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君梅
-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血管造影对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 1998年
- 胡君梅王晓红
- 关键词:下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
- 肺内结节病变的螺旋CT三维重建方法及价值
- 2004年
-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显示肺内结节病变的方法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8例肺内结节病变患者行轴位螺旋CT平扫 ,然后在工作站对数据进行后处理 ,用三维容积显示(3Dvolumetricdisplay)病灶。并对结节病变的显示、结节与周围支气管的关系、邻近的胸膜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病灶均经三维容积重建清楚直观、立体显示。 2 4例直接显示了胸膜内、外侧面形态改变和周围支气管的关系。结节性病灶的三维CT形态分型对肺内结节良恶性判断有意义。结论 肺内结节病变的三维重建在螺旋CT机上简单易行 ,图像质量主要依赖于原始数据资料 ,它对结节的定性诊断和术前手术方案的选择有一定价值。
- 胡君梅熊壮李仁民王晓红
- 关键词:螺旋CT三维重建方法
- 能谱CT碘基图定量诊断小肠活动性出血的模型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定量分析小肠活动性出血的价值。方法将离体猪小肠与微量注射器连接,分别设置5种注射流率(0.1、0.2、0.3、0.4、0.5ml/min)模拟活动性小肠出血。对不同出血流率的猪小肠进行能谱成像(GSI),分别延迟15、40s扫描模拟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利用能谱CT基物质碘基图,分别测量动脉期肠腔内总碘含量值(IC动脉期)及门静脉期总碘含量值(IC门静脉期),并利用公式计算出血流率[V测定=(IC门静脉期-IC动脉期)/(Δt×ρI)],初步估计小肠活动性出血量,分析真实流率与测定流率间的关系。结果真实注射流率分别为0.1、0.2、0.3、0.4、0.5ml/min的模型测定流率分别为0.071 2、0.256 6、0.358 7、0.468 5、0.559 4ml/min;测定流率与真实流率间的误差率分别为28.77%、28.30%、19.57%、17.13%、11.88%。经过回归分析测定流率与真实流率呈正相关(r=0.984,P=0.002)。结论利用能谱CT碘基图像测量碘含量计算小肠活动性出血流率,并以此评估小肠活动性出血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胡伟杰刘文冬刘斌吴兴旺潘景润胡君梅刘咸英
- 关键词:胃肠出血能谱成像
- 硬化性肺细胞瘤多层螺旋CT表现与误诊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硬化性肺细胞瘤(PSP)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5例PSP患者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为肺内单发病灶,发生于双肺下叶11例,形态呈类圆形或卵圆形11例,形态不规则或边缘呈浅分叶4例,边缘清楚9例,边缘不清6例。病灶最大径平均(3.40±1.21)cm。病灶密度均匀9例,密度不均匀6例。病灶内见钙化5例,无钙化10例。病灶平扫CT值平均(31.36±8.24)HU,增强后CT值增加约(41.94±20.40)HU。病灶见"贴边血管征"9例、"假包膜征"2例及"瘤周磨玻璃密度"2例。4例误诊为周围型肺癌,1例误诊为结核,1例误诊为肺错构瘤。结论 PSP瘤是一种少见肺内良性肿瘤,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贴边血管征""假包膜征""瘤周磨玻璃密度"及"空气新月征"等征象有助于治疗前的影像诊断与鉴别。
- 汪洁刘斌吴礼明胡君梅邹树兰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采用客观结构临床考试评价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采用客观结构临床考试(OSCE)评价PBL教学法及L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旨在评估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的差异,制定出适合影像专业实习生的教学方法。方法选择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2010级影像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32名学生随机分成PBL教学法组(16人)和LBL教学法组(16人),由不同带教的老师采用不同方法指导教学,经过3个月影像实习后,采用OSCE评价医学影像学的实践教学效果。应用用SPSS软件配对t检验对两组间成绩进行进行分析。结果 PBL组第一站、第二站及OSCE总成绩明显高于LBL组,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BL组与LBL组第三站成绩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BL教学法较LBL教学法更适合医学影像学实习阶段的教学,同时OSCE能够客观的评估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的差异。
- 徐丽艳王海宝胡君梅伏树奇侯唯姝余永强
- 关键词:PBL教学法LBL教学法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钯X线分析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钯X线表现特征 ,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将 2 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浸润性导管癌钼钯X线征象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 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 ,肿块伴毛刺 16例 ,分叶 11例 ,边缘模糊16例 ,恶性钙化灶 10例 ,伴水肿环 11例 ,非对称性致密影 4例。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钯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在一定程度上可为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邹树兰胡君梅王光霞王薇薇
-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 钼靶摄片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3年
- 胡柏根王本忠王劲邹树兰胡君梅张洪福
- 关键词:钼靶摄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乳腺癌手术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表现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人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关系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 探讨浸润性导管癌(IDC)钼靶X线表现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上皮生长因子2之间(c -erbB- 2)的关系,评价导管癌钼靶X线表现,术前预测浸润性导管癌的ER、PR、c- erbB- 2的表达的可行性。方法 35例乳腺钼靶和临床病理证实的浸润性导管癌,术后大体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断这些免疫因子的表达情况。把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表现中的恶性钙化、肿块边缘的毛刺与ER、PR及c -erB- 2表达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35例导管癌中, 肿块伴毛刺者25例,有钙化者14例;ER阳性者21例,毛刺组ER阳性率与无毛刺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 .05)。无钙化组ER阳性率较有钙化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R表达阳性者23例,毛刺组PR阳性率较无毛刺组高,钙化组PR阳性率较无钙化组略高,无统计学意义; c- erbB- 2表达阳性者25例,无毛刺组c -erbB -2阳性率较毛刺组高,无统计学意义。钙化组c -erbB -2阳性率与无钙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 05 )。结论 IDC中毛刺性肿块与ER表达、钙化性肿块和c- erB- 2、PR表达之间有相关性,钼靶X线征像可以粗略反映ER、PR及c- erB -2表达情况。
- 胡君梅邹树兰王薇薇王光霞
- 关键词:受体受体孕酮受体ERBB-2
- MDCTE在诊断克罗恩病中的价值被引量:5
- 2014年
- 收集临床确诊的克罗恩病患者56例,其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15~70岁,中位年龄37岁。患者均行多排CT小肠成像检查。将数据经1.25 mm重建后传至AW 4.4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组、CT血供成像对病变肠壁和肠周病变情况进行观察。50%的患者病变节段数大于4段;56例患者的肠壁厚度自4~17 mm,平均9.2 mm,其中以环形增厚为主;25%的肠壁为均匀强化,13%的患者为混合强化;“梳状征”25例;22例并发症患者中有10例为肠粘连。
- 吴兴旺刘文冬胡君梅刘斌
- 关键词:克罗恩病多平面重组CT血管成像
- 乳腺癌的高清晰度钼靶X线100例分析
- 2005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高清晰度钼靶X线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将100例经病理证实乳腺癌X线征象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肿块77例,占77%;乳腺实质扭曲变形23例,占23%;局限性密度增高16例,占16%;弥漫性密度增高5例,占5%;钙化40例,占40%;皮肤和乳头的改变39例,占39%;非对称性血管增粗32例,占32%;腋下淋巴结肿大22例,占22%。结论乳腺癌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高清晰度钼靶的应用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
- 胡君梅邹树兰王光霞王薇薇
- 关键词:乳房X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