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宝才

作品数:130 被引量:893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5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6篇化学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7篇蔬菜
  • 17篇田间
  • 16篇毒力
  • 15篇害虫
  • 14篇寄主
  • 13篇叶螨
  • 13篇生物测定
  • 13篇农药
  • 13篇潜蝇
  • 12篇毒力测定
  • 11篇药剂
  • 11篇小菜蛾
  • 11篇斑潜蝇
  • 11篇菜蛾
  • 10篇诱捕
  • 9篇诱捕器
  • 9篇桃蚜
  • 9篇美洲斑潜蝇
  • 8篇诱杀
  • 8篇植物

机构

  • 123篇北京市农林科...
  • 7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北京市农林科...
  • 3篇青岛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北京市通州区...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国家农业信息...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市延庆县...
  • 1篇北京市植物保...

作者

  • 130篇石宝才
  • 99篇宫亚军
  • 65篇魏书军
  • 58篇康总江
  • 48篇朱亮
  • 42篇王泽华
  • 40篇路虹
  • 11篇张芝利
  • 10篇金桂华
  • 7篇崔文夏
  • 7篇王军
  • 6篇程智慧
  • 6篇廖度
  • 5篇宋婧祎
  • 4篇孟焕文
  • 3篇顾耘
  • 2篇杨玉茹
  • 2篇张君明
  • 2篇路虹
  • 2篇赵尔成

传媒

  • 27篇中国蔬菜
  • 23篇北方园艺
  • 7篇农药
  • 6篇西北园艺(蔬...
  • 5篇昆虫学报
  • 5篇植物保护
  • 5篇北京昆虫学会...
  • 5篇中国昆虫学会...
  • 4篇蔬菜
  • 4篇中国植物保护...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北京农业科学
  • 3篇农业新技术
  • 3篇应用昆虫学报
  • 2篇中国果树
  • 2篇环境昆虫学报
  • 2篇第五届生物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

  • 3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23篇2013
  • 20篇2012
  • 11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1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开孔数量对桶状诱捕器诱杀梨小食心虫的效果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2、4、8、16孔和大开口诱捕器在桃园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molesta Busck)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以8孔和16孔诱虫效果最好,虽然16孔和8孔的诱虫效果相差17.57%,但是从节水、易操作性等角度考虑,实用性最强的还是8孔诱捕器。
康总江朱亮石宝才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性诱剂
梨小食心虫在桃园中发生危害的“边缘效应”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梨小食心虫作为桃园中的重要害虫,研究其边缘效应有助于准确地把握其在园中的分布格局。现对多种类型的桃园进行研究,详细地掌握其发生动态和变化规律,从而为梨小食心虫的"边缘效应"及其发生强度的分析和指导防治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边缘效应"非常明显,边缘第1行与第10行树的桃蛀梢率差异非常显著,说明早春在桃园中对梨小食心虫种群的第1、2代防治工作时,应以边缘为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和手段,压低初期的虫口基数,达到低投入高防效、理想的防治效果。
康总江朱亮宫亚军石宝才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种群
京郊菜蚜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三)菜蚜的防治技术
1、防治试验:1985至1989年笔者对各种不同类型杀虫剂进行了室内、田间及综合效果考察试验,结果表明:轮枝菌(英国商品名Vertalec)在室内相对温度85%以上对桃蚜致死率达90%以上;并能在此条件下流行、传播。抗蚜...
石宝才路虹张利芝
关键词:生物防治药剂防治菜蚜农业防治
不同颜色诱捕器对草蛉诱杀率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研究了同种型号6种不同颜色诱捕器对桃园中草蛉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颜色诱捕器对草蛉的降低诱捕杀效果不同,以红色、绿色的降低诱捕蛉效果为最好,降低了84.47%;黄色、蓝色降低了75.53%;黑色处理组诱捕器降低了66.67%。该试验为避免诱捕器对益虫的诱杀提供依据,提高了对害虫的诱杀效率。
康总江朱亮魏书军石宝才
关键词:诱捕器草蛉
蚜虫报警信息素对桃蚜产生有翅蚜的影响被引量:10
1994年
本研究探讨了蚜虫报警信息素对桃蚜有翅蚜产生的影响。试验表明:在长光照条件下(16小时光照),蚜虫报警信息素对有翅蚜的产生没有影响;改变光照周期(由16小时光照改为13小时光照),对有翅蚜的产生有促进作用。在短光照处理同时用己烷和不同浓度的报警信息素刺激蚜虫,处理后有翅蚜的数量与对照相比明显增加。
路虹宫亚军王军牛玉志石宝才张芝利张钟宁
关键词:桃蚜有翅蚜蚜虫报警信息素
联苯肼酯与毒死蜱对二斑叶螨联合毒力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寻找控制二斑叶螨的药剂,延缓对联苯肼酯抗性的产生。【方法】采用玻片浸渍法研究了联苯肼酯与毒死蜱对二斑叶螨的联合毒力。[结果]联苯肼酯的毒力明显高于毒死蜱,24、48、72h的LC50值分别为10.9277、5.1543、3.3894mg/L,毒死蜱LC50值分别为433.2953、206.7985、69.0944mg/L。两药剂混用时,在1:1-1:80混配范围内具有增效作用,以1:1比例混配增效作用最明显;随着毒死蜱用药量的提高,共毒系数呈现下降趋势。【结论】联苯肼酯与毒死蜱混用对二斑叶螨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宫亚军王泽华朱亮石宝才康总江魏书军
关键词:二斑叶螨毒死蜱混配共毒系数
豌豆彩潜蝇幼期各虫态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ia horticola(Goureau)是我国蔬菜上常见的一种重要害虫,目前尚未见该虫幼期卵到蛹各虫态形态特征的系统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饲养的方法收集豌豆彩潜蝇的卵、不同龄期的幼虫以及蛹,对该虫从卵期到羽化成成虫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并通过测量幼虫口钩和头咽骨的长度对幼虫龄期进行了划分。【结果】卵期观察到了豌豆彩潜蝇及其他潜蝇科昆虫中从未记述过的卵的呼吸角。利用口钩和头咽骨长度将幼虫划分为3个龄期,并对不同龄期幼虫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和描述,确定了通过骨化结构对幼虫龄期准确鉴定和通过外部形态快速鉴定的方法。根据豌豆彩潜蝇蛹期发育的形态特征变化将蛹期划分为5个明显的发育阶段。【结论】本研究记述了豌豆彩潜蝇卵到蛹期的形态特征并对幼虫龄期进行了划分,为潜蝇幼虫和蛹的形态学及豌豆彩潜蝇生物学、生理学和防治研究提供基础。
曹利军宫亚军朱亮石宝才陈敏魏书军
关键词:豌豆彩潜蝇形态学幼虫龄期
新型杀螨剂—联苯肼酯对二斑叶螨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被引量:49
2013年
[目的]筛选出用于防治二斑叶螨的有效药剂,合理评价联苯肼酯的防效。[方法]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联苯肼酯及其他杀螨剂对二斑叶螨的毒力及田间防效效果。[结果]联苯肼酯对二斑叶螨各发育阶段均有效,对卵的LC50值为221.2430 mg/L,对若螨24、48、72 h的LC50值分别为10.9277、5.1514、3.3894 mg/L,对成螨24、48、72 h的LC50值分别为10.3891、10.0516、3.8818 mg/L。其余5种药剂中杀螨活性最高的是阿维菌素,对成螨24、48、72 h的LC50值分别为3.1143、2.2590、2.0586 mg/L,其次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敏感性最低的是噻螨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3%联苯肼酯SC对二斑叶螨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2、7、14 d的防效分别达99.71%、100%、96.66%,明显高于其他5种药剂的防效。[结论]研究表明联苯肼酯对二斑叶螨具有非常好的防效,而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哒螨灵、炔螨特和噻螨酮的推荐剂量已不能很好的控制该螨危害。
宫亚军石宝才王泽华康总江金桂华崔文夏魏书军
关键词:二斑叶螨杀螨剂毒力生物测定田间防效
6种常用杀虫剂对萝卜蚜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测定6种药剂对萝卜蚜的敏感性。[结果]结果表明萝卜蚜对不同类型杀虫剂敏感性有较大差异,其中95%毒死蜱对萝卜蚜杀虫活性最高,LC50值为0.1215 mg/L,其次为94%阿维菌素,LC50值为0.7795 mg/L,95%高效氯氰菊酯的敏感性最低,LC50值为996.8046 mg/L。通过田间试验可知: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40%毒死蜱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对萝卜蚜的防效都非常好,3 d的防效均达98%以上,14 d的防效为100%。[结论]在测试的6中药剂中,目前田间萝卜蚜与桃蚜相比具有较低的抗药性水平。
宫亚军王泽华石宝才康总江朱亮魏书军
关键词:药剂萝卜蚜生物测定
六种杀螨剂对山楂叶螨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
2015年
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问药效试验方法,测定6种药剂(阿维菌素、联苯菊酯、联苯肼、毒死蜱、螺螨酯和哒螨灵)对山楂叶螨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杀螨活性最高的是联苯菊酯和阿维菌素,LC50分别为0.0198mg/L和0.0327mg/L;其次是联苯肼酯和毒死蜱,LC50分别为0.1787mg/L和0.4828mg/L;哒螨灵的敏感性最低,LC50为17.57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14d,43%联苯肼酯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240g/T,螺螨酯悬浮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最好,防效在73.35%100%。鉴于山楂叶螨对杀螨剂的敏感性普遍较高,可根据当地温湿度条件尽量控制用药,推荐的杀螨剂为联苯肼酯、阿维菌素和螺螨酯。
王泽华魏书军石宝才崔文夏康总江宫亚军
关键词:山楂叶螨杀螨剂毒力测定田间防效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