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乳液
  • 7篇聚丙烯
  • 7篇聚丙烯酸
  • 7篇聚丙烯酸酯
  • 7篇丙烯
  • 7篇丙烯酸
  • 7篇丙烯酸酯
  • 4篇乳液法
  • 4篇PICKER...
  • 3篇溶胶
  • 3篇壳结构
  • 3篇硅溶胶
  • 3篇核壳
  • 3篇核壳结构
  • 2篇杂化
  • 2篇乳液聚合
  • 2篇自组装
  • 2篇共聚
  • 2篇共聚单体
  • 2篇复合乳液

机构

  • 7篇北京化工大学

作者

  • 7篇舒适
  • 6篇吉静
  • 4篇王峰
  • 2篇王欢
  • 1篇熊玉钦

传媒

  • 1篇涂料工业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2011年高...
  • 1篇中国化学会2...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硅溶胶存在下的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聚合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粒径分布单一的硅溶胶/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讨论了硅溶胶对无皂乳液聚合成核过程、乳胶粒粒径及其分布、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溶胶的加入减小了乳胶粒粒径,并且对乳液有稳定作用。通过透射电镜(TEM)对复合乳胶粒结构进行观察,表明乳胶粒具有两相复合结构。结合实验结果,提出了该体系无机有机两相复合机理,即无皂乳液聚合初期的聚丙烯酸酯初始微粒不稳定,易与硅溶胶粒子聚并。
舒适吉静王欢
关键词:硅溶胶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聚合
Pickering乳液法制备聚丙烯酸酯/SiO2复合粒子形成机理
吉静王峰舒适
关键词:杂化二氧化硅自组装
Pickering乳液法制备聚丙烯酸酯/SiO2复合粒子:核壳结构的形成与共聚单体的影响
利用Pickering乳液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碱性硅溶胶、丙烯酸酯为主要组分,利用硅溶胶中纳米粒子在油-水界面的自组装行为,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杂化粒子。通过改变丙烯酸酯单体种类及其相对配...
吉静王峰舒适
文献传递
Pickering 乳液法制备聚丙烯酸酯/SiO2复合粒子:核壳结构的形成与共聚单体的影响
吉静王峰舒适
未改性SiO/_2溶胶//聚丙烯酸酯复合乳胶粒的制备及其机理的研究
本文采用未经改性的二氧化硅水溶胶,在硅溶胶与聚合物静电相斥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单体滴加聚合工艺制备了硅溶胶/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系统的研究了具有不同物理性能的丙烯酸酯单体的比例对复合乳胶粒结构及复合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发现...
舒适
关键词:复合乳液
文献传递
Pickering乳液法制备聚丙烯酸酯/SiO_2复合粒子形成机理
<正>无机-有机杂化粒子由于结合有机无机材料特点,在催化剂、传感器、电子、光电器件及涂料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907年,S.U.Pickering发现了固体颗粒在水-油界面自组装的吸附现象。固体粒子在水-油界...
吉静王峰舒适
关键词:杂化自组装
文献传递
硅溶胶/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结构和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采用普通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硅溶胶/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通过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动态激光散射仪(DLS)等对复合乳液中乳胶粒子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复合乳液的涂膜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乳液粒子具有核-壳结构,其中核是纳米级的S iO2粒子,壳是聚丙烯酸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核-壳结构的存在使得复合乳液的涂膜在硬度、附着力和化学稳定性等方面均优于纯丙乳液及硅溶胶/聚丙烯酸酯的共混乳液。
王欢吉静舒适熊玉钦
关键词:硅溶胶聚丙烯酸酯乳液聚合核壳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