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红芬
-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细胞)系的建立被引量:2
- 2011年
- 掌握建立人iPS细胞系(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的技术,以便为人肿瘤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建立技术平台.在人胚胎干细胞的培养条件下,通过携带Oct4、Sox2、c-Myc、Klf4 4个混合因子的慢病毒感染人皮肤成纤维细胞(CCD-1079SK细胞),从而诱导成干细胞样的克隆.根据人胚胎干细胞的特性进行如下鉴定:克隆形态、碱性磷酸酶活性、核型和CCD-1079SK细胞来源的克隆拟胚体(embryoid bodies,EBs)形成及分化等.结果显示,在人胚胎干细胞的培养环境中,导入Oct4、Sox2、c-Myc、Klf4 4个因子的CCD-1079SK细胞产生了一株iPSC克隆,这株iPSC克隆在细胞形态、增殖能力、胚胎细胞特异性表面抗原以及基因表达与人胚胎干细胞相似,此外,iPSC克隆在体外悬浮培养中形成拟胚体并分化成3个胚层.人iPS细胞系的成功建立为利用iPS细胞技术开展肿瘤细胞重编程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 姚志芳史俊文贾俊双申红芬林晓琳肖高芳张晟肖东姚开泰
- 关键词:肿瘤治疗
-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 cells)——现状及前景展望被引量:35
- 2009年
- 主要从iPS细胞发展历程、获得iPS细胞的几个关键步骤(如基因导入方式、诱导iPS细胞所需因子组合与小分子化合物运用和体细胞种类选择等)、病人或疾病特异性iPS细胞、iPS细胞体内外诱导分化与其衍生物的临床应用和制备无遗传修饰的(genetic modification-free)iPS细胞的可行性与前景等方面对iPS细胞最新研究进展做评述.日本和美国研究小组先后用4种基因将小鼠(2006年8月)和人(2007年11~12月)的体细胞在体外重编程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cells),此后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iPS细胞的研究和关注度呈爆炸式增长.体细胞重编程、去分化和多潜能干细胞来源等一系列热点问题再次成为干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等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ells)一样,iPS细胞在体内可分化为3个胚层来源的所有细胞,进而参与形成机体所有组织和器官.迄今,在体外已由iPS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出功能性的多种成熟细胞.因此,iPS细胞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在再生医学、组织工程和药物发现与评价等方面极具应用价值.
- 申红芬姚志芳肖高芳贾俊双肖东姚开泰
- 关键词:体细胞重编程胚胎干细胞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细胞治疗
- 慢病毒载体法制备红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
- :基于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法制备红色荧光蛋白(mRFP)转基因小鼠以建立基于该转基因方法制作转基因小鼠的技术平台。 方法:将携带mRFP基因的慢病毒注射入ICR小鼠单细胞受精卵卵周隙以感染受精卵,胚胎移植进假孕母...
- 贾俊双肖高芳申红芬姚志芳杜文婷孙妍肖东姚开泰
- 关键词:红色荧光蛋白慢病毒载体
- 乙醇喂养小鼠诱导肝损伤模型的制作
- 2022年
- 目的:通过慢性酒精喂养加急性酒精灌胃来制作肝损伤的小鼠模型。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前十天每天给予对照组不含酒精液体饲料喂养,给予模型组酒精液体饲料喂养,第十一天给对照组灌胃麦芽糊精溶液(20 μL/Kg),模型组灌胃酒精(20 μL/Kg)。实验结束后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脂质代谢相关指标,并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胆固醇(P 0.05, n = 14~15)在实验组中均高于对照组,且胆固醇(P < 0.01, n = 14~15)在两组间有显著差异。苏木精–伊红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的肝组织破坏程度较重。结论:模型组小鼠出现了肝细胞损伤,脂肪累积,运用慢性喂养加上急性灌胃的方法成功模拟酒精肝损伤,这对于之后的临床治疗和新机制的研究具有实践意义。
- 黄世豪林丽珍李永龙夏加伟赵文淘韩留鑫李迎春李迎春何丹华丛金格沈含章贾俊双贾俊双林晓琳肖东
- 关键词: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模型的构建
- 2022年
- 目的:构建特殊饲料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小鼠模型。方法:将40只8周龄的C57BL6/J雄性小鼠分成四组,分别予以高脂高果糖高胆固醇饮食(FFC)及对照饮食喂养4个月、6个月,期间每周称量小鼠体重,分别于喂养4个月和6个月取材,取动物血清和肝脏,进行血清学检测与肝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FC组体质量(P < 0.05)、肝湿重(P < 0.01)和肝体比(P < 0.01)均显著升高;FFC组脂肪变性明显比对照组严重(P < 0.001);FFC组肝脏甘油三脂较对照显著升高(P < 0.001),FFC组血清总胆固醇(TC)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01),FFC组血清ALT (P < 0.05)、AST (P < 0.001)较对照显著升高。而且,FFC饮食喂养6个月比喂养4个月的小鼠具有更为严重的NASH疾病特征。结论:建立了不同严重程度的NASH小鼠模型,为研究NASH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等研究提供模型参考。
- 戴冠齐林锦涛李永龙韩留鑫赵文淘夏加伟李迎春黄世豪何丹华丛金格贾俊双林晓琳肖东申红芬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模型
- 活化转录因子4基因敲除小鼠完全缺失晶状体致小眼症被引量:2
- 2019年
- 旨在研究活化转录因子4(ATF4)基因敲除对小鼠眼睛发育的影响。将小鼠分为野生型(WT)组和ATF4敲除(KO)组,采用器官大体观察和组织病理学分析,明确ATF4基因敲除后对小鼠眼睛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WT小鼠眼球大小及组织结构正常。而ATF4^-/-小鼠眼球体积缩小;脉络膜和视网膜层层次结构基本存在,各个层次结构紊乱;神经节细胞层细胞数基本正常,约2层细胞,但细胞排列不整齐;内丛状层结构疏松,厚度增加;外核层细胞层次增加,超过10层,同时结构松散、形成裂隙和囊样结构;内核层细胞层次减少、约6层~8层细胞,细胞排列轻度紊乱。整个视网膜在局部形成乳头状突起;脉络膜基本正常,但没有乳头状的睫状突形成。眼球内玻璃体缺失,由水肿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中央可见多个小血管。总之,ATF4^-/-小鼠展示了小眼表型,同时ATF4^-/-小鼠眼睛结构异常。
- 张晟林晓琳和法莲彭珊申红芬
- 关键词:基因敲除小鼠晶状体
- 借助慢病毒将EGFP基因导入西藏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
- :借助慢病毒将EGFP基因导入西藏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Porcine embryonic fibroblasts,PEFs),以基于PEFs建立慢病毒介导的外源基因体外投递系统。 方法:取35天西藏小型猪胚胎,...
- 张晟肖高芳黄黎珍那顺巴雅尔贾俊双姚志芳申红芬肖东顾为望
- 关键词:慢病毒西藏小型猪绿色荧光蛋白
- 慢病毒载体法制备红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利用慢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法制备红色荧光蛋白(mRFP)转基因小鼠,并建立转基因小鼠的技术平台。方法将携带mRFP基因的慢病毒注入ICR鼠单细胞受精卵卵周隙以感染受精卵,胚胎移植进假孕母鼠以获得仔代鼠,然后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体视荧光显微镜和PCR等鉴定并获得mRFP转基因鼠。结果移植卵周隙注射有慢病毒的胚胎40枚给2只假孕母鼠,共获得仔鼠6只;利用体视荧光显微镜检测mRFP表达,在蛋白水平证实6只F0代中,2只(R3和R4)鼠耳高表达mRFP,其余的弱表达mRFP(R1、R2和R5)或荧光强度(R6)与野生型ICR鼠无明显差别,而DNA水平检测证实,6只F0代中,5只(R1、R2、R3、R4和R5)基因组中整合有外源转基因hUb-mRFP,预示基因型鉴定结果很好验证了体视荧光显微镜鉴定结果。此外,mRFP转基因首建鼠基因组中整合的mRFP基因可稳定遗传和表达。结论建立了慢病毒法快速制备转基因小鼠的技术平台,这为针对不同基因建立相应转基因小鼠以实现恒定或条件性的转基因过表达或RNA干涉(RNAi),并进而在体内解析相应基因功能和建立人类疾病模型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 贾俊双肖高芳林晓琳张晟姚志芳杜文婷申红芬刘科饶子亮孙妍姚开泰肖东
- 关键词:红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
- 小鼠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 胚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为发育学、遗传学、人类疾病的发病机理与替代治疗等研究提供非常宝贵的资源。由于其应用价值,科学家们曾尝试通过不同途径实现体细胞重编程以获取ES细胞或ES细胞样的细胞或多潜能干细胞/(I...
- 申红芬
-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绿色荧光蛋白体细胞重编程
- 文献传递
- 携带人miR302和EGFP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
- 2009年
- 目的构建携带人miR302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FUM3GW。方法NheⅠ和NotⅠ双酶切pmiR302ApE以释放miR302,接着补平酶切位点而获连接用miR302;BamHⅠ酶切携带EGFP的慢病毒载体pFUGW,接着补平酶切产物,并去磷酸化而获连接用载体片段,最后使用DNA连接试剂盒(TaKaRa)中的SolutionI将其与连接用miR302连接,连接产物转化,次日挑选单菌落,PCR筛选正向阳性克隆,随后将选定的含有阳性克隆的单菌落摇菌,提取质粒并行酶切鉴定及对插入的miR302测序。所构建载体命名为pFUM3GW。获pFUM3GW后,按Invitrogen公司推荐的标准程序进行慢病毒包装和确认慢病毒是否成功生产;携带miR302和EGFP基因的慢病毒感染鼻咽癌细胞株C666-1、CNE1和5-8F以建立相应病毒感染体系。结果PCR、酶切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pFUM3GW,按标准程序生产的携带miR302和EGFP基因的慢病毒上清高效率感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s)及鼻咽癌细胞株C666-1、CNE1和5-8F。结论成功构建携带人miR302和EGFP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FUM3GW,为相关后续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 申红芬贾俊双肖高芳姚志芳肖东姚开泰
- 关键词:EGFP慢病毒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