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明华

作品数:117 被引量:419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学科学实验中心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3篇肝炎
  • 65篇病毒
  • 54篇乙型
  • 49篇乙型肝炎
  • 38篇肝炎病毒
  • 36篇慢性
  • 28篇乙型肝炎病毒
  • 26篇慢性乙型
  • 22篇慢性乙型肝炎
  • 16篇核苷
  • 15篇米夫
  • 15篇拉米夫定
  • 15篇丙型
  • 15篇丙型肝炎
  • 14篇肝炎患者
  • 13篇细胞
  • 12篇乙型肝炎患者
  • 12篇慢性乙型肝炎...
  • 12篇基因
  • 9篇毒性肝炎

机构

  • 98篇广西医科大学...
  • 16篇广西医科大学
  • 9篇柳州市人民医...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桂林医学院
  • 2篇南宁市第一人...
  • 2篇柳州市工人医...
  • 2篇北海市人民医...
  • 2篇武汉市医疗救...
  • 1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上海长征医院
  • 1篇南宁市第四人...
  • 1篇钦州市第二人...
  • 1篇解放军303...
  • 1篇玉林市红十字...
  • 1篇贵港市人民医...

作者

  • 112篇苏明华
  • 83篇江建宁
  • 50篇刘志红
  • 17篇陈茂伟
  • 15篇郭稳稳
  • 14篇吴继周
  • 14篇谢榕
  • 14篇胡家光
  • 14篇梁延秀
  • 12篇吴健林
  • 12篇罗光汉
  • 11篇黄小红
  • 11篇何丽霞
  • 11篇钟少华
  • 10篇符武岛
  • 10篇张鹭
  • 10篇王保健
  • 9篇吴晓莉
  • 9篇祝美琴
  • 9篇黄力毅

传媒

  • 25篇广西医科大学...
  • 14篇临床肝胆病杂...
  • 7篇实用肝脏病杂...
  • 5篇中华传染病杂...
  • 5篇肝脏
  • 5篇中华肝脏病杂...
  • 4篇广西医学
  • 3篇山东医药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国肝脏病杂...
  • 2篇中国病毒病杂...
  • 2篇第八届全国肝...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医学综述

年份

  • 7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10篇2013
  • 10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宿主因素对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014年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肝脏为主要靶器官的传染性疾病,丙型肝炎易慢性化,导致肝硬化及肝癌,病死率高.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是目前慢性丙型肝炎(CHC)标准的治疗方案,但按此方案仅50%~ 60%的患者能够获得持续性病毒学应答,提示宿主因素是影响CHC抗病毒疗效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文就此进行阐述,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晏双龙苏明华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人白细胞抗原维生素D
广西肝癌高发区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及复制在肝癌发生及庭聚集性中的作用研究
吴继周罗光汉苏明华梁任祥陈茂伟韦忠亮吴健林黄力毅刘志明
该课题研究包括:HBV、HCV、HDV和HGV感染与复制状态对肝癌家庭聚集性的影响研究;HBx、HBs基因在HCC家庭聚集性中的作用研究;丙型肝炎病毒基因亚型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家庭聚集性关系研究。发现:在广西HCC高发区中...
关键词: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家庭聚集性
基因6型慢性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抗病毒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基因6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和抗病毒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20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基因6型CHC患者,其中62例经抗病毒治疗。62例患者分为干扰素治疗组(n=22)和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组(n=40)。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HCV RNA、肝功能、血常规、肾功能等指标。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97例患者中男69例(71.1%),女28例(28.9%),平均年龄(41.97±10.12)岁,30~40岁感染者居多,占47.4%(46/97)。基因6a型95例(97.9%),基因6e、6xa型各1例。静脉吸毒占明确感染途径患者的63.1%(41/65),医疗相关操作14例、输血相关9例及性接触4例。干扰素治疗组总体第4周获快速病毒学应答(RVR)率、停药时病毒检测不到(Epoint)率、停药后12周获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率、停药后24周获持续病毒学应答(SVR24)率分别为81.8%(18/22)、86.4%(19/22)、81.8%、81.8%,其中1例出现复发。DAA治疗组40例均为初治患者(非肝硬化33例,代偿期肝硬化7例),总体RVR、Epoint、SVR12率分别为87.5%(35/40)、100%、100%,无治疗失败或复发者。各DAA方案虽RVR率不同,但SVR12率均为100%。代偿期肝硬化及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SVR12率均达100%。结论广西地区基因6型CHC患者的感染途径主要以静脉药瘾为主,男性多见,亚型主要为6a型;DAA治疗相对于干扰素治疗有更高的病毒学应答率,SVR12率为100%;代偿期肝硬化与非肝硬化患者的SVR12率无差别。
黄锦妮江建宁梁丹丹龙诗雨董国珍苏曼李继娇滕春玲张萍苏明华
关键词:丙型肝炎流行病学治疗学
219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早期发现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2012年1月~2020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诊断为DILI患者219例,经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估方法(RUCAM)评分≥6分诊断,并将肝损伤程度分为1级(轻度)、2级(中度)和3级、4级、5级(重度)。结果在本组219例DILI患者中,最常见的可疑致病药物为中药类(30.1%)、抗结核药物(12.3%)、抗生素(11.9%)、抗肿瘤及免疫抑制剂(7.8%)和解热镇痛药(6.4%);肝细胞损伤型160例,胆汁淤积型42例,混合型17例;三型性别和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程度1级100例,2级32例,3级以上87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患者重度肝损伤占比分别为57.1%和53.0%,均显著高于肝细胞损伤型的33.7%(P<0.05);肝细胞损伤型治愈或好转率为93.8%,显著高于胆汁淤积型的61.9%或混合型的70.6%(P<0.01)。结论了解临床常导致DILI的可疑药物、临床类型和病情评估方法对于预防、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都很重要,需要进一步规范处置流程,防止病情进展。
梁丹丹江建宁黄锦妮龙诗雨董国珍苏曼李继娇滕春玲张萍苏明华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型预后
替比夫定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与安全性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HBeAg阳性、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初次使用替比夫定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3例CHB患者(HBeAg阳性50例,阴性23例),接受替比夫定治疗至少1年,于治疗基线、病毒学应答前每个月、病毒学应答后每3个月检测HBV DNA、ALT、HBV血清标志物,观察治疗期间累计病毒学应答率、血清学转换率和耐药率;分析12、24周HBeAg下降幅度对预测血清学转换的价值;根据患者的情况不定期检测肌酸激酶(CK)。结果 (1)HBeAg阳性、阴性累计病毒学应答率1年分别为96%、100%,2年分别为96%、100%,其中90%HBeAg阳性、95%阴性患者在24周获得病毒学应答;(2)HBeAg阳性者1、2年累计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48%、61%;(3)HBeAg阳性、阴性累计耐药率1年分别为2%、4%,2年分别为24%、11%;(4)12、24周HBeAg下降幅度预测血清学转换的cut-off值分别为0.2557、0.3844log PEIU/ml,12周HBeAg下降幅度≥0.2557log PEIU/ml、24周≥0.3844log PEIU/ml的患者较低于该值者2年累计血清学转换率高,χ2值分别为28.996、15.036,P均=0.000(log-rank);(5)186人次查CK,78.8%数值超过参考范围(>140 IU/L),其中95.6%升高值在2级内,3级以上仅占4.4%。CK升高者无明显肌痛、肌炎,3~6个月内能自行下降至正常,无因CK升高而停药者。结论替比夫定对初治HBeAg阳性、阴性CHB患者疗效佳、安全性好。12、24周HBeAg下降幅度可作为2年血清学转换预测指标。
谢榕江建宁苏明华刘志红钟少华何丽霞梁延秀胡家光黄小红郭稳稳符武岛祝美琴王保健
关键词:抗病毒药
年轻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学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年龄小于40岁的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病理学变化的特点。方法 107例慢性HBV携带者接受肝穿刺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肝功能、HBV DNA检测。结果在107例患者,发现G2~4S2~467例(62.6%);在年龄<20岁者中,G2~4者与G0~1比例相当,但在20~39岁组达到G2~4者是G0~1的2倍,说明随着年龄增长肝内炎症程度逐渐加重(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年龄<20岁组与20~39岁组比,S<2与S≥2的比例相当(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的慢性HBV携带者并不一定处于免疫耐受期,尤其是年龄在20~39岁和HBV DNA阳性者,需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从而指导抗病毒治疗。
陈念柯柳温小凤蒋忠胜苏明华韦静彬覃川张鹏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HBVDNA肝活检病理学
钩体病并多脏器损害2例
2001年
苏明华罗光汉
关键词:钩体病钩端螺旋体病并发症多脏器损害病例报告
拉米夫定治疗相关的YMDD变异的研究进展
2004年
拉米夫定在国内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其疗效已得到肯定,多数患者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后,可获得病毒学、生物化学、肝组织学改善,由于拉米夫定是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而发生抗病毒作用,即它只能降低血清病毒的载量,而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因而须要较长疗程。然而长疗程易诱导 HBV DNA聚合酶 YMDD 区域的变异。目前 YMDD 变异已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现将近来拉米夫定治疗出现的YMDD 变异的有关热点综述如下。1 何为 YMDD 变异HBV DNA 多聚酶包含4个小的高度保守的结构域,分别为 A、B、C、D 区,YMDD 基序位于 C 区,YMDD 是指酪氨酸(Y)-蛋氨酸(M)-天门冬氨酸(D)-天门冬氨酸(D)。YMDD 基序是 DNA
苏明华
关键词:YMDD发生率HBV拉米夫定变异株
评估非肿瘤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肝移植标准的数学模型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建立评估非肿瘤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肝移植标准(LTS)的数学模型。方法分析200例非肿瘤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筛选出28项可能与肝功能衰竭预后有关的因素,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出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TS数学模型。另选择51例非肿瘤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验证LTS数学模型的预测能力,并与终末期肝病评分标准(MELD)进行比较。结果影响肝功能衰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4项: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清肌酐(Cr)、肝性脑病(HE)和消化道出血(ATH),由此建立非肿瘤性肝功能衰竭患者LTS的数学模型,LTS评分=E4.96×LnINR+7.16×LnCr(μmol/L)+9.62×HE+6.82×ATH]。经51例独立样本的验证,LTS评分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804,敏感度为78.26%,特异度为92.85%,阳性预测值为90%,阴性预测值为83.87%,Youden指数为71.11%;LTS评分的AUC和Youden指数均优于MELD评分(AUC和Youden指数分别为0.750和43.48%)。所有251例患者的LTS评分最小为30分,最大为87分,平均(48±11)分;在90d观察期内,存活96例,死亡155例,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的LTS评分分别为(40±5)分和(53±1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LTS评分分别为〈40、40-45、46-53和〉53分的患者分为4组,4组间死亡率和存活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TS的数学模型能准确预测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近期预后,可为非肿瘤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肝移植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
蒋忠胜江建宁张鹭苏明华刘志红玉艳红彭民浩
关键词:肝移植肝功能衰竭
传染病临床见习所遇问题与应对策略被引量:1
2008年
袁海宁罗光汉苏明华玉艳红
关键词:临床见习病源传染病科医学教育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