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娟
- 作品数:142 被引量:533H指数:11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陈可冀中西医结合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太子参电热干燥工艺的试验研究
- 2020年
- 目的通过考察外观品相、含水量和多糖含量,确定太子参干燥条件。方法采用不同温度对太子参鲜品进行干燥,以干燥速率、外观品相及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太子参药材的最佳电热干燥工艺参数。结果当温度为45℃烘8 h、温度升至55℃烘12 h时,产品外观光泽度好、表面皱缩程度小,多糖含量达16.12%,含水率13.31%低于14%,符合太子参中药饮片标准。结论在保证干燥品质的情况下,得到了太子参鲜品(直径范围为0.3~0.7 cm)电热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45℃8 h-55℃12 h。
- 蒋静怡魏丹贺潇宇庞文生胡娟
- 关键词:太子参电热干燥
- 一种太子参环肽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子参环肽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太子参的提取、脱脂、除氨基酸、醇沉及冻干的步骤。按本发明方法进行制备,所得提取物中总环肽含量在95%以上,可用于开发太子参环肽类成分的保健品,促进太子参深加工产品的发展。
- 胡娟杨晗庞文生赵立林巧美王林莉刘思延
- 文献传递
- 腕踝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腕踝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3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的88例PHN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口服治疗,观察组接受腕踝针治疗,疗程均为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后7、14、28天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并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同时记录两组病人使用应急镇痛药物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脱落2例,各42例纳入分析。两组治疗后7、14、28天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及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及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服用应急镇痛药物5例,对照组服用应急镇痛药物11例(P>0.05)。观察组病人不良反应率为9.52%(4/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12/42)。结论:腕踝针治疗PHN病人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VAS评分、改善睡眠质量及调节负性情绪、抑制炎性因子水平、总体临床疗效不劣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伟群魏真胡娟杨代和杨代和尹莲花易东木
- 关键词:腕踝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疗效炎症因子
- 基于气相指纹图谱及网络药理学探讨微生物菌肥对太子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及抗炎作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肥对太子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并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以哈茨木霉菌、芽孢杆菌、磷细菌微生物菌肥种植所得太子参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气相色谱法建立太子参脂肪酸指纹图谱,然后通过GC-MS法对各共有峰进行定性鉴别,最后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太子参脂肪酸抗炎活性的潜在作用靶点。结果建立太子参脂肪酸成分的GC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不同微生物菌肥所得太子参指纹图谱与对照种植太子参比较相似度均>0.91,筛选获得19个共有峰,并完成各共有峰的GC-MS定性鉴别;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提示,其抗炎的核心靶点为:PPARA、PTGS1、NR1H4、PTGS2、PPARG、ALOX5等。结论哈茨木霉菌、芽孢杆菌、磷细菌3种微生物菌肥种植不影响太子参中脂肪酸类成分的组成,太子参脂肪酸抗炎活性有27个潜在的作用靶点。
- 刘莹莹刘莹莹胡娟周美兰
- 关键词:太子参指纹图谱网络药理学
- 一种染病太子参微生物群落及致病菌的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一种外观呈红色的染病太子参微生物群落的改变,分析其致病微生物,为其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染病太子参及正常太子参根部进行解剖,提取太子参核酸,经富集后进行高通量测序建库,使用长读长Pacbio测序技术,对其所含的细菌进行测序,并通过数据分析,确定微生物组成及丰度含量。结果相对正常参,染病太子参中变形菌门、后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46.75%和7.91%;降低蓝细菌门、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降低了40.05%和13.23%。其中,在染病太子参中所检测得到的Paraburkholderia__phenazinium菌含量极高,是正常参的28.18倍。结论相对于正常参,这种外观呈红色的染病太子参微生物群落变化极大,其中Paraburkholderia_phenazinium可能是其致病微生物。
- 赵立魏丹贺潇宇蒋静怡庞文生胡娟
- 关键词:太子参微生物群落致病菌
- 血栓形成机制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7
- 2009年
-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是血小板聚集的终末共同途径,因而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有效地预防血小板介导的血栓形成。本文对血栓形成的机制以及近年来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抗血栓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章靓陈旺庞文生胡娟
- 关键词:血栓受体拮抗剂
- 太子参水煎液对脾虚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太子参水煎液(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Decoction,PHD)对于脾虚型大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苦寒泻下法制备脾虚大鼠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太子参水煎液组和阳性对照组,水煎液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灌胃给予PHD和金双歧溶液,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4 d后采集盲肠内容物进行16S rDNA?则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在科水平:水煎液组Prevotell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1),Lachnospiraceae的相对丰度亦显著增加(P<0.05),Peptostreptococc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1);在属水平:Prevotella、Agathobacter、Fusicatenibacter的丰度显著提尚(P<0.05),Rombutsia的丰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太子参水煎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大鼠肠道菌群组成,进而对脾虚病症产生影响。
- 朱妍锦肖庆黄雅婷赵立张继州胡娟
- 关键词:太子参水煎液脾虚肠道菌群
- 粗叶悬钩子抗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洪振丰赵锦燕林久茂周建衡李天骄郑海音徐伟胡娟陈艳华陈文列
- 该项目属生物医药领域。粗叶悬钩子为闽产药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根、叶均可入药,性平,味甘、淡,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功效。课题组研究发现粗叶悬钩子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肝炎具有显著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以及具有降脂保肝的作...
- 关键词:
- 关键词:悬钩子肝脏疾病脂肪肝治疗
- 葛根及其复方对椎基底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就临床上葛根及其复方对椎基底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进行阐述,为其治疗椎基底动脉型颈椎病物质基础及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 杨彩媚庞文生张宽韩静胡娟
- 基于UPLC-Q-Exactive MS技术太子参环肽heterophyllin A、pseudostellaria C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及代谢途径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鉴定大鼠ig太子参环肽提取物后血浆、胆汁、尿液及粪便的代谢产物,并推测其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方法雄性SD大鼠ig太子参环肽类提取物(400 mg·kg^(−1)),给药后收集血浆、胆汁、尿液及粪便样品。样品处理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离子阱质谱技术(UPLC-Q-Exactive MS)分析环肽的入血原型成分,对其中2种入血环肽heterophyllin(HA)、pseudostellaria C(PC)代谢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共从大鼠血浆中提取到了7种环肽类成分,包括pseudostellarin A、pseudostellarin B、heterophyllin B、PC、pseudostellarin D、HA、pseudostellarin E;在大鼠的生物样本中检测到13个HA代谢产物,其中血浆、胆汁、尿液、粪便分别鉴定出3、7、0、13个;PC代谢产物有15个,其中血浆、胆汁、尿液、粪便分别有3、10、4、14个。2种环肽在大鼠体内存在去羟基化、水解、脱水、甲基化代谢途径。结论通过UPLCQ-Exactive MS技术推测出了HA和PC代谢产物和途径。
- 赵立阚永军蒋畅庞文生胡娟
- 关键词:代谢产物代谢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