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华丽
-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超声波辅助-HPLC测定芝麻油中木脂素含量被引量:3
- 2014年
- 以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芝麻油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甲醇萃取法对芝麻油进行前处理,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芝麻油中木脂素含量。结果表明,芝麻素和芝麻林素色谱峰分离效果好,干扰峰少,芝麻素与芝麻林素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3%、96.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7%、1.71%。与皂化法前处理方法相比,此方法的前处理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用于芝麻油中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的测定。
- 刘日斌汪学德胡华丽马素换
- 关键词:芝麻油芝麻素超声波高效液相色谱
- 一种从芝麻中提取高含量芝麻木酚素芝麻油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芝麻中提取高含量芝麻木酚素芝麻油的方法,其以芝麻种子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Sub>2</Sub>萃取或亚临界丁烷萃取技术获得高含量芝麻木酚素芝麻油;具体为:粉碎过的芝麻原料放入萃取罐内,先静态萃取1.0...
- 汪学德胡华丽刘日斌刘帅
- 文献传递
- 超声波辅助-HPLC法测定芝麻油中芝麻木脂素含量研究
- 文章以超临界萃取的芝麻油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甲醇溶剂萃取处理得到芝麻素和芝麻林素混合溶液,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Kromasil(C18,150 mm×4.6 mm,5μm);柱温...
- 刘日斌汪学德胡华丽马素换
- 关键词:芝麻油芝麻素超声波
- 原料脱皮和制油工艺对芝麻油品质的影响
- 分别以带皮芝麻和脱皮芝麻为原料,研究冷榨、热榨、水代3种制油方法对芝麻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榨芝麻油色泽浅,风味淡,过氧化值低,但氧化稳定性较差;热榨芝麻油和水代芝麻油品质较为接近,水代芝麻油抗氧化物质含量更为丰富,...
- 刘兵戈汪学德黄维胡华丽
- 关键词:制油工艺芝麻油脂肪酸
- 芝麻籽粒发育过程中木酚素与蛋白、油脂积累的特点
- 以两个芝麻品种为材料,研究芝麻籽粒发育过程中木酚素、水分、千粒重、蛋白、脂肪含量的动态变化,同时,对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籽粒发育过程中,种子内各种物质不断积累变化,水分呈递减趋势,第10d至35d之间下降...
- 胡华丽汪学德郑永战梅鸿献
- 关键词:芝麻籽粒发育蛋白脂肪
- 芝麻油亚临界流体低温萃取工艺及品质研究被引量:14
- 2014年
- 以白芝麻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亚临界丁烷萃取芝麻油工艺,以芝麻油萃取率为指标,得到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温度50℃,萃取次数6次,萃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4.未脱皮芝麻油得率可达95.56%,脱皮芝麻油得率为95.33%.未脱皮芝麻油各指标优于国家二级芝麻油标准,而脱皮芝麻油各指标优于国家一级芝麻油品质.脱皮芝麻粕的品质较好,基本保持蛋白质不变性,NSI值达到12.62,除粗脂肪外其他指标均优于国家一级芝麻粕的要求.
- 刘日斌汪学德胡华丽马素换姜坤
- 关键词:芝麻芝麻油
- 芝麻中芝麻素形成及加工变化的研究
- 芝麻油中的一些天然抗氧化组分使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酸败能力以及独特的生理活性,此类抗氧化物质主要为生育酚类和木脂素类,木脂素具有良好的杀菌和体外抗氧化活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木脂素还具有良好的生理调节功能,如降低胆固醇、...
- 胡华丽
- 关键词:芝麻贮藏制油工艺芝麻素
- 文献传递
- 芝麻油及芝麻木酚素对食用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研究水代芝麻油、热榨芝麻油、冷榨芝麻油及从这3种芝麻油中提取的芝麻木酚素对食用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向大豆油、花生油中添加这3种芝麻油进行调和可提高大豆油、花生油氧化稳定性,其中添加热榨芝麻油的效果最好;3种芝麻油提取的芝麻木酚素在63℃加热条件下对提高猪油的氧化稳定性作用不大。
- 彭金砖汪学德黄维胡华丽
- 关键词:芝麻油食用油
- 芝麻种子发育过程中木酚素、脂肪及蛋白质积累量变化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为明确芝麻种子发育过程中木酚素、粗脂肪、粗蛋白质的积累变化规律,以2个高木酚素芝麻品系SJ856、SJ857为材料,研究了其种子发育过程中木酚素、粗脂肪及粗蛋白质的积累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芝麻种子逐渐发育,种子含水量不断下降,种子干物质积累量先近似直线上升后下降,授粉后35 d时积累量达最大值(干基千粒质量为2.99 g);粗脂肪、粗蛋白质积累与干物质积累同步,均先近似直线增加后下降,授粉后35 d时积累量均达最大值(1.633 5,0.690 0 mg/粒);芝麻素和芝麻林素积累量也随着芝麻种子逐渐发育而增加,在授粉后35 d时积累量均达最大值(17.103 4,6.134 1μg/粒),而后下降,呈前期积累快、中后期积累慢的特点,且芝麻林素的积累快于芝麻素。总之,在芝麻籽粒发育过程中,木酚素、粗脂肪、粗蛋白质积累变化趋势一致,均随种子发育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授粉后35 d积累至最大值。
- 胡华丽梅鸿献刘日斌彭金砖郑永战汪学德
- 关键词:芝麻素粗脂肪粗蛋白质
- 原料脱皮和制油工艺对芝麻油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分别以带皮芝麻和脱皮芝麻为原料,研究冷榨、热榨、水代3种制油方法对芝麻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榨芝麻油色泽浅,风味淡,过氧化值低,但氧化稳定性较差;热榨芝麻油和水代芝麻油品质较为接近,水代芝麻油抗氧化物质含量更为丰富,磷脂含量也最低.与带皮芝麻油相比,脱皮芝麻油整体品质较好,但氧化稳定性较差.6种芝麻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无显著差别.
- 刘兵戈汪学德黄维胡华丽
- 关键词:制油工艺芝麻油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