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社会学
  • 5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人类学
  • 3篇知识
  • 1篇地方社会
  • 1篇多样性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建设
  • 1篇学科史
  • 1篇遗传基因
  • 1篇应用人类学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学
  • 1篇语言学研究
  • 1篇造纸
  • 1篇知识生产
  • 1篇中国人类学
  • 1篇中国学
  • 1篇人类学家
  • 1篇人类学史
  • 1篇人类学视野
  • 1篇社会

机构

  • 8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美国芝加哥大...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芝加哥大学
  • 1篇不列颠哥伦比...
  • 1篇莱顿大学

作者

  • 8篇胡冬雯
  • 1篇彭文斌
  • 1篇王建民
  • 1篇施坚雅
  • 1篇汤芸
  • 1篇张洁
  • 1篇张江华

传媒

  • 4篇民族学刊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四川民族学院...
  • 1篇阿坝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面向实践的知识生产:从华西学派的早期学科史看中国人类学之特性被引量:1
2023年
通过对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史的研究发现,英美及第三世界国家的人类学民族学在建立之初就带了不同程度的应用色彩。在回顾这条学术脉络的基础上,重新审视20世纪前半期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兴起与发展,并以华西学派早期发展史为例,指出学者们将“研究-服务-训练”相结合的实践就是将研究所得的知识转换为建立民族国家和现代生活的实践。基于此提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从诞生之初就带有应用的底色,面向实践的知识生产是我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的特点。
胡冬雯
关键词:应用人类学
从华北农村妇女的手工纺织活动变迁看地方社会的社会主义实践被引量:2
2013年
1949-1976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彻底改变了农村地区存在的劳动分工方式和日常生活模式。以关中地区为例,社会主义改造以前,农村妇女生命历程的每一个阶段都与纺织密切相关。社会主义改造初期,乡村妇女成为劳动力的重要来源,此前附着在妇女身上的纺织任务被田间劳作所取代。在这种状况下,中国农村地区的妇女实际参与了四种类型的经济:首先是计划经济,此种类型的经济首先满足国家对土地、劳动力、产品的需求,仅根据国家的估计留给集体和个人必须的物资;其次是家庭经济,妇女们供养孩子,为丈夫和公婆的需要而劳作;再次是黑市经济,黑市的市场流动将棉花、布匹、各种票券等资源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第四是礼物经济,如果没有仪式性的布匹交换,婚姻无法缔结,新生儿不会被家族接受,也无法为逝者举行葬礼。从1949-1976年,中国农村女性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然而相关的叙述却与土地改革、阶级斗争、群众运动和政治运动叙事大相径庭。
雅各布.伊弗斯胡冬雯
关键词:农村妇女社会主义实践
十年通信终得见:李安宅与雷德菲尔德的通信对中国早期人类学学科建设的贡献
2023年
保存在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的罗伯特·雷德菲尔德与李安宅的通信档案,记录了两人长达13年的学术友谊。其内容对认识20世纪20-40年代中国早期人类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学界尚未发掘和利用这部分档案材料。本文将二人间通信分为四个时期,梳理了雷德菲尔德在办学、国际交流、研究资助等方面对李安宅给予的支持,呈现出20世纪前半期中国学者们如何克服诸多困难坚持办学和做研究。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美人类学界同时出现了“应用”取向的人类学研究,李安宅和雷德菲尔德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学术友谊。结合中国人类学研究发展走向与国际学术脉络对学者间通信档案的分析,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国早期人类学建设如何在观照国际学术交流和使用学术共同体语言的同时,思考中国问题,发展“本土化”学科。
胡冬雯张江华
关键词:李安宅通信人类学史
书写与口头文化之间的工艺知识——夹江造纸中的知识关系探讨被引量:7
2010年
现代欧洲早期,精英学者的文字世界与手工工匠默会世界间的互动促成了工艺知识的传播。对于中国的相关研究,学者们也从文本中寻找工艺知识的细节,却很少注意到这些记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和影响了现实的技术实践。本文通过考察夹江手工造纸的生产工艺及其传承,论述这样一种现象,即工艺知识的再生产内嵌于特殊的自然、社会和象征环境,很难并且没有必要转化为书写知识,记载工艺知识的文本更关注道德价值的宣传而非技术传递。
Jacob Eyferth胡冬雯
关键词:工艺知识默会知识
从川西集镇走出的中国学大师--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施坚雅(G.W.Skinner)教授专访被引量:8
2009年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中国学大师施坚雅教授所创立的"集市体系理论"和"区域体系理论",涉及了人类学、人口学、地理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多学科体系,为海内外各学界所广泛称道和长期引用。不太为人熟知的是这些丰碑性的理论构架均肇始于川西一隅,即成都东南郊区的高店子的点滴生活经验与施坚雅对城市化的长期兴趣。在访谈中,施坚雅教授对特定时空和政治环境里田野调查经历作了详细的回忆,为我们理解这位学术伟人的早期学术生涯和人生经历提供了一种现有文献中鲜有的视角。
王建民施坚雅汤芸彭文斌胡冬雯
“民族——国家”建构下的边政学与边疆视野被引量:2
2010年
结合抗战时期中国的社会场景和知识场景,以四篇关于边疆研究的文章为例,探讨学者们透过怎样的边疆视野将传统中国模糊的疆域明确起来,解决"我们是谁"以及"我们要成为谁"的问题。在现代场景中,通过应用的边政学与学术的边政研究,学人们面对中华帝国内部的多元文化怎样展开文化重建,战争、学者和边政学何以相互作用共同推进民族国家的建构,甚至可以关怀的到特殊场景下中国人类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胡冬雯
关键词:边疆研究民族国家建构
“人类多样性及其历史过程”研讨会会议纪要
2010年
胡冬雯
关键词:多样性历史过程遗传基因语言学研究
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手工业的技术定位被引量:21
2012年
20世纪中叶之前,中国大多数工业产品都是由乡村手工业者和半专业化的乡村家庭生产。生产技艺掌握在初级生产者手中,他们通常在亲属纽带或共同居住的基础上形成合作组织。有关技艺的知识是经验性的和默会的,包含在手工业实践者的身体中,内嵌于社会关系、自然与人造环境中。自20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和现代精英们试图打破地方的"知识垄断",并且与生产者争夺技术控制。1949年后,技术由农村的初级生产者转移到了城市管理精英手中。然而,当乡村民众被去技能化之后,真正被带走的是什么?它发生自何处?当我们说技艺是"具身的"和"内嵌的"时,是什么意思?它们是怎样成为"非具身的"和"非嵌入的"?真正的技艺究竟在哪里——在手工业从业者的手中头脑里,在社会机构中,还是在国家技术再生产的标准和规范框架里?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四川省一个有着熟练造纸匠的社区为田野调查点,考察当地人在去技能化时期之后,重建手工造纸业的过程,以及在技术再生产的基础上修复社会组织的过程。
雅各布.伊弗斯胡冬雯张洁
关键词:人类学情境知识手工造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