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书晶
- 作品数:21 被引量:60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何首乌及其常见混淆品的matK基因序列分析及鉴别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比较何首乌与其常见混淆品的matK基因序列,从分子水平对中药材何首乌进行鉴定。方法:改良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用一对matK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TA克隆后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除毛脉蓼之外,其他混淆品与正品何首乌间的matK基因序列差异较大,不论是核苷酸替代数还是遗传距离,都远远大于不同居群的何首乌之间;进一步比对分析,发现了可以快速鉴别何首乌及其同属混淆品的鉴别位点;运用matK序列分析成功地对3种市售何首乌药材进行了真伪鉴定。结论:根据matK序列特征,能有效区分何首乌及其常见混淆品,matK序列可以作为何首乌药材鉴定的分子标记。
- 生书晶严萍郑传进赵树进
- 关键词:何首乌MATK基因分子鉴定混淆品
-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工程研究概况被引量:6
- 2010年
- 植物次生代谢工程,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植物体内的合成和代谢途径,以满足人类对天然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不断提高的需求。随着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合成途径日渐全面的认识,采取有效的代谢工程策略对植物次生代谢途径进行遗传改良,已经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但是,对代谢途径的总体调控以及次生代谢途径之间的协调等方面,仍然了解甚少,而利用系统生物学方法开展预见性代谢工程将会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
- 生书晶赵炜赵树进
- 关键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代谢工程代谢途径
- 何首乌Ⅲ型PKS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 目的克隆并表征中药材何首乌(Fallopia multiflora)中的Ⅲ型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s,PKS)基因。方法根据已知PKS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RACE技术克隆何首乌中的PKS...
- 生书晶赵树进
- 关键词:何首乌聚酮合酶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基因表达
- 文献传递
- 何首乌二苯乙烯苷含量差异性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为筛选二苯乙烯苷含量差异显著的何首乌样本,为通过mRNA水平筛选与二苯乙烯苷合成相关酶基因,研究二苯乙烯苷合成途径打下基础。方法:HPLC,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柱温:27℃;流速:1.0mL.min-1;进样量:10μL;紫外检测波长:320nm;进样时间:10min。结果:线性回归方程:y=41.233x+1.6644,R2=1。结论:对水浴和室温冷浸两种萃取方法的比较发现水浴40min和冷浸12h效果无明显差异;冷浸12h和冷浸30h无显著差异;不同产地何首乌块根二苯乙烯苷含量差异显著(6.4%~0.0011%),同一产地何首乌含量差异亦存在明显差异(6.4%~1.5%);同株何首乌不同组织二苯乙烯苷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依次是:根〉茎〉叶;新叶〉老叶;老藤〉新藤。
- 赵炜朱宽鹏生书晶姚焱赵树进
- 关键词:何首乌二苯乙烯苷HPLC
- 何首乌不同部位二苯乙烯苷含量以及芪合酶FM-STS时空表达差异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究何首乌不同部位主要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含量差异以及相对应部位何首乌芪合酶基因FM-STS表达差异。方法:通过液氮碾磨提取广东德庆同一株何首乌根茎叶中的RNA以及用50%稀乙醇过夜浸提芪合物二苯乙烯苷;使用乙腈和水为流动相(体积比为20∶80),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二苯乙烯苷含量差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芪合酶基因Fm-STS表达差异,以β-actin作为内参对照,2-△△CT公式计算各组别中FM-STS的含量。结果:根茎叶中芪合物二苯乙烯苷含量依次为14.62mg/g、1.78mg/g和0.47mg/g(干重),在mRNA水平上检测基因Fm-STS表达量为叶片中最高,根是叶的1/10倍,茎是叶的1/64倍。结论:芪合酶基因FM-STS主要在何首乌叶片中表达,二苯乙烯苷主要在叶片中合成,进而转移到根块中富集。
- 朱宽鹏生书晶赵炜陆娣夏晚霞赵树进
- 关键词:何首乌二苯乙烯苷芪合酶基因荧光定量PCR
- 虎杖白藜芦醇合酶基因转化拟南芥的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为验证虎杖白藜芦醇合酶基因PcRS在转基因植物中合成白藜芦醇的有效性,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AM1380-35S-PcRS,通过农杆菌介导,利用花序浸泡法转化拟南芥.转化子在含有潮霉素的培养基上经筛选后,利用PCR和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进一步证实PcRS基因已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经过选育得到了遗传稳定的T3代纯合子转基因拟南芥株系.Northern杂交证实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纯合子株系中实现表达,并且通过HPLC法检测到终产物是反式白藜芦醇苷.两周大拟南芥幼苗产生的反式白藜芦醇苷为136μg/g(鲜重),干重为1813μg/g.
- 柳忠玉庄楚雄生书晶邵利赵树进
- 关键词:虎杖白藜芦醇合酶拟南芥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
- 何首乌中芪合酶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其功能分析
- 目的克隆中药材何首乌中的芪合酶(stilbene synthases,STS)基因FmSTS,并对其在植物体内的代谢功能进行研究。方法将FmSTS基因插入pET-28a(+)载体使其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对重组FmS...
- 生书晶柳忠玉邵利赵炜赵树进
- 关键词:何首乌原核表达转基因拟南芥
- 文献传递
- 芪合酶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植物中存在芪类次生代谢产物(stilbenes)作为一种重要的植保素,不仅能够使植物体本身的抗逆性提高,在人类健康医疗领域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由于其合成途径具有专一性,需要芪合酶(Stilbene synthase,STS)的存在,近年来芪合酶基因工程日益引起人们的研究和重视。介绍了芪合酶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诱导表达的调控机理,并对其转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芪类次生代谢物在作物品质改良及人类健康营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生书晶赵树进
- 关键词:芪合酶基因代谢调控转基因工程
- 植物Ⅲ型聚酮合酶的分子机制与应用前景被引量:10
- 2009年
- 植物III型聚酮合酶能催化生成一系列结构各异、具有不同生理活性、包含查耳酮合酶基本骨架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这类次生代谢产物不仅使植物体本身的抗逆性提高,并且对人类健康医疗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以下综述了近年来从植物中克隆、鉴定III型聚酮合酶的研究进展,着重论述了其分子结构、催化反应的类型和机制、表达调控及其在转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这些研究将为有效地对其进行基因改造,合成一些难以化学合成的新型天然化合物奠定基础,并且为将来进一步开展III型聚酮合酶的转基因工程提供了参考。
- 生书晶赵树进
- 关键词:分子结构转基因工程
- 何首乌Ⅲ型PKS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 目的克隆并表征中药材何首乌(Fallopia multiflora)中的Ⅲ型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s,PKS)基因。方法根据已知PKS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RACE技术克隆何首乌中的PKS...
- 生书晶赵树进
- 关键词:何首乌聚酮合酶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基因表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