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东兰

作品数:57 被引量:311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深圳市卫生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细胞
  • 21篇肿瘤
  • 15篇肺癌
  • 12篇晚期
  • 12篇癌细胞
  • 11篇化疗
  • 8篇腺癌
  • 8篇肺癌细胞
  • 8篇肠癌
  • 7篇直肠
  • 7篇外周
  • 6篇蛋白
  • 6篇外周血
  • 6篇恶性
  • 6篇NM23-H...
  • 5篇诱导BEL-...
  • 5篇直肠癌
  • 5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逆转

机构

  • 53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中心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作者

  • 57篇申东兰
  • 28篇彭安
  • 23篇何艳玲
  • 20篇陈晓秋
  • 14篇郑海霞
  • 12篇刘楠楠
  • 11篇王树滨
  • 11篇童刚领
  • 10篇农巧红
  • 6篇王芬
  • 6篇李柱
  • 5篇陈敏珍
  • 3篇周清华
  • 3篇曹菊秀
  • 3篇刘铮
  • 2篇胡金森
  • 2篇余振东
  • 2篇房家智
  • 2篇于洁
  • 2篇崔永言

传媒

  • 15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肿瘤研究与临...
  • 3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肿瘤防治杂志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吉林医学
  • 2篇江西中医药
  • 2篇癌变.畸变....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唑来膦酸诱导Bel-7402人肝癌细胞分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诱导Bel-7402人肝癌细胞分化作用,为肝癌的分化治疗提供可借鉴的资料。方法选用反映肝细胞恶变的甲胎蛋白(AFP)的分泌量、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和醛缩酶(ALD),反映肝癌细胞分化的酶学指标酪氨酸-α-酮戊二酸转氨酶(TAT),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和碱性磷酸酶(ALP)作为观察肝癌细胞恶性表型逆转的指标。结果Bel-7402人肝癌细胞经0·05μg/ml唑来膦酸处理后,AFP分泌量明显低于对照组,γ-GT和ALD活力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反,OCT、TAT和ALP的活力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证明唑来膦酸是体外培养Bel-7402人肝癌细胞有效的分化诱导剂。
彭安陈敏珍申东兰
关键词:唑来膦酸肝癌细胞细胞分化
草酸铂联合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观察草酸铂(L-OHP)联合氟尿嘧啶(5-Fu)和亚叶酸钙(CF)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第1天采用L-OHP130mg/m2静脉滴注3h,CF200mg静脉滴注2h后,5-Fu500mg快速静脉注射后再用5-Fu2.4g/m2持续静脉滴注泵连续滴注46h,每3周重复,完成3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病例4周后确认。结果全组46例晚期胃癌患者,CR3例,PR20例,有效率(CR+PR)5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5.7月,中位生存期10.5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感觉神经毒性、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结论草酸铂联合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可耐受。
何艳玲申东兰彭安
关键词:草酸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胃肿瘤
nm23-H1基因逆转肺癌细胞转移表型的功能鉴定被引量:3
2005年
郑海霞申东兰周清华何艳玲彭安朱文王艳萍
关键词:NM23-H1基因转移表型肺癌细胞肿瘤转移抑制基因逆转基因转染技术
RT-PCR检测K19 mRNA诊断直肠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
2008年
目的:探讨RT-PCR检测K19 mRNA诊断直肠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的价值及其应用前景。方法:通过病理组织学及RT-PCR扩增K19mRNA对19例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和51个淋巴结进行检测。结果:19例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均有K19mRNA表达;51个淋巴结中组织学阳性16个(31.4%),而RT-PCR阳性21个(41.2%)。RT-PCR扩增K19 mRNA及内参照β-actin后,所有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显示461bp和221bp的扩增片断,而非肿瘤患者的8个淋巴结仅显示221bp扩增片断。结论:RT-PCR扩增K19 mRNA检测直肠癌区域淋巴结微转移是一种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优于常规病理组织学方法。
何艳玲刘铮郑海霞于洁房家智申东兰刘楠楠
关键词:直肠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角蛋白19淋巴结微转移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心电图异常632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对恶性肿瘤患者不同方案化疗后的心电图异常表现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不同方案化疗后出现心电图异常的632例临床资料。结果ST—T改变352例(55.70%),心律失常197例(31.2%),QRS低电压91例(14.4%),心肌梗死2例(0.32%)。结论不同化疗方案患者均可发生心电图异常,尤其在方案含有蒽环类药物时更常出现。注意化疗药物的潜在心脏毒性,常规心电图定期检查十分重要。
刘楠楠陈晓秋何艳玲申东兰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心电图
两种自体LAK疗法对肺腺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肺腺癌术后IL 2 /自体Rn LAK、Pb LAK细胞治疗对末梢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探讨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2 1例全部手术切除 ,确诊为Ⅲ、Ⅳ期原发性肺腺癌。术后化疗或放疗联合IL 2和两种自体LAK细胞的免疫治疗 ,每隔 2~ 3个月免疫治疗 1次 ,持续 2年。LAK细胞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末梢血CD3、CD 4、CD 8和CD 4 /CD 8比值。将其结果分为 2 1例全组、2年内死亡组、2年以上生存组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2 1例全组中治疗后CD4 + 下降 (t=2 .817,P <0 .0 5 ) ;2年以上生存组中治疗后CD8+ 升高 (t =- 2 .5 16 ,P <0 .0 5 ) ,CD4 /8下降 (t=2 .338,P <0 .0 5 ) ;2年内死亡组中CD8+ 下降 (t=3.0 2 4 ,P <0 .0 5 )。其他指标也有变化 ,但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结论 :IL 2 /LAK细胞疗法引起末梢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CD8+ 的升高 ,提示着良好的预后 ,是治疗有效的指标。
申东兰木村秀树岩井直路
关键词:肺腺癌自体LAK细胞白细胞介素-2淋巴细胞亚群
卵巢癌^(99m)Tc-MIBI显像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2009年
目的探讨卵巢癌99mTc-MIBI显像与化疗疗效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8例卵巢癌复发患者进行99mTc-MIBI显像,采集10min及60min两时相的平面像,采用感兴趣区(ROI)技术计算早期和延迟相肿瘤/非肿瘤(T/N)比值及滞留指数(RI);采用TP方案进行化疗,并与T/N、滞留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N比值及滞留指数低者,对化疗不敏感;T/N比值高、滞留指数高者,化疗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99mTc-MIBI亲肿瘤显像能预测卵巢癌化疗敏感性,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刘楠楠申东兰陈晓秋何艳玲高宙胡疏
关键词:卵巢癌化疗
复方苦参注射液在预防化疗所致肝损害方面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及大肠癌术后辅助化疗所致肝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78例胃癌及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56例,给予MFOLFOX6方案化疗;B组62例,化疗同时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c组60例,化疗同时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观察3组出现肝功能损害的例数、程度和时间。结果各组均未见Ⅲ度及以上肝脏毒性发生;B组、C组胆红素及氨基转移酶升高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碱性磷酸酶(ALP)/γ一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发生率,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肝损害患者72.7%首次发生于第7周期化疗前,而B组和C组分别为273%、33.3%,B组、C组肝损害发生时间均明显迟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论在胆红素和氨基转移酶升高发生率或是肝损害发生时间上,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预防并延迟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辅助化疗所致肝损害的发生,效果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相当,又因其不良反应轻并具备抗肿瘤作用,故更具临床优势。
陈晓秋刘楠楠申东兰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肝疾病预防和防护用药
血清CEA、CA153和CA125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53和CA125单项和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方法分别检测75例肺癌患者、6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CEA、CA153和CA125水平,并分析上述3项指标在肺癌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肺癌患者3项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均高于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项标志物的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度高于单项标志物检测,其敏感度高达88%,特异性为76.2%。结论: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肺癌的敏感度。
李柱颜存粮徐巧萍童刚领申东兰
关键词:肺癌CEACA153CA125
自体CIK细胞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经过CIK细胞治疗的58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3+CD4+、CD...
童刚领农巧红申东兰余振东彭安王树滨
关键词: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生活质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