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娴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前核间性眼肌麻痹一例
- 2016年
- 患者.男.31岁.因“双眼视物重影、眼位偏斜2d”于2015年3月来我院眼科就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半个月,曾就诊于我院内科,
- 王雪郎卫华李坤侯四清王静娴
- 关键词:核间性眼肌麻痹高血压病史视物重影就诊
-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06—2010—06于沧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33例(39眼),男15例(18眼),女18例(21眼),年龄59-83(75.63±3.05)岁。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医师完成,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于术前术后观察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角、周边前房深度变化,并分析术后并发症。随访6~12个月。结果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术眼眼压较术前显著降低,周边前房深度明显增加,29只眼(74%)房角完全开放,36只眼(92.31%)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结论采用自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有效减低眼压,提高视力,开放房角,是安全按有效的方法。
- 刘玉青戴冬姝冀向宁董杰王静娴邹媛媛侯四清
-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 表面麻醉与结膜下浸润麻醉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中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对78例行小梁切除术的患者分别行表面麻醉和结膜下浸润麻醉,比较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面麻醉是行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戴冬姝王志学刘玉青冀向宁邹媛媛王静娴
-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
- 角膜绷带镜联合人工泪液治疗上睑下垂术后角膜上皮损伤的疗效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上睑下垂术后角膜上皮损伤采取角膜绷带镜联合人工泪液的疗效。方法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眼科行上睑下垂矫正术后角膜上皮损伤患者35例(56只眼),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联合人工泪液滴眼,对照组涂红霉素眼膏联合人工泪液治疗,随访3个月。记录并分析两组角膜愈合情况、角膜荧光染色(FL)、泪液分泌试验(Slt)、泪膜破裂时间(BUT)、眼疼痛值等效果。结果术后第7天和术后1个月,观察组F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211, t=3.312, P<0.05)。观察组疼痛值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7.105, t=6.543, P<0.05);角膜上皮修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286, P<0.05;χ^2=4.918, P<0.05);BU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763, t=3.833,P<0.05)。术后3个月,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L评分t=0.328, P>0.05;疼痛值评分t=1.800;角膜上皮修复情况χ^2=1.018;BUT评分t=1.661, P>0.05)。结论角膜绷带镜联合人工泪液可实现上睑下垂矫正术后早期用眼、减轻眼部症状、缩短角膜上皮损伤愈合时间。
- 王静娴杨远李文英
- 关键词:眼睑下垂角膜损伤上睑下垂角膜上皮损伤
-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房角与眼压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角宽度及眼压变化情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120例(137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于表麻下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保留手术过程顺利、后囊膜完整、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中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房角相关参数: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小梁虹膜夹角(TIA)、前房深度(ACD);用Goldmann眼压计测量眼压。分别于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再用UBM及Goldmann眼压计复查如上参数;术前以前房角镜观察并记录房角形态并于术后1个月复查房角形态。结果术前所测量的眼压与正常眼前节数据有显著性差异;术前所测量的ACD、AOD、TIA、眼压分别与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复查数据进行多样本均数间的多重比较,均为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术后2周、1个月、3个月时,AOD及眼压改变的量之间存在负相关;TIA夹角及眼压改变的量之间存在负相关。结论 (1)研究对象的ACD、AOD、TIA与正常眼前节相关数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是,眼压较正常值稍高,提示部分患者有发生闭角型青光眼的潜在趋势。(2)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深度及房角宽度显著增大,眼压显著降低,避免或减少了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机会。(3)AOD、TIA这2个变量与眼压这个变量间呈负相关。提示在老年人群中,AOD、TIA是影响眼压的重要因素。
- 刘玉青刘玉霞戴冬姝冀向宁王静娴邹媛媛李坤王志学侯四清叶存喜
-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房角眼压超声生物显微镜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老年黄斑变性诊断中的图像特征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老年黄斑变性(AMD)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诊断中的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50只眼)确诊为AMD的患者OCT图像资料,探讨AMD的OCT图像特征及病变分型特点。结果:根据AMD患者50只眼的OCT图像特征,可分为干性AMD、湿性AMD。干性AMD的OCT图像显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光带局限性增强,RPE和(或)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光带可见;湿性AMD的OCT图像显示神经上皮增厚隆起,中央凹形态消失,RPE和(或)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光带断裂边界清晰增厚、隆起的强反射光带。结论:AMD的OCT图像解剖形态学特征可为临床AM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张海燕李铁军刘玉青张习王静娴张敬一
-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老年黄斑变性图像特征