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4篇血清
  • 3篇念珠菌
  • 3篇细胞
  • 2篇药敏
  • 2篇药敏试验
  • 2篇阴道
  • 2篇脂蛋白
  • 2篇生殖道
  • 2篇中性粒细胞
  • 2篇粒细胞
  • 2篇HS-CRP
  • 1篇蛋白相关
  • 1篇地塞米松
  • 1篇独立危险因子
  • 1篇多器官衰竭
  • 1篇心病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心脑血管疾病

机构

  • 18篇贵港市中西医...
  • 1篇贵港市人民医...

作者

  • 18篇程卫萍
  • 15篇农贤刚
  • 5篇吕明
  • 2篇曾田青
  • 2篇赵雪萍
  • 1篇颜艳
  • 1篇黄汉乔
  • 1篇范华
  • 1篇梁妙翎
  • 1篇黄海芬

传媒

  • 3篇国际检验医学...
  • 3篇中国真菌学杂...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疾病监测与控...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港地区13156例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型别分析
2015年
目的分析贵港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亚型的分布情况,确定该地区的优势型别。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分型技术对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贵港地区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3 156例女性进行生殖道21种HPV基因型的筛查,并进行高危HPV检测及分型来筛查宫颈癌。结果共检出HPV阳性4 682例,感染率35.59%;21种基因型全部检出,以单一型感染为主,HPV基因型检出由高到低依次为:HPV-52(16.28%)、HPV-16(14.01%)、HPV-58(8.48%)、HPV8304(7.58%)、HPV-6(6.79%)、HPV-11(5.72%)。结论该地区女性感染HPV的主要型别为HPV-52。
程卫萍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宫颈癌
热射病1例死亡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报告1例因DIC死亡的劳力性热射病的临床诊治过程。方法分析1例劳力性热射病合并急性DIC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疗效,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男性,57岁因高温剧烈运动后昏迷5h于15年4月5日入院,根据病史及入院化验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为劳力性热射病。结合入院后的临床症状,给予气管插管,补充凝血物质、血浆置换等治疗,DIC改善。结论劳力性热射病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程卫萍农贤刚吕明
关键词:热射病多器官衰竭
红细胞分布宽度、胱抑素C和脂蛋白(a)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胱抑素C(Cys C)和脂蛋白(a)[LP(a)]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30例,根据造影结果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根据冠心病患者的Gensini积分,分为1-30分组、31-60分组及〉60分组;另选择同期住院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45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RDW、Cys C和LP(a)水平,并将各组RDW、Cys C、LP(a)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RDW、Cys C及LP(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RDW、Cys C、LP(a)大致呈增高趋势,相关分析显示,RDW、Cys C、LP(a)与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RDW、Cys C、LP(a)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均可能是冠脉病变程度新的预测因子。
农贤刚程卫萍吕明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胱抑素C冠心病
尿NGAL和L-FABP在儿童泌尿系统疾病致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对儿童泌尿系统疾病致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小儿肾内科收治的泌尿系统疾病患儿108例,按照KDIGO的标准诊断AKI将患者儿分为AKI组(50例)与非AKI组(58例),参照AKI分期标准,将AKI组分为1期组、2期组和3期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儿童46例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尿L-FABP、NGAL水平,并与Scr、APACHEⅡ积分进行相关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二者对AKI的诊断效能。结果:AKI组患儿BUN、Scr、NGAL、L-FABP水平均高于非AKI组和对照组,且随着疾病分期增加而升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尿NGAL、L-FABP与Scr、APACHEⅡ积分呈正相关(P<0.05);NGAL、L-FABP诊断AKI的AUC分别为0.846、0.893,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51。结论:尿NGAL和L-FABP均可作为儿童泌尿系统疾病致AKI有价值的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观察患儿两项指标的整体的动态变化可反映AKI的病情及预后。
农贤刚程卫萍
关键词:儿童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MPO和Lp-PLA2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表达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将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超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36例)、不稳定斑块组(41例)、无斑块组(19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三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选取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MPO和LpPLA2的水平。结果:病例组患者MPO和Lp-PLA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斑块稳定组、斑块不稳定组MPO、LpPLA2水平高于无斑块组,并且斑块不稳定组高于斑块稳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随血浆MPO、Lp-PLA2水平增加而呈递增趋势;血浆MPO、Lp-PLA2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861,0.849,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MPO和Lp-PLA2水平明显升高,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
农贤刚程卫萍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髓过氧化物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斑块稳定性
高倍显微镜系统应用于细菌性阴道炎诊断被引量:1
2015年
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BV)在细菌学上表现为正常菌群减少,厌氧菌群(加德纳菌,嗜血杆菌等细菌)增加的临床症候群。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感染率在15%-50%,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而且容易复发,与优生优育及妇科疾病(输卵管炎、盆腔炎、异位妊娠、不育症、泌尿系统感染、术后感染及妇科肿瘤)等有关,易有并发症,BV对妇女及妊娠的危害,在妇科、产科以及施行外科流产进行BV检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程卫萍农贤刚赵雪萍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炎临床症候群加德纳菌VAGINOSIS嗜血杆菌下生殖道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hs-CRP、BNP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情况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hs-CRP、BNP和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的变化与疾病诊断、治疗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合格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Hcy、hs-CRP、BNP和D-D水平及观察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变量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前Hcy、hs-CRP、BNP和血浆D-D水平分别为(22.1±8.4)μmol/L、(3.3±1.2)mg/L、(31.4±16.2)pg/ml、(2.53±0.34)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0)μmol/L、(1.0±0.49)mg/L、(9.2±5.1)pg/ml、(0.24±0.1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Hcy、hs-CRP、BNP和血浆D-D水平分别为(8.3±3.2)μmol/L、(1.1±0.5)mg/L、(9.6±5.9)pg/ml、(0.26±0.11)mg/L,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Hcy水平与hs-CRP、BNP和血浆D-D水平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6157、0.5283、0.5832,均P<0.05)。结论 Hcy、hs-CRP、BNP、D-D是反映病情发展的良好的实验室指标,检测其水平变化对指导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农贤刚程卫萍
关键词:HCYHS-CRPBNPD-二聚体
幼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的分析
2015年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也称为原发性或免疫血小板减少紫癜,是常见的血小板减少症,其病理特点是外周血小板显著减少。本文分析幼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发现此患儿的临床表现为全身皮肤黏膜出血、瘀点和瘀斑进行性增多。诱因可能是涂抹指甲油含有的有毒化学成分引起,经输注血小板,并行激素、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恢复正常。
程卫萍农贤刚吕明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球蛋白地塞米松诱因
1例热带念珠菌脓肿误诊分析
2014年
报告1例热带念珠菌引起的腹腔脓肿瘘管真菌感染。患者女,78岁,因十二指肠球部穿孔并发腹膜炎,行腹腔镜术,术后伤口反复未完全愈合,有少量分泌物溢出。发现腹壁瘘管及腹腔脓肿入院,两次细菌培养均无菌生长,再次取分泌物直接镜检阳性,真菌培养鉴定为热带念珠菌。手术清理组织,病理示感染性肉芽肿改变,查见大量假菌丝及孢子。经口服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溶液纱条引流治疗3个月后基本痊愈。
程卫萍农贤刚
关键词:深部真菌感染热带念珠菌误诊
艾灸配合川芎嗪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疗效及对CRP、IL-6和TNF-α的影响被引量:36
2017年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川芎嗪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静脉滴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CRP、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CRP、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3.33%,2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出现明显变化,但观察组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结论:艾灸与川芎嗪两者配合使用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显著降低患者的CRP、IL-6、TNF-α水平,更加有效地控制患者的感染状况。
农贤刚程卫萍
关键词:艾灸川芎嗪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