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明秋

作品数:12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急性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髓细胞
  • 3篇髓细胞白血病
  • 3篇贫血
  • 3篇贫血患者
  • 3篇肿瘤
  • 3篇急性髓细胞
  • 3篇急性髓细胞白...
  • 2篇再生障碍性贫...
  • 2篇再生障碍性贫...
  • 2篇障碍性
  • 2篇障碍性贫血
  • 2篇髓细胞性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细胞性
  • 2篇老年

机构

  • 8篇江苏省人民医...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胡明秋
  • 9篇徐燕丽
  • 6篇张磊
  • 5篇张学忠
  • 5篇张秀群
  • 4篇苏爱玲
  • 2篇张秀群
  • 2篇张学忠
  • 2篇邓银芬
  • 2篇戴丹
  • 2篇苏定雷
  • 1篇何帮顺
  • 1篇戴丹
  • 1篇高天翼
  • 1篇赵有财
  • 1篇薛军
  • 1篇杨丹
  • 1篇李妙

传媒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0
  • 5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个体化小剂量HAG方案治疗高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效果差,生存期短,而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治疗效果更差。本院从2000年1月起至今应用个体化小剂量H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AML-M3除外),其中70岁以上患者其17例,现报告如下。
张磊苏爱玲胡明秋张秀群张学忠徐燕丽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HAG方案高龄
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在ICU脓毒血症患者30d死亡率预测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血小板计数和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的关系,评价血小板计数在ICU脓毒血症患者入院30 d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2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17例ICU脓毒血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血小板计数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死亡风险系数及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的关系,及其对ICU脓毒血症患者入院后30 d内预后的评估价值。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ICU脓毒血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和患者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根据入院后30 d内的存活情况,117例脓毒血症患者被分为存活组(80例)和死亡组(37例),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血小板计数降低,APACHEⅡ评分、死亡风险系数、SOFA评分升高(P<0.05);血小板计数与APACHEⅡ评分、死亡风险系数无关(P>0.05),而与SOFA评分呈负相关(r=-0.324,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ICU脓毒血症患者血小板计数、APACHEⅡ评分、死亡风险系数及SOFA评分预测入院30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5、0.371、0.283及0.331,血小板计数的AUC明显高于APACHEⅡ评分、死亡风险系数及SOFA评分的AUC(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降低和死亡风险系数升高为ICU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高血小板计数与ICU脓毒血症患者较好的总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与ICU脓毒血症患者入院后30 d死亡率密切相关,其可作为独立危险因素用于ICU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评估。
胡明秋何帮顺师亚铮高天翼汪磊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脓毒血症重症监护病房预后
FLAG方案再诱导化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2010年
目的:初步探讨氟达拉滨(FDR)、高剂量阿糖胞苷(Ara-C)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即FLAG方案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再诱导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例经标准HA、DA、MA或IA方案化疗1疗程后未达完全缓解(CR)、骨髓原始细胞下降低于60%的AML患者,予FLAG方案再诱导化疗,即FDR30mg.m-2.d-1静脉滴注,d1~5;Ara-C1g/m2,静脉滴注,每12h1次,d1~5;G-CSF300μg/d皮下注射,第0天开始至白细胞恢复正常。结果:9例(75%)患者获得CR,3例(25%)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不明显。结论:FLAG方案再诱导化疗AML耐受性较好,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可耐受。
张秀群张学忠戴丹张磊苏爱玲胡明秋苏定雷徐燕丽
关键词:白血病髓细胞性急性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浆中FHIT基因启动区甲基化状态及地西他滨的去甲基化影响
目的: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浆中FHIT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及地西他滨对其甲基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1例初治的MDS患者、3例MDS转AML患者地西他滨序贯半量CAG方...
邓银芬张磊张秀群胡明秋戴丹张学忠徐燕丽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地西他滨甲基化特异性PCR
文献传递
个体化小剂量H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9年
张磊苏定雷苏爱玲胡明秋张秀群张学忠徐燕丽
关键词:白血病髓细胞性急性HAG方案老年
老年巨幼细胞贫血患者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的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薛军张磊胡明秋张秀群苏爱玲张学忠徐燕丽
关键词:老年人骨髓检查超声检查
以胸痛为首发症状原发性心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的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2023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策略。方法选择2019年4月26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1例61岁原发性心脏DLBCL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例患者病史、临床特征、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本例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对其进行诊断与治疗。本研究对本例患者的随访截至2021年4月28日。本研究以"原发性心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cardiac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为中、英文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PubMed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总结与本研究原发性心脏DLBCL患者相关病例的诊疗资料。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征得受试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结果①本例患者因"反复胸闷、胸痛3 d"于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心脏占位后转诊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胸外科,既往无特殊病史。②患者于2019年4月26日入本院后再次突发胸闷、胸痛,伴面色苍白,一过性黑矇,心电监护结果示,心率为45次/min,血压为78 mmHg/45 mmHg(1 mm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为70%。遂立即予积极抢救,但是患者仍反复发作,考虑患者为右心房占位导致右心室流出道梗阻,有急诊手术指征,于就诊当日对其进行体外循环下右心房占位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三尖瓣后瓣及隔瓣交界处与冠状静脉窦之间,与心肌相互融合,阻挡三尖瓣瓣口开放及关闭,但是肿物与心肌组织融合,无法完全切除,遂沿肿瘤突起边缘部分切除肿物,以明确病变性质及解除肿物对三尖瓣活动的影响。术中肿物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CD20(+)、CD79a(+)、配对盒蛋白(PAX)-5(+)、CD3(-)、CD5(-)、CD10(-)、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MUM)-1(-)、
杨丹张秀群沈恬赵有财李妙徐燕丽张学忠胡明秋
关键词:淋巴瘤心脏胸痛心脏肿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VEGF和TSGF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了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VEGF和TSG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酶免法和化学法对3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了血清TNF-α、VEGF和TSGF检测,并与35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治疗前血清TNF-α、TSG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VEGF水平则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血清TNF-α和TSGF水平与VEGF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5192、-0.6018,P<0.01),经治疗3个月后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差异(P<0.05)。结论: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TNF-α、VEGF和TSGF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胡明秋徐燕丽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肿瘤坏死因子-Α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Hcy、IGF-Ⅱ和TSGF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了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血清Hcy、IGF-Ⅱ和TS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法、放免法和生化法对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血清Hcy、IGF-Ⅱ和TSGF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做比较。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前血清Hcy、IGF-Ⅱ和TSG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化疗后6个月未复发的26例中明显下降接近正常人组,而复发的6例,其数值又回升到化疗前水平(P<0.05)。结论:检测白血病患者血清Hcy、IGF-Ⅱ和TSGF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诊断和疗效观察的参考指标。
胡明秋徐燕丽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肿瘤相关物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浆DNA中FHI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地西他滨的去甲基化作用被引量:11
2012年
本研究旨在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浆DNA中FHIT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及地西他滨对其甲基化的影响。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1例初治的MDS患者、3例MDS转化而来的AML患者在地西他滨序贯半量CAG方案化疗前后血浆DNA中FHIT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表明,3例患者治疗前有FHIT基因甲基化。治疗1个疗程后其中2例患者FHIT基因甲基化得到逆转,4例患者中有2例获得临床缓解,2例无效。结论:MDS的发生可能与FHIT基因甲基化相关,地西他滨对MDS患者血浆DNA中FHIT基因高甲基化具有明显的去甲基化作用。血浆DNA的FHIT基因甲基化检测可能成为MDS辅助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记。
邓银芬张磊张秀群胡明秋戴丹张学忠徐燕丽
关键词:FHIT基因血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