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馥新
- 作品数:31 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干细胞在卵巢组织冷冻与移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干细胞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并进行了广泛推广,例如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等,挽救了很多白血病患者的生命。然而,干细胞在生殖医学领域仍处于较慢的初期发展阶段。虽然相对而言,干细胞在卵巢功能障碍的研究已经很多,但在卵巢冷冻与移植上有很多尚未开展且值得研究的方向。本文将从干细胞在卵巢组织冷冻保存和移植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不同来源干细胞改善损伤性卵泡存活的进展及其机制,以及在不孕症治疗和生育能力保存尤其是在卵巢冷冻移植方面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 成桂红杜天奇李惠敏吴惠华王馥新孟庆霞
- 关键词:干细胞卵巢移植原始卵泡
- 囊胚培养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囊胚培养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受精后第3天(Day 3)行胚胎活检,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于诊断为正常的胚胎,培养到囊胚阶段后选择形态评分优良的囊胚进行移植;对于诊断为异常的胚胎,有14个培养到囊胚阶段,各取其一部分细胞用于全基因组扩增(whole genomic amplification,WGA),将扩增后的DNA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rrayCGH)进行再次检测.结果 FISH诊断为正常的6个囊胚进行了5个周期的胚胎移植,3个周期成功生育了4个健康婴儿,1个周期单胎妊娠见胚囊后流产,绒毛染色体检测为正常核型.FISH诊断为异常的14个囊胚用array-CGH技术检测发现有6个为正常结果.结论 FISH检测结合囊胚培养后移植可能可以进一步保证PGD结果的准确性.囊胚培养后的检测可能能够避免Day 3检测假阳性结果或者嵌合的干扰,从而更真实的反映整体胚胎的情况.
- 偶健王玮马燕琳周知丁洁王馥新段程颖李林江郑爱燕Wilson ChongRichard Choy李红
- 关键词:囊胚培养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荧光原位杂交全基因组扩增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 HCG扳机后血清HCG水平对IVF结局的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扳机后12 h的血清HCG水平对IVF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9年10月于我中心行长方案IVF-ET助孕的854例患者。根据血清HCG水平分为5组:A组:HCG≤58.78 U/L(n=42);B组:58.78 U/L222.32 U/L(n=42)。比较各组的一般基础资料及IVF促排结局。结果从A组到E组,各组患者体重指数(BMI)逐渐下降,HCG日后孕酮(P)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A组的HCG日后P水平显著低于C、D、E组,B组的HCG日后P水平显著低于D、E组(P<0.005)。获卵率从A组到D组逐渐升高,A组的获卵率显著低于C组和D组,B组的获卵率显著低于D组(P<0.005)。而成熟卵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在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随着BMI及直径≥14 mm卵泡数的增加,HCG日后血HCG水平降低(P<0.05)。获卵率与HCG日后血HCG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BMI是影响HCG扳机后血HCG水平的重要因素。卵巢正常反应患者,HCG日后血HCG水平在达到峰值之前,获卵率随着其水平升高逐渐升高;而当其值达到峰值之后,获卵率不随其水平升高而变化。
- 吴惠华孟庆霞丁洁王馥新李红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 羊膜来源干细胞对不同程度卵巢功能不全疾病治疗效果差异比较及其原因
- 丁辰月邹琴燕王馥新王玮李红
- 高龄与非高龄复发性流产患者行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检测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高龄及非高龄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行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检测(PGT for aneuploidies,PGT-A)后胚胎染色体整倍性以及患者的临床结局,探讨PGT-A在两组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苏州市立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行PGT-A的高龄组患者(≥38岁,96个活检周期,259枚囊胚)及非高龄RSA组患者(<38岁,99个活检周期,429枚囊胚),所有囊胚均行滋养外胚层活检,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根据不同囊胚发育天数和胚胎质量分析两组患者胚胎染色体的整倍性,比较同时期胚胎冻融移植周期(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中行PGT-A与未行PGT-A的高龄患者、非高龄RSA患者行PGT-A和未行PGT-A的临床结局。结果高龄患者和非高龄RSA患者D5囊胚的非整倍体率均低于D6囊胚,其中D6非优质囊胚组的非整倍体率最高。FET周期PGT-A高龄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活产率均显著高于未行PGT-A高龄组的患者(P<0.05),而非高龄RSA患者中行PGT-A组与未行PGT-A组临床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T-A技术有助于改善高龄患者的临床结局,对于非高龄RSA患者,应谨慎考虑应用PGT-A技术。
- 蒲艳郑爱燕廖桂芝偶建王馥新王玮丁洁
- 关键词:高龄复发性流产
- 羊膜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HGF和EGF有效延缓卵巢自然衰老作用机制研究
- 黄伯贤邹琴燕王馥新王玮李红
- 优化选择性卵裂期单胚胎移植策略的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通过胚胎形态学观察进行选择性卵裂期单胚胎移植策略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苏州市立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行IVF/ICSI-ET卵裂期胚胎新鲜周期移植或全胚冷冻保存后第1个冻融卵裂期胚胎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进行受精后第2天(D2)胚胎形态学观察和胚胎移植数目分为:D2、D3连续观察卵裂期单胚胎移植组(连续观察单胚组)70个周期;无D2观察、仅D3观察卵裂期单胚胎移植组(D3观察单胚组)97个周期;仅D3观察卵裂期双胚胎移植组(D3观察DET组)564个周期。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及胚胎发育实验室指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异位妊娠率和早期自然流产率等,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3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基础性激素水平、基础窦卵泡计数(AFC)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的不同受精方式占比、Gn总量、HCG日内膜厚度、HCG日P水平、刺激天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D3观察单胚组的获卵总数、成熟卵子数、2PN受精数、卵裂数、优胚数、成囊胚数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D3观察单胚组的临床妊娠率、HCG阳性率亦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连续观察单胚组的种植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间的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连续观察单胚组和D3观察单胚组均无多胎妊娠发生,D3观察DET组的多胎妊娠率为42.37%(161/38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抗苗勒管激素(AMH)、HCG日E水平、促排卵方案、获卵数、2PN受精数等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因素对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对于年龄<35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患者,进行D2、D3连续胚胎形态学观察后选择发育潜能最佳的胚胎行卵裂期单胚胎移植可以获得较理想的临床妊娠
- 季玉娟郑爱燕丁洁蒲艳许咏乐王馥新李惠敏孟庆霞
- 关键词:卵裂期胚胎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
- FSH异构体在超促排卵中的意义
- 近年来,很多研究比较了不同来源的FSH制剂(尿源性FSH和重组FSH)以及其中所含LH的多少在促排卵中的效果差别。但很少有研究关注不同FSH制剂中不同的FSH异构体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生理状态下,体内存在的FSH及其异构体...
- 王馥新李红
- 文献传递
- 基础FSH/LH比值及年龄因素在高龄女性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探讨≥35岁女性不孕不育患者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基础黄体生成素(FSH/LH)比值及年龄因素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IVF或ICSI治疗患者的679个新鲜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和FSH/LH比值,分为A、B、C 3组,A组:年龄35~37岁(A1亚组:FSH/LH≥2,n=229;A2亚组:FSH/LH〈2,n=160);B组:年龄38~40岁(B1亚组:FSH/LH≥2,n=117;B2亚组:FSH/LH〈2,n=60);C组:年龄〉40岁(C1亚组:FSH/LH≥2,n=92;C2亚组:FSH/LH〈2,n=21)。比较各组的基础激素水平、窦卵泡数(AFC)、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A1、B1、C1组FSH水平分别高于A2、B2、C2组(均P〈0.05);A1、B1、C1组LH水平、获卵总数均分别低于A2、B2、C2组(均P〈0.05);A1、B1组IVF/ICSI 2PN率均分别低于A2、B2组(均P〈0.05);获卵总数、IVF/ICSI优质胚胎数、2PN率随年龄的增加均明显降低,即A、B、C 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C组IVF/ICSI优质胚胎率明显低于A组(P〈0.05)。B、C组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35岁女性不孕不育患者,当FSH/LH≥2时并伴随年龄的增长,IVF-ET治疗中患者获卵数、优质胚胎数量呈现出下降趋势,≥38岁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并不随着获卵数、胚胎质量的显著降低而明显下降。
- 丁杨向菁菁吴慧华王馥新丁洁李红
- 关键词:卵巢功能减退年龄卵巢反应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 羊膜来源干细胞对不同程度卵巢功能不全疾病治疗效果差异比较及其原因
- 丁辰月邹琴燕王馥新王玮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