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永忠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原发性
  • 2篇CT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诊断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期扫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性
  • 1篇医护
  • 1篇医护人员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分析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造影
  • 1篇三维重建
  • 1篇三维重建成像
  • 1篇文献复习
  • 1篇临床与CT
  • 1篇螺旋CT

机构

  • 6篇都江堰市人民...

作者

  • 6篇祝永忠
  • 1篇周燕
  • 1篇邱昌伟
  • 1篇陈凤玲
  • 1篇戴吉
  • 1篇张晓琴
  • 1篇陈文静

传媒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保健文汇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医学信息(下...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吉非替尼致间质性肺炎CT影像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提高对吉非替尼药物性间质性肺炎的认知。方法报告1例双肺弥漫型肺泡癌患者服用吉非替尼并发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及其治疗,并结合文献探讨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经停用吉非替尼、吸氧、甲基泼尼松龙治疗1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CT显示病变炎性改变明显吸收。吉非替尼药物性间质性肺炎疗效和预后与该病发现早晚、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呼吸系统疾病史等密切相关。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患者预后良好。定期影像学检查是早期发现的关键。
周燕戴吉祝永忠陈凤玲
关键词:吉非替尼间质性肺炎
CT血管造影在破裂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f coronary artery,MSCTA)在破裂脑动脉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优势。方法:对28例破裂脑动脉瘤患者行16排螺旋CT检查,所有患者再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均在全麻下行动脉瘤颈夹闭术。结果:MSCTA与MRA对脑动脉瘤检出率相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与术申所见比较,MSCTA对脑动脉瘸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结论:MSCTA微创、安全、快捷、可靠性高。可作为破裂脑动脉瘤和急诊手术前首选的检查方法,其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祝永忠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脑动脉瘤磁共振血管造影
CT检查中告知程序有哪些?
2019年
我国卫生部门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院医护人员的告知义务和患者的知情权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不仅是对患者自主决定权的充分尊重,更是一种有效的保障。CT检查作为医院中的一种非常规性检查,很多患者对其并不是非常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在进行CT检查之前,相关的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详细告知,从而消除患者心中的陌生感,并使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祝永忠
关键词:告知程序医护人员CT
48例原发性肝癌的螺旋CT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CT特征、诊断及三维重建成像对肝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肝癌患者先行16排螺旋CT平扫,再分别行动脉期、静脉期及平衡期扫描,同时做CT三维重建成像。结果 48例肝癌患者共发现50个病灶,CT平扫检出率为76%;分期增强扫描检出率分别为:动脉期90%,静脉期86%,平衡期9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多期扫描可获得肿瘤在各期增强征象,提高肝癌的检出率,对肝癌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肝癌的外科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祝永忠
关键词:16排螺旋CTHCC多期扫描三维重建成像
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与CT、MRI表现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通过对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与CT、MRI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其高危因素、发病机制及临床转归,提高临床及影像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5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与CT、MRI表现。结果:15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例,10例首次CT检查时发现颅内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灶,二次CT或MRI检查均显示大面积脑梗死伴出血。病变部位以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最多(10例),按影像学改变可分为血肿型(4例)及非血肿型(11例),非血肿型发病率较高。结论:脑梗死为临床多发病,出血性脑梗塞的高危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进行出血性脑梗死的二级预防及严格掌握脑梗死后的溶栓治疗适应症与禁忌症可降低发生率。
祝永忠张晓琴
关键词:出血性脑梗死CTMRI
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临床特点。方法介绍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21岁,曾因巨脾、门脉高压症于4年前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此次因"呕血1 d"入院。胃镜示:食管静脉曲张(重度),门脉高压性胃病。全腹增强CT示:①门静脉增粗,分支增多、增粗、扭曲,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增粗、扭曲,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起始段充盈缺损,提示门静脉高压存在,门静脉海绵样变伴血管形成;②肝内胆管扩张,于肝门区消失。ALT、ALP、白蛋白、血脂、血淀粉酶、电解质和出凝血时间正常。肿瘤标志物正常。乙肝两对半均阴性,丙肝抗体阴性。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食道胃底静脉(重度)曲张破裂;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伴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血栓形成。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临床少见,病因较多,诊断上应注意与肝硬化、布-加氏综合征和区域性门脉高压相鉴别,治疗上应针对不同的病因而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邱昌伟陈文静祝永忠
关键词:海绵样变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