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管辉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云南省政府系统决策咨询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水利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彝族习惯法
  • 2篇习惯法
  • 2篇流域
  • 2篇澜沧江流域
  • 1篇滇西抗战
  • 1篇遗迹
  • 1篇遗址
  • 1篇遗址遗迹
  • 1篇制约因素与对...
  • 1篇期盼
  • 1篇桥头堡
  • 1篇中印
  • 1篇中印关系
  • 1篇冷思考
  • 1篇抗战
  • 1篇家法
  • 1篇国家法
  • 1篇本体价值

机构

  • 5篇保山学院
  • 1篇云南大学

作者

  • 5篇管辉
  • 4篇雷娟利
  • 1篇段家开

传媒

  • 4篇保山学院学报
  • 1篇今日财富(金...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对中印关系的热期盼与冷思考
2014年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印关系从友好走向冷淡,从冷淡走向回暖。在建交的63年间,两国关系历经风雨,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在印度大选来临之际,中印关系又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印之间唯有求同存异,理解并支持彼此的核心利益,从战略的高度构建未来,两国关系才能走出困惑和疑虑的阴影,真正走上和平共处与共同繁荣的道路。
管辉雷娟利
关键词:中印关系冷思考
试论澜沧江流域彝族习惯法的特征
2011年
澜沧江流域彝族习惯法是该地区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体现着独特的民族经验和宗教意识,蕴涵着特殊的实践观念,并在与国家法的互动互融中实现自身宗教、道德和法的有机统一。
管辉雷娟利
关键词:澜沧江流域彝族习惯法
“桥头堡”战略背景下保山与南亚合作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初探
2011年
在深入分析制约保山与南亚合作的诸多因素基础上,就"桥头堡"战略背景下如何推动保山与南亚的合作作了初步探讨。
管辉段家开
关键词:桥头堡
断裂与整合——澜沧江流域彝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动态统一被引量:1
2012年
多元文化的并存必然会带来文化间的互动。澜沧江流域彝族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既断裂又整合的关系真实地反映了民间和国家两套规范的互动状态。在当前推进依法治国和实现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探索两者间法治资源整合的最佳路径,对促进澜沧江流域彝族社会法治真正实现本土化、现代化的转换具有重要意义。
管辉雷娟利
关键词:彝族习惯法国家法
滇西抗战遗址遗迹多维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被引量:5
2012年
正确认识历史遗址遗迹的整体价值,才能对其实行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保山作为滇西抗战的主战场,在其所辖的四县一区留有许多抗战遗址遗迹和大量战争实物,可从本体价值和衍生价值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雷娟利管辉
关键词:滇西抗战遗址遗迹本体价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