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志臻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前列腺
  • 3篇前列腺炎
  • 3篇腺炎
  • 2篇蛋白
  • 2篇蛋白2
  • 2篇炎症
  • 2篇疼痛
  • 2篇疼痛综合征
  • 2篇盆腔
  • 2篇盆腔疼痛
  • 2篇前列腺癌
  • 2篇前列腺炎患者
  • 2篇前列腺肿瘤
  • 2篇肿瘤
  • 2篇综合征
  • 2篇顽固
  • 2篇顽固性
  • 2篇腺癌
  • 2篇腺肿瘤
  • 2篇慢性

机构

  • 9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国家安全生产...

作者

  • 10篇祝志臻
  • 8篇钟伟
  • 4篇买铁军
  • 4篇李哲
  • 4篇李喆
  • 3篇刘景波
  • 2篇周丽娟
  • 2篇谢旖静
  • 2篇张鹏
  • 2篇张鹏
  • 2篇陈亮
  • 2篇冯宗承
  • 1篇张晨光
  • 1篇李启忠
  • 1篇马嵘

传媒

  • 2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前梯度蛋白2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前梯度蛋白2(AGR2)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72例前列腺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2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AGR2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临床诊断的最佳cut-off值,分析血清AGR2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行Log-rank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采用Cox回归法分析AGR2对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前列腺癌组血清AGR2水平高于BPH组和健康对照组(t=4.441,t=5.285,均P=0.000);血清AGR2水平与Gleason评分、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有关(F=11.343,F=9.613,t=3.882,t=7.514,均P〈0.01).AGR2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3(95% CI 0.726-0.880,P=0.000),当AGR2的cut-off值为17.25ng/ml时,其灵敏度为63.9%,特异度为80.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AGR2组患者生存率高于高AGR2组(χ^2=5.565,P=0.018);Cox回归分析显示,AGR2是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5.412,95% CI 1.143-25.624,P=0.033).结论 血清AGR2水平与前列腺癌进展有关,可能是前列腺癌预后判断的有用指标.
张鹏谢旖静李喆祝志臻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酶联免疫吸附测定预后
改良显微输精管吻合的临床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改良显微镜下输精管吻合术的特点、临床效果与传统显微镜下输精管吻合术的比较。方法:对30例输精管结扎绝育术后,行改良显微输精管吻合术20例,传统吻合术10例,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30例均得到随访,改良显微输精管吻合复通患者1月后,精液检出精子为100%,1年复育率为95%(20/19);传统精液检出精子为90%、复育率70%(10/7)。改良显微输精管吻合与传统显微输精管吻合的复通率P>0.05,复育率则P<0.05。结论:改良显微输精管吻合术比传统输精管吻合术的复通率无明显差异,而复育率两者有显著性差异。改良显微输精管吻合方式具有简便、快速、复育率高的优势。
钟伟祝志臻买铁军
关键词:输精管显微吻合术
超声探查精索静脉走行与微创手术切口定位
2009年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探查曲张的精索静脉在腹股沟走行的局部解剖关系,以设计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的体表微创切口定位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6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并与传统手术定位方法35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对照。改进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精索静脉在腹股沟管内的深浅走行,设计微创切口是以股动脉为体表标志,精索静脉穿行腹股沟管跨越股动脉形成的垂直交叉点,平行上移1cm为切口的起点,以此起点向外上方做一条与腹股沟韧带平行并呈30°夹角的约2.0cm长的切口,这个切口距传统的内环口定位略低1cm。同期传统手术是以耻骨节结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稍上方2.0cm处为起点,取与腹股沟韧带平行切口5cm。结果微创组60例患者手术切口平均2.1cm,手术时间平均22min,住院时间平均为3.5d。传统组手术切口平均5.5cm,手术时间平均48min,住院时间平均为6.5d。结论超声定位下微创切口入路精索静脉相对表浅,手术创口微小、操作简便、时间缩短、定位准确。
钟伟周丽娟买铁军祝志臻李哲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多普勒微创手术
顽固性非炎症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摘要}
目的:探讨顽固性非炎症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症(CPPS)与性活动的关系及治疗。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共诊治慢性前列腺炎1653例,其中符合NIH分类诊断标准的非炎症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
钟伟李哲祝志臻冯宗承刘景波
关键词: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炎症性疼痛症状顽固性
文献传递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梯度蛋白2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2017年
目的 通过检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梯度蛋白2(AGR2)的水平,探讨其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标本4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液标本20例,健康对照组血液标本2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三组血清AGR2水平.分析血清AGR2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①前列腺癌组患者治疗前血清AGR2水平均明显高于BPH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BPH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前列腺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GR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行前列腺癌手术患者术前血清AGR2水平明显高于术后(P<0.01),行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前AGR2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P<0.01);③治疗前血清AGR2水平与前列腺癌临床分期、Gleason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0.05),血清AGR2水平与PSA水平显著相关(P<0.01);④ROC曲线下面积0.792(95%CI:0.698 ~ 0.886),当临界值为13.75 ng/mL,灵敏度71.7%,特异度75.0%.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AGR2水平增高,与临床分期及Gleason病理分级有关,提示AGR2在前列腺癌诊断、恶性程度以及疗效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张鹏谢旖静李喆祝志臻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蛋白质类
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伴性功能障碍临床效果对照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CPPS)波浪式转归中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加右归胶囊或六味地黄丸治疗,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对比两组NIH-CPSI评分及IIEF-5评分,治疗组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70%(P<0.05)。结论:右归胶囊和六味地黄丸联合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用于治疗CP/CPPS合并性功能障碍疗效明显。
钟伟买铁军刘景波祝志臻李哲张晨光张鹏马嵘李启忠
关键词:右归胶囊坦索罗辛慢性前列腺炎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在睾丸扭转诊断与随访的应用价值
2009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技术在睾丸扭转的诊断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7例睾丸扭转患者,术前均经CDFI诊断,其中发病至确诊〈6h者6例,1例手法复位,5例手术复位;12~24h者4例,1例手术复位,3例行睾丸切除术;〉48h的7例均切除睾丸。结果17例患者诊断符合率100%,CDFI显示扭转睾丸其最大径较健侧缩小,血流峰值速度降低,阻力指数升高(P〈0.05)。睾丸扭转切除率为58.8%(10/17)。保留睾丸的7例中,4例随访3年,3例随访6个月,其中1例术后伤口感染,睾丸坏死并自行排出体外,2例睾丸复位后萎缩。结论CDFI技术是诊断急性睾丸扭转的首选方法,同时对扭转睾丸复位后的随访也具有临床意义。
周丽娟钟伟祝志臻李喆陈亮
关键词:精索扭转
舍尼通改善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精液质量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舍尼通能否改善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精液质量。方法:将门诊100名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分为空白对照组、药物对照组与舍尼通组进行研究,分析精液液化时间、精子活力、精子活率。结果:舍尼通能够改善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精液质量,发挥与药物对照组相似的药物疗效。结论:舍尼通可能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反应而发挥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生精调节,未来可能有助于治疗男性不育症。
李喆张鹏买铁军祝志臻钟伟
关键词:舍尼通前列腺炎
顽固性非炎症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顽固性非炎症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的病因与治疗。方法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分类标准,对135例顽固性CPPS的患者,进行盆底肌肉和性活动相关肌肉封闭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过度频繁性交和持续性刺激可导致与性行为相关的盆腔肌肉疲劳性损伤或CPPS,通过局部肌肉的封闭治疗,其有效率达76.3%(103/135)。结论性行为过度可能是非炎症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病因之一,相关肌肉封闭治疗对CPPS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钟伟李哲祝志臻冯宗承刘景波
关键词: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性行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药物和精神辅助治疗波浪式转归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的药物和精神辅助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波浪式转归。方法:采用症状指数评分表(NIH-CPS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00例CP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问卷调查,随访时间3~6个月,把治疗有效患者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精神状态的波动绘制呈曲线图。结果:CP患者经过药物和精神辅助治疗后,躯体症状与精神状态均表现为波浪式转归,且呈现逐波好转过程。结论:CP患者在药物和精神辅助治疗下,其临床症状与精神状态需要经历3个月的反复波动才能恢复到稳定状态。
钟伟陈亮祝志臻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药物治疗转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