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淑欣
- 作品数:16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省气象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大白菜收获期的冻害分析
- 1998年
- 我省大白菜的主要产区在太原市的清徐县、晋中地区的榆次市,太谷县等地,为太原盆地一带。因处在同一地理区域,气候条件基本类似,我们仅以太原市的气候资料,对大白菜的冻害进行分析。常言说,立冬不砍菜,必定要受害。立冬一般出现在11月份的第2侯。我们首先来看一...
- 杨小萍田淑欣孙秀荣王风英
- 关键词:大白菜收获期冻害分析
- 江河流域面雨量精细化预报服务系统
- 苗爱梅郭玉玺郝寿昌贾利冬栾青武捷赵海英田淑欣
- 该项目面向黄河、海河以及山西省主要河流流域服务需求、针对汛情进入警戒期和紧急期,以太原、临汾、大同三部多普勒天气雷达组网拼图资料、闪电定位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卫星云图等现代化探测资料为基础,分类整理各种天...
- 关键词:
- 关键词:多普勒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
- “7·30”区域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针对2007年7月30日发生在山西省南部的区域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利用多种资料,计算了多种物理量,分析了其演变特征,指出:a)前期500 hPa 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的形成和长期维持以及副热带高压的稳定加强、维持,是造成山西大范围降水和区域暴雨天气的特殊环流背景。b)特殊背景下形成的MCS 是造成此次南部区域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强烈而持续的水汽夹卷作用、对流层高层强抽吸作用使得MCS 维持和加强。c)地形性辐合的存在使得垂直上升运动加强,而高位势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与低层迎风坡面上低云的相互作用,使得 MCS 不断发展,使雨强出现了3次强烈增幅。
- 赵桂香韩龙任璞田淑欣康晋伟
- 关键词:区域暴雨MCS
- 山西暴雨的特征统计及天气学分析被引量:1
- 1996年
- 山西暴雨的特征统计及天气学分析田淑欣,闫美芳(山西省气象台030006)为了做好暴雨预报,对影响暴雨的天气系统及山西暴雨的气候特征有一全面深刻认识,我们统计了全省104个站点中80%站点的551日次单站暴雨[1]和199日次区域性暴雨[2],尽管有些...
- 田淑欣闫美芳
- 关键词:暴雨
- 2010年6月30日山西首场暴雨过程分析
- 2010年
-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及卫星、雷达、闪电定位、自动站等资料对这次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过程前期的持续性高温为暴雨的产生积累了能量,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的突然北跳及其西北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弱冷空气和中低层切变线触发了这次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卫星云图上,副高边缘不断有对流云泡生成、向北输送并发展,促进了中尺度强对流系统的生成与发展,对提前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地闪主要出现在5880gpm与5840gpm线覆盖的范围,在5880gpm与5840gpm线之间,地闪密度的空间分布与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负地闪主要出现在5880gpm线一侧,正地闪靠近5840gpm线;地闪频数峰值超前降水量峰值0~2h,这对单站l临近强降水预报很有意义。
- 苗爱梅高源田淑欣
- 关键词:首场暴雨
- 华北汛期水汽条件的年代际特征分析
- 2010年
-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使用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华北汛期水汽条件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气对华北汛期的水汽输送以及华北区域的水汽收支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以1978年为界,先前以异常西南风对华北进行水汽输送的改变为以后的异常东北风的水汽输送,先前以异常东风水汽输送的改变为以后的异常偏西风水汽输送,先前以异常偏西风水汽输送的改变为以后的异常偏东风水汽输送。对于华北区域而言,先前由南边界和西边界的异常水汽输送,改变为以后的由北边界和东边界异常水汽输送,华北地区水汽由以前的异常水汽辐合和盈余,改变为以后的异常水汽辐散和亏损。
- 刘海文田淑欣杜建华
- 关键词:水汽条件年代际变化
- 山西省农村气象语音信息服务系统开发
- 2010年
- 介绍了农村气象语音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农村气象语音信息服务系统的技术方案,农村气象语音信息服务系统的成功开发将为农民提供快捷、方便、经济、实用的农村信息服务。
- 田淑欣朱煜范永玲
- 关键词:农村
- 德国天气在线数值预报产品在中期天气预报中的效果检验分析
- 2012年
- 为了更好地应用德国天气在线中期数值预报产品,本文利用Internet网站上德国天气在线的逐日降水和逐日最高、最低温度预报产品和实况资料,选取大同、太原、临汾3地,对2010年12月-2012年2月共计15个月的48h-168h进行检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具有季节性、系统性、过程性三大特点。冬半年降水准确率高于夏半年,大同和太原各月或各时效最高、最低温度的误差均在±2.4℃范围内,且小于临汾的预报误差。另外,选取2011年1月、11月、12月发生在山西省的寒潮个例,分析发现该产品对发生在大同、太原地区的强冷空气及温度变化趋势都具有较好的预报性能,对中期预报强冷空气活动过程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对临汾的寒潮预报能力稍差。
- 田淑欣朱煜田欣辉郝建萍
- 关键词:数值预报产品降水温度
- “93·11·18~19”暴雪分析
- 1994年
- “93·11·18~19”暴雪分析张冬峰,田淑欣(山西省气象台030006)1 雨情分析1993年11月18日~20日,南起32°N,北至45°N,在100°E~120°E内,出现了大范围罕见的初冬降雪天气。其中18日08时~19日08时,山西、陕西...
- 张冬峰田淑欣
- 关键词:暴风雪云图分析大气环流
- 一次强寒潮爆发成因分析
- 2009年
- 本文对2007年3月3日-5日华北区域爆发的强寒潮,从大尺度环流形势特征、天气过程特点及特强降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强寒潮天气爆发预报着眼点。此次寒潮天气是由于西路冷空气和极地冷空气在贝加尔湖附近地区合并加强;横槽转竖,偏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南下,并且又有补充冷空气南下造成的。欧亚500hPa中纬度大“Ω”流型为寒潮天气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该大“Ω”流型与常见寒潮倒“Ω”流型的槽脊位置在东北亚地区接近反位相。且波长更长。
- 郝建萍田淑欣范英东
- 关键词: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