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星状神经节
  • 2篇星状神经节阻...
  • 2篇神经节
  • 2篇神经节阻滞
  • 2篇综合征
  • 2篇腕管
  • 2篇腕管综合征
  • 2篇疗效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性
  • 1篇带状疱疹性角...
  • 1篇心理
  • 1篇星状神经节阻...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痉挛
  • 1篇血性
  • 1篇腰间盘
  • 1篇腰间盘突出
  • 1篇腰间盘突出症

机构

  • 12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12篇耿云光
  • 8篇李林生
  • 2篇侯立仁
  • 2篇刘素芬
  • 2篇杨培学
  • 2篇陆丽红
  • 2篇杨素敏
  • 1篇付慧红
  • 1篇李玉霞
  • 1篇杨留中
  • 1篇张子英
  • 1篇来俊英
  • 1篇李国兴
  • 1篇胡俊喜
  • 1篇李秋萍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医学信息(手...
  • 1篇医学信息(内...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胺酮、吗啡硬膜外超前镇痛效果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比较氯胺酮、吗啡超前镇痛对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45例硬膜外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C、K、M组硬膜外腔分别注入2%利多卡因5mL、2%利多卡因5mL+氯胺酮30mg、2%利多卡因5mL+吗啡1mg。术毕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药物为0.2%罗哌卡因5mL/h。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2天晨抽取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记录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首次按压止痛泵的时间、按压次数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K、M两组PCEA泵首次按压时间明显延长,按压次数、止痛剂总消耗量明显减少;M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C、K组。三组患者的NE、E、在术毕第1天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第1、2天时K、M组NE、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K、M两组间无差异。结论氯胺酮、吗啡硬膜外腔超前镇痛能提高患者自控镇痛效果。
耿云光侯立仁
关键词:氯胺酮吗啡超前镇痛硬膜外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临床观察
2006年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的疗效。方法将263例(308眼)AION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34例(188眼),对照组129例(120眼)。两组除均给予常规静滴扩血管药物外;观察组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给予球后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ρ<0.05)随访12-24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ρ<0.05)。结论临床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最理想的方法之一。
杨培学陆丽红耿云光李林生胡俊喜张子英李国兴
关键词:血管痉挛星状神经节阻滞
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胰腺癌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胰腺癌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居十大常见肿瘤的第10位。其早期症状不典型,待明确诊断时往往已是肿瘤晚期,剧烈腹痛是晚期胰腺癌的突出症状之,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睡眠质量。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是治疗胰腺癌顽固性疼痛的有效方法。我院自2006年1月以来对48例晚期胰腺癌顽固性癌痛病人进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耿云光赵清叶周洁卢琳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腹腔神经丛阻滞
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及对策
2005年
刘素芬付慧红耿云光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
微型松解术治疗软组织疼痛430例
2002年
目的 观察微型松解术治疗软组织疼痛的疗效。方法  4 30例局限性软组织疼痛患者 ,手术松解l~ 3次 ,并随访 3~ 6个月。结果  1次治愈 2 92例 ,占 6 8.0 % ,2次治愈 110例 ,占 2 5.5% ,3次治愈 2 0例 ,占 4 .6 % ,无效 8例 ,占 1.9% ,总有效率 98.1%。结论 微型松解术治疗软组织疼痛疗效可靠 ,方法简单 ,值得进一步推广。
李林生耿云光李秋萍
关键词:软组织疼痛小针刀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探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及应用抗病毒药物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研究对象180例(180眼)随机平分为治疗组(星状神经节阻滞+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干扰素),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23%),有效65例(72%),总有效率86(96%);对照组显效21例(23%),有效30例(33%),总有效率51(57%),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角膜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培学陆丽红耿云光李林生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带状疱疹角膜炎
自制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56例报告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微型钩刀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掌握其手术方法及技巧,观察随访其术后疗效,介绍及推广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经验。方法在掌长肌腱尺侧,局部麻醉,距腕横纹近端20-25mm作8-10mm的横切口,插入槽形扩张导管,在槽的引导下插入自制微型钩刀,从腕横韧带远端到腕横韧带近端将腕横韧带彻底割开,松解受压的正中神经。结果56例61腕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年,根据kelly疗效评定标准。优:46腕,良:10腕,一般:3腕,差:2腕。其中1例1腕正中神经掌皮支损伤,1例术后正中神经粘连。结论微型钩刀技术治疗CTS组织创伤轻,切口瘢痕小,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杨素敏李林生耿云光
关键词:CTS腕管松解术
CT导引下臭氧消融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臭氧消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臭氧与疗效的关系。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病变椎间盘注射浓度为60mg/L的O3气体5~30ml,术后行CT扫描观察O3气体在椎间盘内的分布状态、量的多少及潴留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0个月,显效者30例,有效者42例,无效者4例;53例气体呈散在分布的疗效优于25例气体呈浓聚型分布的,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CT引导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疗效与O3气体在椎间盘内的分布特点有关。
耿云光李林生
关键词:CT臭氧椎间盘突出症
腕管综合征微型钩刀治疗与常规手术治疗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用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与常规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我院疼痛科利用微型钩刀治疗49例50腕,同期我院骨科常规手术治疗54例54腕。术前按滨田分类方法分为3类。两组均在术后3个月随访。根据kelly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功能恢复基本相同,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50腕中1腕损伤正中神经返支,出现大鱼际肌萎缩,1例术后1月症状不改善而行常规手术治疗。常规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未出现并发症,但2例出现切口瘢痕疼痛。结论微型钩刀治疗腕管综合征具有皮肤切口小、组织创伤轻、手术时间短、临床症状恢复快等优点。
杨素敏耿云光李玉霞李林生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
帕歌斯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帕歌斯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7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帕歌斯)与对照组(双氯氛酸钠),治疗组36例接受帕歌斯+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对照组34例接受戴芬+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显效12例(33%),有效18例(50%),改善4例(11%);对照组:显效10例(29.4%),有效15例(44%),改善5例(14.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帕歌斯联合柳氮磺胺吡啶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佳,安全性好。
耿云光赵清叶李林生杜雯
关键词:帕歌斯柳氮磺胺吡啶强直性脊柱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