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敏

作品数:13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染病
  • 3篇传染
  • 3篇传染病
  • 2篇都柏林沙门氏...
  • 2篇性疾病
  • 2篇血清学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脑炎
  • 2篇疫源
  • 2篇源性
  • 2篇中毒
  • 2篇沙门氏菌
  • 2篇食物
  • 2篇食物中毒
  • 2篇自然疫源
  • 2篇自然疫源性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性
  • 2篇流行性乙型脑...

机构

  • 13篇贵阳市疾病预...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作者

  • 13篇白敏
  • 7篇高岚
  • 6篇邓桂花
  • 5篇李小英
  • 5篇陆朝国
  • 4篇杨金芝
  • 4篇陈梅
  • 4篇李学
  • 3篇周凤兰
  • 2篇罗月雪
  • 2篇崔代华
  • 2篇龙凤霞
  • 2篇蒋智
  • 1篇田芳贵
  • 1篇方开宇
  • 1篇杨志英
  • 1篇杨鋆
  • 1篇王天琼
  • 1篇蒋巧英
  • 1篇王安姝

传媒

  • 6篇贵州医药
  • 2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西部科技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5
  • 2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采用末梢全血和静脉血检测乙肝抗体结果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末梢全血是否可以替代静脉血用于乙肝监测。方法:同一人同时采集末梢全血和静脉血使用不同试剂采用ELISA方法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分别采集327对末梢全血和静脉血,末梢全血检测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9.48%,静脉血为33.944%,经统计学分析P<0.01,两种检测方法检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静脉血检出阳性率高于末梢全血。结论:末梢全血检测乙肝表面抗体试剂不可以替代静脉血开展健康人群乙肝表面抗体监测,在选择末梢血替代静脉血进行监测时,注意试剂厂家选择。
白敏邓桂花陈梅高岚
关键词:末梢全血静脉血乙肝表面抗体
贵阳市2010-2011年布鲁菌病流调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布鲁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以感染家禽为主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染疫的牲畜(羊、牛、猪、犬种布氏菌)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及其产品或污染物而感染布病。2010年经内蒙古呼伦贝尔疾控中心诊断,贵阳市修文县某畜牧养殖场3名职工被确诊为布病并进行网络直报,为我市首次布病病例报告。
石作宏李家伟陈梅高岚李学李小英白敏邓桂花杨鋆喻仙张昕燕蒋智陆朝国
关键词:布鲁菌病人兽共患传染病布鲁氏杆菌疾控中心网络直报布病
贵阳市郊县地区猪乙脑病毒抗体监测被引量:3
2009年
陆朝国高岚李小英杨金芝李学龙凤霞白敏邓桂花
关键词:乙脑病毒幼猪抗体监测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感染急性病毒性
贵阳市2006-2012年疑似麻疹病例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对贵阳市2006-2012年疑似麻疹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贵阳市2006-2012年麻疹疑似病例监测资料,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2006-2012年贵阳市麻疹网络实验室共检测1 029例合格血标本,检出麻疹IgM阳性162例,占15.74%,1-12月每月均有麻疹阳性病例,2月为麻疹IgM阳性率最高峰(34.09%);麻疹IgM阳性以<8月龄和8月龄~1岁人群最多,风疹IgM阳性以7~14岁人群最多,有明确免疫史的疑似病例麻疹IgM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免疫史不详和0剂次的病例. 结论 免疫史不详和0剂次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提示要继续加强适龄儿童常规免疫,进而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
罗月雪蒋巧英白敏王秋云韦继芳
关键词:麻疹实验室
贵阳市息烽县都柏林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2005年
2001年7月17日,贵阳市息烽县小寨坝镇小寨坝村某村民自办酒席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96人进餐,82人发病,发病率达85%,经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为都柏林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潘松陈梅白敏曹薇王天琼
关键词:都柏林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中毒事件发病率
肠道传染病病原学预防性监测初探
2003年
2002年9月在我市东南方向城郊结合地区暴发了一起小范围的肠道传染病流行.为了有效地控制其疫情的发展和疾病的传播,我们按<霍乱防治手册>要求对发病地区的病人、密切接触者、外环境、周围饮食摊点和附近的农贸市场的卤凉菜摊等均进行抽样监测.还特别加强了对所管辖范围内的21家自备水单位的末梢水和水源水的肠道传染病原学的预防性监测,有效及时的防止了肠道传染病在该地区的发生.现将这次预防监测措施及方法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周凤兰辛业学崔代华白敏
关键词:肠道传染病病原学流行病学
贵阳市2007年发热出疹性疾病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白敏高岚罗月雪杨幼平
关键词:发热出疹性疾病监测分析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病例麻疹疫情
贵阳市农村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媒介成蚊监测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了解贵阳市农村地区蚊虫分布特点及季节消长规律,为蚊虫控制和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防制提供参考。方法在人房、猪圈和牛圈用吸蚊管捕蚊,野外用蚊帐诱捕法。设普查点和连续监测点,普查点为8-9月捕蚊;监测点为4-11月捕蚊,每次定人、定时、定点捕蚊15min,每旬1次。结果在贵阳市郊区普查点捕获蚊虫3属7种,三带喙库蚊和骚扰阿蚊构成比分别为54.84%和33.13%。监测点于4-11月共捕雌蚊10863只,其中骚扰阿蚊构成比为74.46%,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和致倦库蚊构成比分别为20.90%、3.00%和1.27%,不同生境蚊虫密度不同,牛圈蚊虫密度高达221.33只/人工小时。蚊虫从4月下旬开始活动,5月密度逐渐上升,6月下旬至7月上旬达到高峰,8-9月蚊密度持续在较高水平,10月开始迅速下降,不同蚊种的季节消长差异明显。结论三带喙库蚊是贵阳市郊区的优势蚊种,其密度高峰为7-8月,与乙脑流行季节相符,是该地区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其它蚊种在乙脑病毒传播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高岚陆朝国李学李小英杨金芝龙凤霞白敏邓桂花
关键词:蚊虫三带喙库蚊流行性乙型脑炎
贵阳市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掌握贵阳市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和健康危害因素水平。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病媒生物和土壤检测等方法。结果:调查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为66.6%,集中式供水覆盖率为73.1%;63.3%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生活垃圾收集方式为随意堆放的占56.7%;土壤中铅含量二级的占10.0%,镉含量为二级的占63.3%,蛔虫卵的成活率和检出率分别均达90.0%以上。结论:贵阳市部分地区农村环境卫生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家庭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缺乏管理,农村家庭厨房卫生状况不佳,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亟待改善。
雷娟方开宇白敏陈伟杨江涛廖成刚吴镇静
关键词:农村环境卫生家庭
开阳县一起都柏林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被引量:2
2003年
周凤兰王安姝崔代华白敏
关键词:都柏林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