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胰腺
  • 7篇胰腺炎
  • 7篇腺炎
  • 5篇手术
  • 5篇外科
  • 4篇血肿
  • 4篇诊治
  • 4篇重症
  • 4篇重症急性
  • 4篇急性胰腺炎
  • 4篇腹膜
  • 4篇腹膜后
  • 4篇腹膜后血肿
  • 4篇创伤
  • 4篇创伤性
  • 3篇诊治分析
  • 3篇手术治疗
  • 3篇重症急性胰腺
  • 3篇重症急性胰腺...
  • 3篇创伤性腹膜后...

机构

  • 25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程俊
  • 22篇项和平
  • 16篇李贺
  • 13篇高明
  • 9篇张长乐
  • 4篇尹纯林
  • 4篇姜大同
  • 3篇王伟
  • 3篇汪海平
  • 3篇叶广坡
  • 3篇葛魏巍
  • 2篇王召华
  • 2篇付锐
  • 2篇汪亨通
  • 2篇洪磊
  • 1篇王文斌
  • 1篇程晓虎
  • 1篇李永生

传媒

  • 7篇中华医学会急...
  • 5篇安徽医学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3例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间行手术治疗的急性肠梗阻53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3例病人中,粘连性肠梗阻20例,肠道肿瘤11例,崁顿疝10例,肠扭转8例,先天性发育异常2例,...
姜大同项和平程俊洪磊
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诊断与治疗体会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60例腹膜后血肿患者临床资料,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11~68岁,平均42岁。穿透性腹部损伤9例,钝性腹部损伤51例。单部位损伤12例,多发伤48例。合并颅脑损伤9例,胸部外伤15例,四肢骨折16例,共损伤腹盆腔脏器125例次。受伤就诊时间为20min~3d,平均2.2h。所有患者行剖腹探查手术45例(打开后腹膜血肿探查19例),非手术治疗15例。结果本组患者中治愈56例,死亡4例(死亡率6.7%),死亡原因分别为大血管损伤及严重骨盆骨折致失血性休克。术后并发症包括胃瘘1例,胆瘘2例,十二指肠瘘1例,经充分引流后痊愈。结论 CT检查和剖腹探查是确诊创伤性腹膜后血肿的有效手段,是否打开腹膜后血肿探查依据血肿的动态情况及位置,并结合相关实验室检验结果综合判定。
程俊项和平李贺
关键词:创伤腹部损伤血肿
创面修复生物胶治疗挫裂伤创面疗效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创面修复生物胶治疗挫裂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挫裂伤患者创面按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创面修复生物胶凝胶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碘伏消毒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创面治愈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愈率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用创面修复生物胶治疗挫裂伤创面,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丁波项和平高明李贺王伟葛魏巍程俊姜大同
关键词:挫裂伤创面愈合
20例急性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体会并文献复习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时机。方法对该科2009年4月~2011年6月收治的胆石症引起的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20例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2例在48 h内出现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例在48 h内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行急诊手术外,其余17例行延期手术,急诊手术有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延期手术无死亡及并发症病例。结论急性胆源性重症胰腺炎应首先行非手术治疗,待度过急性期,一般在起病3周后在同一住院期间延期手术较为安全,对于非手术治疗过程中胆道梗阻进行性加重或并发其它局部或全身并发症者,则及时中转手术。
程俊项和平李贺洪磊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外科手术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在预测结肠破裂术后脓毒症及评估预后的作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动态监测创伤性结肠破裂患者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 PAR)水平,探讨此类患者术前血清su PAR水平与术后继发腹腔感染之间的关系;以及术后血清su PAR水平对其术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创伤性结肠破裂患者55例,男性37例,女性18例,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脓毒症,分非脓毒症组及脓毒症组;脓毒症组依据其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2组,分别于入院时及术后第24、48、72h检测血清su PAR、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分析比较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及对术后脓毒症的预测价值。结果脓毒症组患者入院时及术后血清su PAR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63±3.19)ng/m L vs.(10.38±4.32)ng/m L,P<0.05;(5.21±3.98)ng/m L vs.(12.47±4.87)ng/m L,P<0.05];四个指标预测术后脓毒症的ROC曲线显示,入院时及术后24h两个时间点su PAR的预测价值均明显高于IL-6、CRP,略优于APACHEⅡ评分(AUC:0.873 and 0.809 vs.0.731 and 0.624,P<0.05;AUC:0.867 and 0.814 vs.0.729 and 0.593,P<0.05);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su PAR明显高于脓毒症患者[(14.48±3.99)ng/m L vs.(8.47±3.14)ng/m L,P<0.05]。结论 (1)创伤性结肠破裂患者入院时血清su PAR水平对预测术后脓毒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2)术后血清su PAR水平对术后脓毒症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评估作用。
闵安项和平李贺高明付锐程俊汪海平王召华王伟尹纯林葛魏巍孙远松姜大同
关键词:结肠破裂脓毒症病理学生理学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肠屏障功能障碍(IBD的发病机理及治疗进展。方法复习近年来国内、外有关SAP时IBD方面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SAP时IBD的发病机理涉及多个环节,内毒素、炎症介质、胃肠激素、一氧化氮(...
尹纯林项和平叶广坡程俊张长乐
多发伤救治策略探讨
目的通过对我院近3年救治的85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完善多发伤的救治对策。方法通过查阅现场记录和病历资料的方法收集研究资料。结果抢救成功组受伤至呼救时间、急诊处置时间明显短于死亡组。结论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在多发...
程俊项和平李贺高明张长乐
小肠扭转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总结成人小肠扭转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经验。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4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42例小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2例小肠扭转患者中原发性小肠扭转6例,继发性小肠扭转36例,术后腹腔粘连为主要继发原因,有24例(57.2%)。临床表现:早期持续剧烈腹痛42例,频繁呕吐35例,肠型或腹部包块28例。42例小肠扭转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6例术前CT确诊。术中见肠坏死25例。治愈38例,死亡4例。结论小肠扭转以继发性为主,术后腹腔粘连是小肠扭转的主要原因;早期小肠扭转具有腹痛剧烈、呕吐早、症状体征不符等特点;早期诊断以临床特征为主,CT检查具有辅助诊断价值;该病起病急,进展快,宜早期手术介入。
程俊项和平李贺高明
关键词:小肠扭转发病机制
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治疗单纯型腹膜后血肿合并上消化道梗阻被引量:2
2010年
单纯型腹膜后血肿合并上消化道梗阻临床处理较为棘手,我院在治疗该类患者时采用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收到较好效果。
程俊项和平李贺李永生王文斌
关键词:腹膜后血肿上消化道梗阻
多发伤救治策略探讨
目的通过对我院近3年救治的85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完善多发伤的救治对策。方法通过查阅现场记录和病历资料的方法收集研究资料。结果抢救成功组受伤至呼救时间、急诊处置时间明显短于死亡组。结论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在多发...
程俊项和平李贺高明张长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