/穿孔、以及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再次PCI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24例患者均成功经桡动脉实施了冠脉旋磨术及支架植入。围手术期仅发生1例前降支远端夹层和角支闭塞(旋磨导丝所致)(4.17%),无其它MACE现象发生;随访期因肺炎呼吸衰竭死亡1例(4.17%),心绞痛发生1例(4.17%),其余患者均无MACE发生。结论:经桡动脉冠脉旋磨术治疗老年冠心病钙化病变安全、有效、易行。
- 朱华忠殷兆芳范虞琪范例韩志华许左隽解玉水王长谦
- 关键词:冠心病血管钙化
- 油红O染色在斑马鱼体内脂质染色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索油红O在斑马鱼体内脂质染色中的技术方法。方法取受精后4d的斑马鱼幼鱼,4%多聚甲醛固定12h后,用油红0工作液对整鱼进行染色,比较不同的染色时间及不同的染料浓度对油红O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斑马鱼脑组织、卵黄囊、鱼鳔及血管内的脂质被油红O染色。油红0液浓度0.3%、染色时间3h时斑马鱼整鱼油红O染色效果较好。结论油红O可对斑马鱼体内的脂质进行染色,可用于斑马鱼脂代谢研究。
- 陈侃王长谦范虞琪韩志华汪月高霖曾华甦
- 关键词:斑马鱼脂质
-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防治研究
- 王长谦范虞琪曹嘉添孟舒张俊峰黄周青陈婷陈侃顾俊汪月
- 该项目属于心脏、血管疾病领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中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尽管目前对冠心病的进行了积极的药物和手术治疗,但是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仍不可避免的进展,冠心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该项目以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
- 关键词: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血清三酰甘油水平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和血脂代谢异常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分布及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对sdLDL-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93例血脂代谢异常者分为A组(542例,TG<1.70 mmol/L)和B组(151例,TG≥1.70 mmol/L),同时选取健康对照者181名。采用肝素-镁沉淀法检测血清sdLDL-C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分析各组各指标间的差异及血清TG水平对sdLDL-C的影响。结果 B组TC、aopB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A组(P<0.05),HDL-C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A组(P<0.05)。健康对照组sdLDL-C水平呈偏态分布,以第95百分位数(0.62 mmol/L)作为正常参考阈值。血脂异常组sdLDL-C水平为0.46(0.34~0.64)m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22(0.16~0.38)mmol/L](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对sdLDL-C水平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TG和LDL-C。17.6%的A组患者血清sdLDL-C水平高于正常参考阈值(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表明,TG识别sdLDL-C水平升高的Cut-off值为1.36 mmol/L。结论血清sdLDL-C水平受TG的影响最大,判断sdLDL-C水平是否升高的TG的界值应适当调低。
- 张正清王连升庄兴张琦范虞琪陈福祥
- 关键词: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血脂代谢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